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看过《缝纫机乐队》
大四的时光总是散漫的,除了空虚,剩下的都是幸福。我们为了挥霍这些幸福,开始旅行,聚会,游戏,考研,面试和其他的大四学生应该做的一切。用一种充实的孤独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可是慢慢的在一场旅行结束的时候,在推杯换盏,曲终人散的时候,在游戏输了或赢了的时候,在考研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在面试碰壁或者成功了坐在办公室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也许,曾小贤当年选的B真的不是正确的答案。只是,因为循规蹈矩的人多了,黑的也就变成了白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似乎总是为在别人看起来很幸福的生活而努力,而很少去自省,自知,去想想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因为我不相信所有人都会喜欢上班下班买菜做饭的生活,因为我相信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为什么活着要比活着更重要
人生中的某些美好只适合用来回忆,我们称这些回忆为情怀,就像田园牧歌只会出现在城市生活里一样。大学,青春和爱情。任何人回想起来都会是满脸的幸福和感慨,但是如果真的重新回到那段时光,伴随而来的也一定会是跟以前一样的迷茫,彷徨和争吵。就像穿越的夏洛最后还是会去寻找马冬梅一样,一切都会回归到既定的存在。所以从一个悲观者的自我救赎角度来看,人活着是需要理想需要乌托邦来自我麻痹的,让我们有借口去相信工作会找到,房价会下降,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跟你们一样我认识大鹏也是从《屌丝男士》开始的,还有后来的《煎饼侠》和今天的《缝纫机乐队》。不得不说大鹏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屌丝,因为他做了我们屌丝时光里做的所有的幻想。所以我们会羡慕他的勇敢,同时也会唾弃他不守规则,把一些谁都明白,而谁都不敢做的事,做的彻彻底底。只不过我们不得不相信有些东西不去做的话,就真的来不及了。
空谈理想总会让人觉得很晦涩,不如学学大鹏,世界太大,改变它太难,所以就先从集安开始吧。
影片一开始的死亡金属很有代入感,很轻易的就把不懂音乐的我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大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直截和了当。
紧接着描述的就是大鹏一贯的小人物逆袭的情节开篇,一个前著名乐队经纪人落魄现状。这让我想起来我跟朋友在去电影院的路上聊得关于大鹏塑造的小人物跟星爷塑造的小人物的区别,我觉得前者把这个人生阶段当做过渡,努力的想摆脱这个阶段去实现下一个更加美好的阶段;而后者则有一种活在当下的大度和从容,所以看星爷的电影会发现它里面的小人物虽然也落魄但却是幸福的,在我看来这也映衬了作者内心对人生的理解,星爷选择了尊重既定事实,而不是用自己人生的某段时光去换取另一段时光,因为对于未知我们都是会畏惧的,所以活在当下也就成了我们默契的共识。正因为星爷能把握住这种符合普罗大众的价值观,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个在大街上吃着盒饭抽着烟的小人物是有生命的活力的,他可能也会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也会为这些憧憬去努力,但同时他又能接受现在的自己,这样在我们看起来他就是高大的小人物,而不是大鹏镜头下的屌丝。
另外,影片恰到好处的插曲也是一大亮点,这也是音乐电影共有的亮点,就像我之前看到的一部电影叫做《盛糖乐队》,精彩纷呈的配乐绝对是电影最突出的特色。当然音乐电影这个词乍一看可能会让人觉得是很小众的范畴,但是音乐又与人生密不可分,所以理所当然的也给这类影片提升了一个高度。
除了配乐之外的另一大亮点当然就是怀旧。情怀类型片怀旧是主旋律。而对于大鹏来说最值得怀念的就是beyond。虽然beyond依旧经典但是现在还能认认真真的追随他们的应该是值得尊敬的信徒了,就像那个喜欢凯尔特人一辈子的粉丝,也许绿衫军伟大的时候你没有注意过他,但是当一个个英雄老去,走了一批又一批粉丝之后,观众席上人到中年的他依然会为了自己的偶像脱下上衣疯狂起来。黄昏现信徒,说的不就是他们吗。
总的来说,故事情节本身是很俗套的,而不俗的是气势磅礴的大场面和影片带给我们的关于理想和情怀的启发,虽然情绪是只属于自己的,但是这种共鸣反而会深化我们内心的情节。
几年前的一天晚上,我写了一篇文章投到某个知名网站,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室友叫醒说,我的文章火了。说实话我没有多大的情绪波动。后来我在日记中写着,百无一用是书生,除了蛊惑人心还能干什么。就像我那篇言辞犀利的文章或许引起了轩然大波或许会石沉大海,但是对我自身来讲也已经不重要了,所以这种广义的道家思维曾让我迷茫了很久,也导致我任性的将笔一丢不在写字。可能当时的想法有些偏激,但是对比这个影片来看,也许大鹏团队在完成这个作品的那刻开始这个影片就已经开始不可控的在黑,粉两个方向发展了,而这些发展的结果对于大鹏团队和影片本身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钱钟书先生曾经做过母鸡和鸡蛋的比喻我觉得很贴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母鸡下完蛋后那个鸡蛋对自己就没有意义了,如果非要扯上些关系那就是可能会因为那个鸡蛋换一顿主人加赏的吃食儿。而我是主张蛋鸡分开的,给不给加吃食全靠主人的意愿决定,而作为母鸡来说与其做无用功的去向一个蛋讨说法倒不如努努劲儿争取早点下另一个蛋来的实际。就像宋冬野先生说的那样:欲辨忘言,不如归去。既然没什么说的干脆就别说了吧。
电影里面有一个场景我很喜欢:丁建国左手摁着和弦,程宫右手弹着分解音,炸药和胡亮喝了二两啤酒醉倒在地,杨大爷红着眼眶望着夜空,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对着大吉他的废墟仿佛在说:嘿,我们摇滚吧。
当然了,如果不是最后出现了黄贯中和叶世荣的特写镜头我可能还能强忍住眼泪,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怂的都不敢在别人面前流眼泪了,好在电影末尾有一段彩蛋,让我有时间能擦干净眼泪,调整好情绪,继续伪装在这个空旷的城市里。
关于情怀我没有想太多,关于理想我想到的也就这些。
......
理想三旬,我才23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