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2271-不出局
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二)

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二)

作者: 短暂瞬间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00:55 被阅读39次

第9篇

理解1-5

小红书第三至第四章读书笔记,附带一些个人评论。


所有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极少有人记得。
——安托万·德·圣 - 埃克絮佩里

第三章 十八个月至两岁,孩子爱说“不”的时候

18个月的孩子已经可以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了,他想做成更多的事情,但容易遭受挫折,失落就会引起愤怒。而他的思维发展远比语言发展快,大哭大闹大叫咬人都是在表达自我,并不是真的『打人』。他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意愿是独立于父母存在的,会提出反对意见,并且想自己做决定,即使他根本不知道决定带来的后果。

提供选项,给他选择的自由

如果想要他做什么,最好的办法不是严肃的命令,而是提供选择。比如洗澡,当你提出要洗澡而他回答说不的时候,强迫不是好办法,最好的方式是问他『想自己洗澡还是爸爸帮你洗澡?』或者『想让爸爸帮你洗澡还是想让妈妈帮你洗澡?』一般情况下,他都会选择其中一个。这是一个非常神奇和有效的办法。

如何避免对孩子发号施令

  • 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下雨时穿靴子,天黑睡觉时穿睡衣
  • 培养习惯,帮孩子记住连贯的动作
  • 提问,让孩子思考
  • 放轻松,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
  • 给出充分的信息
  • 给孩子选择,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决定者,鼓励孩子说话时以『我』开头

总喜欢问一堆问题

当他意识到某个人或某样东西不在的时候,他就会很想分享自己脑中的画面,而他却没有足够多的词汇表达,于是就会说出一堆问题来探索脑海中正在建设的内在世界。孩子提问并不总是要立即得到答案,可能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父母可以重复描述他的问题,引导他说出更多内容。

总是『胡闹』

对于大人眼中的『胡闹』,其实是大人情绪失控时的语言描述,而在这个阶段,孩子犯错是他自己无法控制的,他总是完全沉浸在眼前的活动中,因为他无法预计自身行为会产生哪些后果。同一件错误他会连续犯,因为四岁之前他不会感到自责,并且无法理解他的行为和父母不悦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发现孩子『胡闹』的时候,应该先控制情绪,不要立即指责定性为『胡闹』,应该先客观描述看到的画面,而不是默认孩子在故意『胡闹』。

打人、咬人、扯头发

  • 揪头发跟玩玩具没什么区别,他没有伤害别人的企图,不知道他的行为可能对别人造成伤害
  • 他有可能是在测试自己引发哭叫的能力,不一定是在表达愤怒
  • 两岁的孩子会推、打、咬妨碍自己的人,但他并没有作恶的企图,只是尝试推开障碍物
  • 如果别人不理解他,他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时,就会直接动手,这也不是故意的,而是用肢体动作表达『我不爽』
  • 小宝宝还不会自己松手,大吼松手不如直接帮他松开手指

第四章 两岁至两岁半,秩序、有序、无序!

外面的世界必须跟大脑中的画面相符,不然就是无序。在这个阶段的小孩子看来,无论是人还是事物,都必须在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万事万物皆有秩序。

仪式感不可更改

『先穿裤子再穿袜子』,如果不是这个次序,他就会哭喊。『先喝水再喝汤』,如果不是这个次序,他可能就不喝汤了。创造仪式感,可以避免许多冲突,对于两岁的孩子来说,他们乐意用行动配合仪式的执行。比如睡觉,与其不耐烦的催促孩子『好啦,现在赶紧睡觉吧』,不如轻轻的对他说『现在躺在枕头上,慢慢的呼吸,把熊猫抱在怀里,打个哈欠,闭上眼睛,最后再亲亲一下,晚安,宝贝』。

不想回家

如果在游乐场玩,回家可能不是下命令就能实现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只关注『现在』,对『回家』没有清晰的概念。而且『很快』、『过一会儿』、『今天下午』、『明天』这些关于时间的词他也暂时无法明白,可以使用数数的方式建立回家仪式,比如『再玩两次滑梯』、『坐一次摇摇车』、『看谁第一个跑进家门』。

