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的四周有很多核桃树,但都不是我们家的。在农村,树木和土地的归属,总是十分奇妙,你家的树在我家房前屋后,我家的地在你家门口,诸如此类的情况,数不胜数。家乡的种地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依然是爷爷辈的老人,坚持在地里耕耘。
老人们种些作物,养一些家禽,换取微薄的收入。虽然收入极少,但是方式很多。譬如三四月的香椿芽,新鲜的玉米,特殊树叶做的凉粉,自家的绿豆,小麦磨的新鲜面粉,菜籽榨的食用油……虽然算不上什么奇珍异宝,美食珍馐,但却都是天然无添加的食材。在众多的收入方式中,卖核桃可以算一大笔。无奈是青皮的没剥壳的核桃,还是去掉青皮的新鲜核桃,家家户户都可以收上几百斤。核桃不算什么新鲜的作物,小乡村也无法量产,可以留下来自家吃,并且换一笔零花钱。
我家有很多核桃树,它们分散地生长在我家的土地里。山间的土地,多数呈梯田状,在接近平坦的地方,开垦出相对平缓的土地来种植作物。我家也有很多土地,它们分散在山间各处。我的爷爷是个瘦小的老头,他身体轻盈,爬树是一把好手。每到核桃收获的季节,大概每年的8月份前后,他便会拿着自己的大长杆,开始打核桃。如果某家的主人是个胖子,打核桃这个活儿对他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八成需要请别人来做。爷爷的有生之年,干了几十年打核桃的活儿。核桃树有高有矮,矮的树用长杆便能全部打完。而高的树,能不能打完它的果子,完全看人的本事。首先,爬树是个苦活儿,其次,爬上去了,还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停留下来,才能够得着枝丫上的每一个核桃果。如果人太重了,高处的细树枝承受不了身体的重量,在长杆也够不着的情况下,只能无奈放弃了。
给核桃去青皮,在我的老家叫做利(音)核桃。早年的人们不习惯带手套,农活基本都是徒手在做,去完一堆核桃皮的手,指腹乌黑,边缘青黑。这突出的颜色,是人们勤劳的证明。我家的核桃有很多去处,爷爷会卖掉一部分,换作零花钱。留下一部分,给儿孙们每家准备一两份,每到逢年过节,这边是赠予他们的礼品之一。当然还会有剩下的,便是留给自家吃的。核桃可以存放好几年,当年的最好。
我对核桃算不上多喜爱,毕竟它在我的生命中,太稀松平常了。读大学的时候去了外地,才知道核桃可以卖那么贵,甚至做成小朋友吃的坚果,单价就更贵了。我的记忆里,全是爷爷从大大的化肥口袋里倒出来再装进塑料口袋的核桃,不经常外出购物的他,装东西的口袋都是难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