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教育在线教育散文随笔
教育好孩子,才是家长一生最重的事业

教育好孩子,才是家长一生最重的事业

作者: 模范家长会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0:32 被阅读365次

对于你孩子的教育,这几样东西是老师给不了的,需要父母的帮助

1.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的良好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确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的45分钟的课堂教育。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

2.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孩子做到呢?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 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你家里的书多,孩子读的书就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4.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教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的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去帮你培养,这些只能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5.老师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理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总结: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确是一辈子的!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教育你的孩子,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 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

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孩子。同样一个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其中关键还在于家庭教育。那么如何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在品行、性格、学习方面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呢?从以下六个方面交流:

一、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孩子对父母的要求)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R、F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其中,有10条最有影响: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以上10条要求,即有孩子对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

二、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家长?

教育孩子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鼓励为主。孩子通常是以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孩子有了缺点,家长应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别人的优点。多采用肯定、鼓励、表扬的正面教育方法,促使孩子的行为朝着家长所期望的良好目标前进。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施教者对孩子的教育方向与要求要取得一致,包括父母双方、祖辈以及学校,这样就能促使孩子的行为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

严爱结合。每位家长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爱得不当,出现了骄纵、溺爱的现象,这就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了。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做到严爱结合,要坚持原则。

三、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1.养而不教,重养轻教

⑴有些父母比较重视供给子女吃的、穿的、用的,满足其物质需要,而忽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没有健康身体的是废品;没有真才实学的是次品;没有良好品德的是危险品。

⑵有的父母常说工作忙、时间紧、文化低、水平差,为自己未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圆场。子女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怀、呵护、教育。

家庭的氛围也很重要,和睦、安全、亲切的家庭培养人乐观、平稳的个性,子女的一生都有益。缺少这些都会使孩子在前途的选择、人际关系的沟通上产生障碍。

⑶少数人甚至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以推卸自己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责任,使家庭教育留下缺口。

2.宽严失度,方法不当

⑴管教不严,错把宽容当爱护。

⑵管教过严,错把粗暴当严教。

⑶一味溺爱骄惯、偏袒护短甚至埋怨别人、责怪学校。

⑷一惯粗暴简单,一发现子女的缺点错误,就动辄训斥、辱骂、拷打、饿饭、关锁、驱赶。

3.缺乏一致,相互抵消

⑴父母对子女道德要求不一致。一个宽,一个严,一个说好,一个说坏,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致使教育作用相互抵消。

⑵父母言行不一致。要求子女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子女无所适从,对道德规范迷惑不解,甚至养成表里不一,见风使舵的习气。

4.言行不检点,身教言教差

⑴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出表率,或者行为粗鲁出口成“脏”,或者散布庸俗世故,宣扬封建迷信。

⑵家庭关系不和,甚至父母离异,造成家庭结构破坏。

⑶家风不正,有酗酒、赌博、偷窃、腐化等恶习。

5.过分要求,脱离实际

⑴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提出过分的要求。

⑵过分要求孩子老成或将过重的功课压在孩子身上。

当前家庭教育对策

1.明确和提高为国育才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家长要对子女进行全面的注意,包括德、智、体等方面。若不注意子女的全面发展,无论子女成了“三品”中的哪一品,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以致终生遗憾。

2.在家庭里创造教育子女良好环境的新型家规,家长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

孩子已经长大了,家长应当尊重孩子,让他们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应当和他们平等地讨论问题,不要嘲笑他们的幼稚,也不要训斥他们的谬误,要使他们感到父母同时也是自己的最亲密的朋友,并愿意把自己的苦恼、疑问、困难向父母提出来,求得指导。

3.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及成功经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应更加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注重自身的修养。家长要有更多的耐心,对子女的教育一定要抓紧,但不可过于急躁。对子女的错误观点的改变,只能依靠事实、道理、感情,而不能靠简单、粗暴的方法。

4.家长主动和学校配合,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教育子女单靠学校是不够的。

5.创建幸福美满、互助合作新型家庭关系,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根本保证。

四、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1.习惯是人们长期从事某种活动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和倾向。这种行为和倾向一旦形成,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否则就会感到不适。因此,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

2.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包括:⑴热爱学习的态度;⑵善于动脑、学以致用的能力;⑶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⑴抓态度作风。家长应经常检查孩子是否专心读书,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是否工整,对学习能否知难而上,持之以恒。

⑵抓作业。家长应察看孩子放学回家是否自觉做作业,做作业前是否复习,做完作业后是否检查,对老师指出的错题、错字是否更正了,作业本是否整洁。

⑶抓能力。家长应察看孩子是否有复习、预习、记忆、思考、写作、运算的能力。

⑷抓技能技巧。家长应察看孩子的作业是否格式正确,写字是否又好又快,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习效率如何。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从“强制”入手,严格要求、耐心讲解、仔细观察、随时纠正。

⑵要具体指导。一点一滴地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发挥模仿优势。

⑶要因势利导。发现孩子自觉学习的行为时要及时鼓励,使之巩固,逐渐形成习惯。

⑷不断提出新要求。要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提出要求。

⑸要创造学习条件。要让孩子在书桌上学习,要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五、文化水平低的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文化水平低的家长辅导孩子的确有一定困难。但决不是就不能辅导孩子学习。具体地讲,可以做下列事情:

1.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⑴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不在家打扑克、麻将,少看电视,最好给孩子一个较僻静的场所。

⑵备齐学习用具和工具书。

⑶订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杂志、参考书。

2.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长要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办法。

3.要学会检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

⑴放学后家长要督促孩子认真做作业并检查做作业、预习、复习情况。

⑵定时翻看孩子的作业本,看老师批改的多不多,打了多少分。如果错的多,分数差,就要帮助孩子查明原因,及时补救。

⑶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整洁。这是检查孩子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

六、孩子没考好,家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这些考试是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检验,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练。为此,家长对考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应如何看待考试成绩呢?

对待学生的考试成绩看名次的进退比看卷面分更科学。

考试后,若孩子的名次(或标准分)低于以往,则说明孩子在这次考试中没有考好。孩子没考好,父母应该:

1.弄明白没考好的原因。是基础知识学的不好还是基本技能训练不够?是身体不适还是怯场?找出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孩子因没考好而苦恼、烦闷时,家长应给予关怀和安慰,然后帮助孩子找出原因。

3.家长要主动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也要从自己的方面找原因,制定出具体的努力措施。

4.家长要正确看待分数。要重视,但不要迷信,对孩子的成绩应有个全面的评价,不被分数左右。

家长们,社会、学校、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因素,而家庭环境,是关系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

家长同志们,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只要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体魄,并能适应各种环境的考验,他们的学习就会成为乐趣。精神就会充实,朋友就会众多,生活就会更有意义。

文章来源:明智家庭教育,模范家长会分享最优秀的教育心得,最成功的育儿经验,让教育更轻松,让成长更美好,关注我们一起学做模范家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好孩子,才是家长一生最重的事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o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