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王妃 寸铁学号|34

这节课公子的授课主题是零基础怎么写出让编辑青睐的好故事。
其实在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关注简书上的一个故事征文比赛。在得知有故事的专课以后,就等着聆听。
我一直以为写虚构的故事比写真人真事的散文要容易得多,因为我自信我的想象力足以天马行空。可是我在进行全职妈妈征文的行文中,发现自己受不了一丝虚假。这还怎么创作小说,还怎么编写故事?原本雀跃的心凉了一大截。我等着开课,犹如沙漠中枯萎的植物盼一场铺天盖地的甘醴。
公子开篇先讲了故事与小说的区别。我一直觉得两者没有多大的不同。就像公子说的,它们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种文体,所以我们在行文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写写删删。
故事侧重说事儿,把事情讲清楚就好,最好用简洁明朗的语言交待清楚故事的发展,高潮和结局。注意情节的跌宕起伏,也要注意语言的言简意赅。小说侧重人物塑造。某些场景的叙述以及环境的描写,大可以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花大量笔墨进行渲染,意在使人物更加鲜明立体。
接着,公子列出七个问题,顺便引出了几近万能的故事公式。这应该是公子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经验。比起征文的彩蛋,这应该是本节课最大的彩蛋。因为只要你能比着葫芦画个瓢,就能写出完整的故事。至于完美不完美,就看自己的润色了。
一是目标。(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二是阻碍。(为了完成目标,他的阻碍是什么)
三是努力。(遇到阻碍,他做了什么努力)
四是结果。(他努力的结果是什么)
五是意外。(结果理想不理想,有意外发生么?这个意外可以改变结果有助他完成最终的目标么)
六是转折。(意外发生了,情节如何转折)
七是结局。(转折后,结局是什么?是最开始的目标结果么?)
随后,公子用了凡尔纳的作品《80天环游地球》以及印度电影《起跑线》来印证了这个公式。面对新手,老司机焱公子也用自己创作的两个小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公式。
最后,公子阐述了故事的立意。立意分层次,关注个体,聚焦社会,折射时代。
不过我们不需要为了立意就勉强自己写出多么高深的故事,毕竟能用两三千的文字就能写出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不仅需要文学素养,还需要对社会的洞察力与反思。对于新手来说,莫要勉强。
一般来说,立意在前,行文在后。对毫无头绪的新手来说,抓住灵感已是不易,若等到千思万想确定立意再回想灵感动笔,已经太迟。所以公子建议,先完成,再完美。也许在行文的过程中,忽然迸出奇思妙想,你赶紧抓住,一笔不落地书写下来,正巧就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
所以不要怕动笔,万事开头难。写着写着,说不定就会有惊喜降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