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05-尚书

作者: ZeXingJ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6:11 被阅读0次

《尚书》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汇集,主要内容是重要领导在重要会议传达的重要指示和重要精神的重要讲话。

1.古人是如何读《尚书》的?

  1. 古人是如何将《尚书》的内容用于政治实践的?
  2. 《尚书》版本如何引发学派斗争?
  3. 《尚书》很多篇章是伪造的,世道人心如何面临——如丧考妣还是死不认账

尽信书不如无书

  • 尚书使用古语,诸子百家时代已经很难读通了。
  • 孟子提出“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因为孟子的尚书和今天的尚书内容上有冲突。——牧野会战

传承与流变

  • 尚书版本的渊源和流变,最后以《古文尚书》为唯一版本。
  • 历代官修正史当中的《五行志》是西汉尚书专家留下的思想遗产。《洪范》提到五行,被吃滴神秘化
  • 今文尚书是以秦汉年间通行的隶书写成的,古文尚书是以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古文字写的
  • 古人整理古籍,重要的不是考古,不是历史研究,而是通经致用,使用古代典籍指导现实生活。

治水红宝书

  • 汉朝人通经致用,使用禹贡作为治水参考书。《河图》、《洛书》。《洪范》务虚,《禹贡》务实。
  • 禹贡是古代中国地理学的基础读本。

治水社会和专制制度的关系

  • 中国古代社会面临外部威胁:北方游牧民族入侵,黄河决堤改道,长江洪涝。
  • 这些威胁需要举国之力来面对,因此也就逼得中国必须进行大一统的专制制度。

通经致用

  • 用天人感应的原则治水:搞好政治,水患自然会消失。
  • 汉朝人使用尚书解决实际问题,即可预测火灾,又可以预测政变——夏侯胜《洪范五行传》
  • 为什么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认为皇帝所做所谓能够改变气候?
    天人感应只是表象,靠天象来获得政治话语权,劝君王才是实质

解读和辨伪

  • 《洪范九筹》是商朝留下来的治国最高准则。五行,七曜原本是很朴素的观念,说的是五大行星或五种基本物质的分类。《五事》描绘统治者的标准。《庶征》是自然现象,分为吉兆和凶兆。
  • 尚书的晦涩难懂为解读创造了很大的空间,一字之差,可以从汉朝人的天人感应,变成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若——顺;王安石——好像)
  • 钳制思想是一贯的传统,是价值一元化的年代作出的必要妥协;而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因为是实在难以统一,所以才会有多元化的价值观。
  • 清朝人阎若璩考证《古文尚书》证明伪造。避免引起轩然大波,因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尚书伪篇的关系地位,最后还是得以保住。

儒家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通读,其涵义为:人心居高思危,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相关文章

  • WK05-尚书

    《尚书》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汇集,主要内容是重要领导在重要会议传达的重要指示和重要精神的重要讲话。 1.古人是如...

  • 今文尚书,古文尚书

    跟薛老师读《尚书》,说过《今文尚书》是原《尚书》内容,比较难度,不好理解,而《古文尚书》则是后人伪托古人所做,不是...

  • 尚书

  • 《尚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的心里充满恐惧,恐惧形成了普通人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人本能不断追求...

  • 尚书

    哀之比绝幸,由是挥明心; 举室唯报国,岂可拘时生; 侧命兴不易,斗转合星移; 尔来十秋烛,封书具汗泽。

  • 尚书

    4.17聚焦美好 1.和女儿一起共进晚餐。愉快。 2.女儿耐心教我做PPT。孝顺。 3.和女儿自拍发现自己鹅蛋脸。...

  • 尚书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比如铁器,要用你做磨刀石;比如渡大河,要用你做船...

  • 尚书

    但凡信仰,都有崩塌的一天。事后再回头看,一切在几年前就已经注定。我或许是最后一个王佐,只因我自己的人生变故。但我们...

  • 尚书

    说来惭愧,活了大半辈子,读了许多古文,也知道《尚书》,但里面到底讲了什么,我却一点也不清楚,直到昨晚看了中央一台的...

  • 尚书

    《尚书》说:将击败他时,先使他恶贯满盈。将吞食他时,先喂他一点东西。 不是我说的,是尚书说的。如今,想真正学点东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K05-尚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up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