美文网首页
体悟《论语》007:什么是“学”?

体悟《论语》007:什么是“学”?

作者: 郭凤钧 | 来源:发表于2020-05-30 10:05 被阅读0次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原文释义:子夏说:“找老婆,要重品德,别只看漂亮;伺候爸妈,能竭尽全力;职业生涯当官做事,要玩命干;志同道合的朋友,讲话要有信用。能做到这些的人,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我(子夏)肯定说他已经是个学者了。”

子夏是谁?

卜商,字子夏,比孔子小44岁,与子游同列孔门十哲的文学科,长于文学,对《诗经》有深入的研究。曾在魏国西河(今陕西渭南)创办学堂并授业,魏文侯曾向子夏问问题。李克、吴起、西门豹都是他的学生。

子夏出身贫穷,约前483年,来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前476年他赴晋国西河(今陕西渭南)创办了一所学堂并在那里教书,三家分晋后该地成为魏国领土。开创的“西河学派”培育出大批经国治世的良材,并成为前期法家成长的摇篮。西河地方之人,将子夏作为孔子看待。据云《毛诗》之学,是由子夏传下。《论语》一书疑多出于他和门人手撰。

《论语》中子夏曾与孔子讨论《诗》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孔子以为“绘事后素”,子夏发挥夫子之意云“礼后乎?”甚得孔子嘉许。

早在子夏追随孔子问学之前,好谈论别人是非的子贡曾问孔子,“子张与子夏相比孰贤?”孔子答曰:“子张也过,子夏也不及。”又问:“然则子张愈与?”曰:“过犹不及。”孔子的评价耐人寻味。朱熹在注这段话时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遵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孔子也曾当面告诫子夏:“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孝敬父母-尽心尽力

上文体悟《论语》006中我们讲了伺候父母的态度,这个讲具体的执行方法。

我们的生存关系,除了自我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与父母的关系了。社会、科技再怎么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基本没有太多发展,反而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心灵沟通层面的困难,加大了代际之间的沟壑。多少失足少男少年就是没有处理好这一层的关系,而导致很多悲剧。如果“孝”是埋在孩子心灵中的种子,能不能在更多情绪失控中提供一些帮助?我自己没有明确答案。但这块急需填补的空白,一定是必要的。

2、对待上级-身体力行

官场,职场,都是“场”,是“场”就讲人与人之间的额互动模式,怎么对待自己的领导?这是一门学问。在管理学界是拿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的,也有很多类似的书籍出版《向上管理》等等。儒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把自己豁出去,舍命陪君子。简单来说,就是:要干,就好好干!

3、江湖交友-说话算数

学习的方式有两种,纵向学习或者叫灌输式学习,强调知识的从上到下。比如:老师、上级、师傅等等都是这种方式。还有一种叫横向学习,就是同事之间、同辈之间、同学之间,社会学的研究表明,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和影响力比前一种要强大的多。自己拿自己琢磨一下,确实如此。不仅仅是学习层面,比如:穿衣、品味等等都受自己身边同辈人的影响更大。儒家在这个层面的原则超级简单,以信交友。

以上三条都做到了,你就是大学问家。看到没?儒家说,并不是你读了多少书,而是你把日常生活工作的事情做到了多少。

(2020.5.30 成文于京城·清创空间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悟《论语》007:什么是“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nh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