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卷一上交,我就着手批改起来。这份检测卷的作文是《榜样就在我身边》,学生有的写的是学习勤奋优秀的,有的写的是乐于助人,有的写的是热爱读书的,有的写的是有一些特长的,还有的写拾金不昧的……总的来说,选取的事例都能很好地体现榜样的力量。当改到语文课代表的卷子时,我特别期待,这次一定还是特别棒——前面基础知识和阅读题几乎没有出错。一读作文,第一件事写同学利用谐音改“小英雄雨来”,搞笑幽默值得学习;第二件事写同学的五元钱掉在水沟里大方地不要了,他的乐观值得学习。表面看起来学生如此纯真,但细想孩子的价值观却是出了问题的。我把课代表叫到身边,耐心地询问:“你写的是咱班的谁啊?”他告诉我是他的同桌。“他是怎么改的谐音呢?”课代表简单给我陈述了一下。“哦,老师明白了。利用谐音来改一些词语,的确很有趣。但老师觉得像小英雄雨来这样值得我们尊重的人物,如果去改的话,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你认为呢?”课代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接着说:“关于这五元钱的事是真的吗?”“我编的。”我把他同桌也叫了过来,对其进行了引导教育。我想:这是一次多么宝贵的教育时机啊!何不借此向学生渗透有趣的汉字文化和人民币的相关知识。于是,我在班里和大家分享了作文中的这两件事,并指出祖国的汉字文化渊源流长,有趣的谐音就是其中的一个。比如有些广告语“默默无蚊”“油滋油味”“骑乐无穷”等,再比如一些谐后语也利用了谐音,“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学生听着听着兴致盎然,感受到了祖国文字特有的魅力。“但是,如果把谐音用于一些值得尊敬的人物或者事物上,大家觉得合适吗?”“不合适。”“是啊,所以谐音要用在对的地方就是改得好改得妙,要是用在错的地方那就不是幽默了。”接着我们继续聊了第二件事,学生纷纷认识到挣钱的不容易,不论钱多钱少我们都要珍惜,不能因为钱的面值小而嗤之以鼻甚至抛弃、践踏,这是对人民币的不尊重,也是对父母血汗的不珍惜。为此,我把搜集到的人民币的相关法律保护条文分享给了学生,特别指出“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无论面值的大小我们都应该爱护,人民币上印有国徽,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表现。看着学生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知道他们今天又有了新的收获。
立德树人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它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中,更体现在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小事,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