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台原创 文|花藏花无缺
凌空劲是一种不用具体的招术接触对方身体达到将对手击出、击倒的太极拳功夫,被击中者,蹦蹦跳跳,像在弹簧床上蹦极一样。此现象玄之又玄,超出了现在一般人练习太极拳健身、太极跤或者以太极散手发展的搏斗术的认知范畴,被闫芳等大师在公众场合演示过之后,成为太极拳圈内的一大谜团。其实,不单是闫芳,其实她的师父李经梧和一些老一辈的大师都有展示过这样的视频,只是现在的圈内人选择视而不见,三缄其口。嗤笑者认为凌空劲是子虚乌有,根本就是假大师们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而信奉者则将之视为自己习练太极拳的最高境界追求,心往神迷,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像闫芳这样的大师。
虽然信仰者和不信者各有立场,但是却鲜少有人将这凌空劲的道理讲明白的。就是圈内的很多大师级别的大师也没有承认过凌空劲的存在,更别说在公众场合讨论它了。这有可能是这些大师还没修炼到家,耻于言论。二是有可能传统的传承比较保守,子不语怪力乱神嘛,凌空劲毕竟是非一般的现象。

倒是曾经被徐晓东打假打到鼻青脸肿的雷公太极创始人雷雷大师发表了一些凌空劲的看法,说出了一部分真理,他说凌空劲其实是一种感觉的传递,试练者必须在两个同频率的人之间进行,比如两部手机之间的信号传递。必须是同频的。太极拳就是画圆,你必须要从方方面面了解这个圈圈是怎么回事。懂了这个圆圈,你就懂了中国文化,懂了什么太极。这个圆很有意思,是我们中国人最博大精深的文化。你看孙悟空也会画圆,出去找吃的,画个圆将唐僧圈在里面。出了这个圈,我老孙就保不了你了。所以呢,中国人这个圈,就是一个磁场。你在这个圈子里,和大家是同频的,大家互相照应,互相感应。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闫芳大师每次都跟自己的徒弟玩得那么嗨,却没有去应战徐晓东的道理,更而且那位采访她的记者对她的隔山打牛也一点反应都没有。我的一位拳友习练形意拳多年,最近两年兼习太极拳,有一次在北京遇到闫芳的一位高徒,据说这位高徒已经深的闫大师的真传,在师兄弟之间也能展示凌空劲的神迹,但是,他却没有推动我这位拳友半步。也许是,两个人之间太极拳的气感频率不相同。指望这些人去跟徐晓东玩这个凌空劲为太极拳正名,指不定个个被打成什么样子。

所以凌空劲不是不存在,它是一种存在。一种感应力、精神力的存在,这种感应无处不在,但是还太低级。比如,小孩子被父亲严厉的目光所注视,他怕不怕?肯定怕!成年人,或者更接近一点说,两个练武术的拳手对战,有一方先声夺人大喝一声,另一个神萎胆缩瞬间败阵,算不算一种感应?但是为什么又说这种感应还太低级呢?比如这个怕父亲的孩子,见了皇帝,他怕不怕呢?如果他不知道什么叫皇帝,什么叫皇权,他肯定不怕。那些不做官、不在朝的人也同样不知道怕。而那个被对手大喝一声的拳手,如果他心理素质过硬,早有思想准备,他又怎会被一声大喝吓到呢?
而站在施术者的一方,他们只对那些对他们有感觉的人才能施加影响力,佛陀那么伟大,当年都说“对有缘人说法”,没缘的人你真的影响不了、作用不了对方。所以,要认清这个事实。你自己的孩子会怕你,别人家的孩子不归你管,你也管不了。你们都是练太极拳的,大家对彼此之间的气感能够感应,自然能够以气制气,而且尤其在师傅和徒弟之间特别有效。心领神会是也。但是如果对方根本不吃你这套,用蛮力跟你对着干,你是一点半法都没有的。

那有人就说了,敢情我练太极拳就是为了挨打?而且练得气感越强,被那些会施展凌空劲的人打得越厉害?还真别说,理就是这个理。我们还是按照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那个理说说这个道理。圈子,就是制定规则的那个人,你比如说,你要做官,你要进什么商会,你要不要懂这个圈子里的规矩?你不懂,你就进不了门,进不了门,你还做什么官?赚什么钱?所以,你必须要学会规则,学会挨打,要非常会感应。历史上那些混得级别最高的人,都是对规则、制定规则的人非常敏感的人。
看到这里,你就会了解,这种感应真的不高级,能施展这种“凌空劲”的人也不见得有多高明。气感人人都可以修炼出来,规则,只要你在同样的圈子里呆久了,级别足够,你也可以做制定规则的人。气感越强大的师傅影响的人群越广,影响力越大的人制定规则的能力越强。反过来说也一样。那么,由挨打进门、进圈的人,目的当然是为了作那个制定规则、施加凌空劲的人。

中国武术、修炼的方方面面是依据“天人感应”理论创建的。都跟人之三宝“精气神”分不开,或者说“形神意气”也可以。太极拳的近身格斗术是“精”——肉体层次的互相感应,两个人见招猜招,你来我往,在招式的应用变化上可以到达神而明之的程度,因为它是以精为主,神和气兼修的一种技术;气功,是以练气为主,精、神次之,而凌空劲呢,与气功相似,神意兼修,所以看起来似乎高明一些,但是道理是一以贯之的。只是修行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是,当你这个修炼高级内容的神明之境没到达功德圆满、炉火纯青的境界时,可能就会沦落到“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地步。而且,就规则和气感一样有效的原则,有些大师甚至于不需要修炼,大师可以依赖地位、权威性和个人标签无条件地作用于对他有感应的人。
所以,目前来看,现在我们所看到“凌空劲”并不是什么高级的感应术,以气感为先决条件的凌空劲能不能起作用,取决于两个人都是不是高手。说通俗一点一切武术都是感应术,讲究某种程度上的势均力敌。一个绝世高手,当然不会去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去“感应”他吧。而凌空劲就更加不用说了,一个对劲、对气完全不敏感的人,你要怎么起作用于他呢?

真正高级的感应是什么呢?是对自然的感应。人跟人之间的感应是一种缘分,有的人你能感应,有的人你不能感应,有的人你能施加感应,有的人你不能施加感应,这有时候甚至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但是,相信每个人都被春夏秋冬、冷热寒暑感应到过。这就是一种高级感应。自然是最高明的。还有,不得不回到传统文化上来了,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金伤木击水淹火烧土埋,人没有一样是逃得过的,在这自然和五行的进攻之下,人只能被动感应,而且几乎很少有人能麻木到不能感应。
这样比起来,自然法则之高明,五行之术所画的这个圈,是不是足够大?大到无人可以逃脱。现在若果有某个大师,修到了令人人皆能感受到的凌空劲,如“冷热寒暖”一样能施加于人无所逃脱,那才是修之有效的凌空劲。否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感应术而已。所以,真正懂得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不是,仅仅满足于那人为因素状态下忽隐忽现、若存若亡、时灵时不灵的人与人之间的感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