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时候,有一阵特别喜欢亦舒的书,只是现在能回想起来的寥寥无几。
大约是因为出身不同,师太的主人公总是离我的生活很远,她们总是过分美丽、聪明、冷静、通透,她们追求爱情和金钱,从不试图掩藏自己真实的欲望。我没有从中看到过自己,但是我喜欢她们中的很多人。
《我的前半生》,因为看过这本书,所以看到改编的电视剧心中窝火,不知道和原著有什么关系。其中的人和事和师太笔下的完全不回事。差距有多大,只能说除了名字,毫无联系。我眼中的子君,是离婚后几经心酸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爱情不过是一件顺便的小事,独立、被尊重才是她所追求的。
师太的《喜宝》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句子: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者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但如果真的看了书,知道了喜宝的故事,未必会喜欢这句话,因为主人公并未选择爱。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爱与被爱。但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爱?父母子女之爱,友人之爱,还是男女之爱?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得到了爱,可又会在某一刻觉得不够纯粹,或者在时间的流逝中,爱在变淡,也会消失。
那么我们渴求的,终其一生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