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之丰不如养之薄

作者: Angus20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17:42 被阅读734次

清明,草长莺飞,花开烂漫,是踏青游春的好时节。清明节,更是追思先人,祭奠亲人的节日,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日,有利于“忠孝”等传统思想的传承。

《礼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拜祖先,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历史文化传统。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留下千古名言“祭之丰不如养之薄”,说的是,在亲人死后才给予大鱼大肉的祭拜,不如生前即使只是清贫的奉养。祭拜先人不在于祭品的丰厚,也不在于焚烧物品之贵重,道理浅显易懂。

但现代人重形式,本末倒置的倒是不少,生前不知薄养甚至弃而不顾。

听朋友说,他有一位邻居,老人子女众多,但只有一个儿子。按照当地农村风俗,出嫁的女儿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只是作为亲戚看看照顾一下。养儿防老,年老的他在儿子身边生活是必然的选择。

前几年,这位老人尽管年龄大了,但是行动方便,有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帮家里做点事,儿子儿媳对他还说得过去,虽然不让一起住,但是,每日粗茶淡饭也能保证。性格开朗的他,闲暇时候爱好串门,每每遇见年轻人,他都会笑嘻嘻调侃一番,日子过得倒也舒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忽然一天,家里发生了火灾,幸好发现的早,没能酿成大祸。老人的房子被烧得面目全非,因为灭火及时,几米开外儿子的住所得已幸免。起因很简单,老人用热得快烧开水,毕竟记性减退,出门就忘了此事,水被烧干后起火,酿成此灾。

此后,恼羞成怒的儿媳不再给他做饭,老人需要自己做饭,偶尔遇到一些节日,儿子会送来些“可口的饭菜”。女儿们心疼的不行,常常给老父亲送吃送喝,但是当着弟弟、弟媳的面也不好说什么。

尽管依旧能看到他出来串门,老人的笑容越来越难以见到。直到有一天,他突然中风,造成半身不遂,由于行动困难,远距离行走成为奢望,其他人再也难以寻觅他的身影。

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有好几次,连续几天不能进食,大夫都下了病危通知,通知家人料理后事。邻居、亲戚们都去做最后告别,奄奄一息几次,他又坚持了一年,终因无人细心照顾,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老人孤独的老去。

老人死后,儿子做起了“孝子” ,操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葬礼,给活着的人们表演了一场戏。

终究,孝敬父母,不在于身后的风光和隆重,而在于生前的关心和温情,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伤悲。

相关文章

  • 清明|祭之丰不如养之薄

    清明,草长莺飞,花开烂漫,是踏青游春的好时节。清明节,更是追思先人,祭奠亲人的节日,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日,有利...

  • 古文学习‖欧阳修《泷冈阡表》

    文中出现的成语: 1.耳熟能详 2.德薄能鲜 文章佳句摘录: 1.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2.养不必丰,要于孝;利...

  •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欧阳修 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中,孝敬父母占有很大地位。有关这方面的家训、格言、故事等,也...

  • 2020-12-12

    关于孝道的名言佳句40句 1.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 3. 亲亲,仁也...

  • 丰祭不如厚养

    我们这里的风俗,在立春和清明之间,都要到坟上拜祭祖先。这段时间,集市上、山上都很热闹。街道上的冥品店里,各种各样的...

  • 网祭战疫英烈(七律)

    题记:庚子清明全国网祭战疫英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千秋史册,永垂不朽! 清明时节祭英魂,下半红旗汽笛喧;白衣救人...

  • 每日一记

    清明以养吾之神,湛一以养吾之虑。 沉警以养吾之识,刚大以养吾之气。 果断以养吾之才,凝重以养吾之度。 宽裕以养吾之...

  • 清明祭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我借助网络:祭祖先,不忘中华之根;祭英烈,珍惜今日平安;祭已故父母,牢记养育之恩;祭已故...

  • 清明之祭

    清明之际,很想写一点,当做清明之祭。人越是老了,尤其对清明节特别的敏感和多情——很简单,就说我吧:可能觉得自己的...

  • 清明之祭

    火海化骨骨成灰 苍天哭泣泣英魂 清明泪飞顿作雨 神州声声唤亲人 公元2019-4-5清明 祭奠火海殉国的孩子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祭之丰不如养之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ro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