看电视、看手机

抵御电视或手机的诱惑非常不容易,大人都会沉迷电视或游戏,何况是给小孩子量身定做的节目呢。在强制关掉电视或手机时,要能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描述出来,帮助他们更快地走出电视画面,重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用语言阻止不如直接行动和肢体接触,这样更有效。
如果不想让孩子对电视或手机上瘾,有很多办法,我使用闹钟法,就是在每次看手机或电视前,明确告诉他能看多久,定好闹钟,闹铃响起就结束。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时间,而且他基本不会耍赖延长,因为这也是一种仪式,并且下次看手机时他会主动提醒你先定闹钟。

不睡觉

孩子没办法控制自己的生物钟,小孩必须8点睡觉的规定是个伪命题。强行摁在床上或者让他筋疲力尽再躺下都不是好主意。要尊重孩子的睡眠规律,使用睡眠仪式实现按时睡觉。比如建立『穿睡衣、刷牙、洗脸、讲故事』的睡觉仪式,可能在故事还没讲完就自己睡着了。

叫他时总是听不见

服从口头指令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至少包含3步:

  1. 听见指令。但孩子总是关注『现在』,完全沉浸在手里的玩具中,游戏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不是大人眼中的『玩游戏』
  2. 在做出反应之前记住指令
  3. 在听到的指令和自己的动作之间建立联系
    小女孩负责处理语言信息的脑区发育比较早,可以将语言和动作联系起来,因而能比较迅速地对口头指令做出反应,而同样年龄的男孩反应往往比较迟钝,最好使用肢体动作直接提醒小男孩。

不吃饭

其实两岁的小孩需要的食物比之前要少,可以每隔两个小时给孩子准备少量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干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并且,每种食物(蔬菜、蛋白质、淀粉等)的量要按照每周而不是每顿计算。
所以小孩子吃的不多或不够只是父母的一种自我焦虑,他每天吃下的食物一般都能满足自身成长所需。

说脏话

小孩子最强的能力就是模仿,不管是动作还是语言,只要他看到或是听到,他就能快速模仿,不会区分好坏。而且孩子特别喜欢模仿他觉得奇怪或让他有情绪起伏的内容,比如让他害怕或觉得好笑的。如果他说一句话大人反应特别大,他就会再说一遍,再次验证反应是否跟前一次一样大。如果大人反应太夸张,反而会强化孩子原先的行为,增加日后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如果希望孩子的某个行为消失,注意从一开始就不让自己反应过度,淡然处之,便会让孩子自觉无趣。


总结

两岁半之前,小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都处在极速成长期,任何他觉得奇怪或好玩的行为和语言都会被他模仿。陪着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大人们自己再次成长的过程,反思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通过孩子的眼睛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的思维误区,及时修正和改变,这才真的是与孩子一起『长大』。

相关文章

  • 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二)

    第9篇 小红书第三至第四章读书笔记,附带一些个人评论。 所有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极少有人记得。——安托万·德·圣...

  • 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一)

    第8篇 读小库3岁以下第五辑附带两本家长看的书,《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理解一至五岁孩子》和《他怎么总找我麻烦?!理...

  • 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四)

    第11篇 小红书第10至第12章读书笔记。 所有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极少有人记得。——安托万·德·圣 - 埃克絮...

  • 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三)

    第10篇 小红书第五至第九章读书笔记,附带一些个人评论。 所有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极少有人记得。——安托万·德·...

  • 百日听书0407分享,儿童行为密码

    儿童行为密码(。理解。孩子) 今天学了<儿童行为密码>中如何理解孩子、接纳孩子、解读孩子。理解孩子中孩子的依恋理论...

  • 如何理解孩子

    今天上午和晚上孩子哭了两次,认真分析孩子哭的原因,发现归根到底是孩子没有被充分的理解,尽管父母口口声声说是为孩子好...

  • 关于责任

    关于“责任”二字,如何理解?又如何诠释?

  • 2021-12-05

    附录一 (接上) 家长要理解教育的根,理解教育就是理解孩子的心灵发展史,你们对教育的理解程度如何,就把孩子...

  • 杂谈 17

    为权利而斗争!如何理解 “权利 ”二字?又如何理解 “斗争”二字?综合理解为权利而斗争的内涵,且仅指法律层面。 为...

  • 孩子如何理解他人

    Day38:精读《孩子如何学习》第3天 01 经实验观察表明,婴儿从一生下来就能辨别人的面孔和声音,新生儿已经能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np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