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山花开
一、思维导图

二、简要说明
本章写祥子牵着骆驼逃出来,脱离被奴役的境地。逃走时,他对骆驼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先前以为是个累赘,后来才觉得是换车的活宝贝,滋生了新的希望。小说有相当的文字写祥子的心理,有沮丧的,有挣扎的,有获得自由后的幸福感,写得很有波澜,曲折而细腻。
这是祥子有车以来的第一次劫难,也是第一次失去车之后感受到的巨大折磨。而“骆驼祥子”的称呼,也源于此事。祥子贱卖骆驼,不仅是因为他对行情的不了解,更关键的是他没有多少自信,就像一个投机分子,能捞一点就一点,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
老者所说的,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对祥子生存环境的说明与补充。

三、摘读随记
逃兵,被官中拿去还倒是小事;教村中的人们捉住,至少是活埋!想到这儿,他哆嗦起来,背后骆驼蹄子噗噗轻响猛然吓了他一跳。他要打算逃命,还是得放弃这几个累赘。可是到底不肯撒手骆驼鼻子上的那条绳子。走吧,走,走到哪里算哪里,遇见什么说什么;活了呢,赚几条牲口;死了呢,认命!
“骆驼蹄子噗噗轻响”,都触动了祥子的神经,可见其内心的惶恐。但即便如此,即便认为骆驼是“累赘”,他仍旧不肯放弃,因为生死有命,无可奈何,但只要活着,“赚几条牲口”也是好的。
爽性不去管地上了,眼往平里看,脚擦着地走。四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好象全世界的黑暗都在等着他似的,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身后跟着那不声不响的骆驼。
祥子抹黑走路,看不见,世界是黑的,走在黑暗中,走向黑暗去,这样的感觉很真实。
小时候,也有不少次去别人家看黑白电视,回家都是抹黑的,路下有很深的沟壑,一不小心若掉下去可能粉身碎骨,但那时什么都不怕,沿着壁,闭着眼睛似的走,黑暗像幽深的洞,行走没有方向,也没有感觉。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他的车,而喊出“凭什么?”“凭什么?”但是空喊是一点用处没有的。
这是祥子的控诉,但控诉没有对象,也无人听见,即便是对着自己,也缺少力气。凭什么?凭什么可以随意剥夺人的自由,夺走自己的财产,任意地遭受奴役;凭什么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无可告诉,无法申诉,也无人知晓。
看中国的历史书籍,就很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因为世界和社会就是这样的,没有道理可讲,没有规则可循,没有怨愤可诉。
袁崇焕一心为国,忠心耿耿却被诬以谋反,被活活地千刀万剐,而别人争相要吃他的肉;于谦对朝廷有再造之功,却坐以谋反,而被斩决;而诗人写“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仅仅状眼前之景而已,却带来杀身之祸;看《吴宓日记续编》,就看到一个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教授,却无端屈身于不认字的莽汉组长,要赢得他的好感,接受他们无端的指责和谩骂,甚至是毒打,写检查背毛选,直至批斗时腿被打断,尔后双目失明,最后含愤而死。
这句话“凭什么”,在很多的情景之下,依旧有可喊的余地。
老舍借助祥子的口喊了出来,等到类似的境地遇到时,他喊时来不及被人听见了,就沉入太平湖底了。
顶可怜的是那长而无毛的脖子,那么长,那么秃,弯弯的,愚笨的,伸出老远,象条失意的瘦龙。可是祥子不憎嫌它们,不管它们是怎样的不体面,到底是些活东西。他承认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上天送给他三条足以换一辆洋车的活宝贝;这不是天天能遇到的事。他忍不住的笑了出来。
没有失去就不知得到的可贵,祥子在严重失落的情况下,捡到了性命,获得了自由,拥有了看起来很丑很笨的骆驼,他忽然觉得“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盲目地预算着美好的未来。这样快速的转念,很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
网友评论
我们现在人书看的多了知道了很多道理,也知道了有塞翁失马,我们现在看骆驼祥子这一篇文章。是因为我们站在事情的外边,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所以比当事人应该看的清楚。
还有一点就是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悲剧。他们的那个年代,才会造成骆驼祥子这样的人物。
我们现在悲剧人物,还是有很多存在的。有些事情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去思考!这就是读一本书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