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小罗在分享我们家的家庭聚会,婆媳关系和谐,与爸爸妈妈关系也是非常融洽。这让小罗无比的羡慕,他爸妈天天吵架,而他每次在家呆的时间都不长,时间久了他就想离开家里。
我让他具体讲讲发生的事情。
小罗说,妈妈特别讨厌爸爸呼朋唤友来家里吃饭,还要做菜,很烦。
我说,那说明你爸爸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呗。
小罗说,我也这么认为,让朋友来家里吃饭喝酒不是很正常的吗?
我表示认同。
小罗接着说,主要是他伯伯几乎每天来蹭饭吃,还要喝酒。
我很好奇,怎么会呢?即使是他爸爸的兄弟也不能有事没事就去蹭饭啊?
小罗说,在他爸爸十岁左右就没有了爸爸,所以他都是这个哥哥带大的,兄弟情感特别好。
我听明白了,这长兄如父,以前他付出了很多,所以现在可能就有点居功了。
小罗又说,这个伯伯以前老笑话他妈妈,因为他妈妈生了两个女儿才生了儿子,福建人很是重男轻女,不生儿子被人嫌弃。
怪不得他妈妈不喜欢他伯伯,曾经被嫌弃过。
小罗说,在他还小的时候两家关系还好一点,每年过年都是中午在一家聚,晚上就在另一家吃,很热闹开心,现在两家都不聚了。伯伯家以前种得瓜果蔬菜也经常送给他家。
小罗很羡慕我与儿子住一起,与公公婆婆关系都很好。
我告诉小罗,人际关系最复杂,即使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需要经营,都要学习如何相处。
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他伯伯认为自己是应该的,他曾经为他弟付出很多,他弟与他亲密很正常,他享受这样的关系,一起喝酒聊天很来劲。
他妈妈不喜欢他伯伯也很正常,因为他伯伯没有尊重他妈妈,看不起他妈妈。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天天来家里吃饭,看了肯定心情不好,没有办法与外人吵架,只好与自己的先生过不去了。
作为小罗,他看到的事实是伯伯人很好,妈妈不容易。
这在我们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但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如果我们只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不到对方的好,那么双方的矛盾一定是会越来越大的。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婆婆家这边的亲戚关系,兄弟姐妹好几个。在我看来,他们每个人都很好,或许是因为跟我没有任何利益的关系。阿姨很热情,舅舅很大方,我儿子很小的时候还到他家住过一段时间。每次我们回到上海,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待我们,但是他们兄弟姐妹却闹得要上法庭,这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我有一次听到一句话,错要认对要让。真的是非常高的境界,我们大部分人都不肯承认错误,更不要说对要让了,如果我们都能看到对方的好,了解自身的不足,没有人是完美的,人总是会有做不恰当的地方,承认这一点也没什么,每个人也都不会是绝对的坏人,都有其优点。如果我们经常想到这一点,或许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处处是美,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生活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