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积极废人
有个词叫做“积极废人”,形容间歇性积极向上,持续性混吃等死的人群。
积极废人的特点是,明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却拖着不去干。明知道要减肥,却使劲吃不出去运动。明知道自己应该学习,却刷着手机逃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明天再前进”这是我在颓废期的常态。所以,我只希望能把间歇性积极延长,把持续性混吃等死缩短。
如果有个开关可以迅速从“颓废”切换到“积极”,那真的是无敌了。
在一个很颓的晚上,可以照常玩手机的我顺溜完成一系列的日常任务,甚至到半夜还停不下来。
02 跑步和自愈
在完成任务之后,我整理了这次自愈过程,然后发现这个过程跟跑步有点类似。
跑步有三步——跑前热身,中间坚持,最后拉伸。
废人的自愈也有三步—首先通过完成小任务和做些运动,给自己一个不错的开始,中间不断找“借口”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勇气,最后好好休息为下次做准备。
一、跑步前——热身活动

把颓废调成积极的过程,像是进行一次跑步。
跑之前必须先热身,让肌肉有点弹性,才能早点进入运动的状态,以避免在跑步时姿势笨重,跑得既不快又不远。
我们在开始某项耗能巨大的事项时,也可以先热身,做些准备活动。
热身准备——尝试做一些小事
就像微习惯里提到的,去做简单到不会失败的事。譬如你想运动就先穿上运动装或者直接去操场。
作为一个有原则的积极废人,我选择先做最重要的事——写文章。
但是我写文章得靠熬,为了减少“熬”的次数,可以把一周三篇的写作任务拖到周日完成。我宁愿花掉整个周日去创作几篇不怎么样的文章,也不愿意在前面六天随便写点。
所以要开始写作,我首先就得放弃高质量的要求,直面“差劲”。这篇文章就是在5月9日那天诞生,经数次修改涂抹才有现在的样子。
生活并非如此绝对。写文章就得一次性出来一篇成品,整理房间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我们的生活不是马拉松,要小心翼翼不浪费半分力气。它是由一个个短跑组成的,会经历冲刺休息再冲刺。
把事情分解,去做一点小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点小小的推动会发生一连串的改变。
情绪准备——运动
我们的身体中存在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三种快乐物质。
其中慢跑能促进内啡肽在大脑的分泌,让我们的忧虑得到迅速缓解。
我每次跑完步都感觉自己拥有了全世界。所以,当你什么都不想干的时候,给自己一个运动的机会。
二、跑步中——坚持下去的一万个借口

我在跑半马时,坚持不下去就反复跟自己说“如果停了就永远到不了了”,想象着停了以后终点线离我越来越远。
这个例子是想说人的大脑里有一个叙事自我,时刻都在给自己讲一个故事,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编的故事里。你明明经历了很多失败,犯过各种错误,还干了一些坏事,但是你给你自己讲故事的时候,专门挑好的说。这其实是人的一种非常健康的心理机制,故事的价值不在于真实准确,而在于提供人生的意义。
这段话来自于万维钢老师的《高手》一书。
他在书中介绍到,坚持会带来成功,但是坚持不是依靠自控力和意志力,而是乐观。
乐观在自省者眼中是不切实际的,他们会把过错归咎于环境,相信困难只是一时的。
三、跑后拉伸——做好放松

跑步后肌肉是紧绷的,所以需要拉伸来恢复肌肉的弹性,以便下次更好地发挥。
机器需要加油,人也需要恢复精力。
去一次很想去的地方,看一部电影或是跟许久未见的朋友聊天。
我们需要休息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
总结一下:小步快走来开始,通过乐观来坚持,学会休息来蓄能,这三步可以帮你完成从“颓废”到“积极”的过渡。
我想提醒读者的是,这是一篇极其个人且主观的文章,如果你也有跟我一样的苦恼,恰巧觉得文章里面有个点不错,可以直接去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