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讨好型人格得定义:指的是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这类人常常是委曲自己,而让别人过得更好。大多数情况都是自己难受着,吃力不讨好,最后往往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
人生在世,能有几年,五十年我都觉得是特别充足有余的了。而且真正能够为自己而活的日子更是少之又少,总是会牵绊他人,待人善良,温柔体贴,这是对家人对朋友,那是真挚的情感。
但是有时候我们盲目的对待所有人,对自己刻薄对自己不好,对自己有很多要求。而用尽力量去讨得一个人的欢心,而且别人未必觉得感激。有时候甚至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时候,你就应该停止的温柔以待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有良知,坏人的眼里有着他们的一套世界观,不能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去认定别人想法判断,所以及时止损。不要再让人得寸进尺了。
讨好型人格,其实是一种很卑微的存在。很不好的心理影响,对自身伤害大,久而久之就会成一种习惯,习惯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一旦成了习惯你就会人为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应该,就算受到不好的惩罚也是合理的。这些无需有的罪名就会挂在你头上。让你承受不应该的惩罚。
合理?根本不合理。分内之事,各自承担。额外之事,帮是善良,不帮是本分。帮了反而不懂得感恩,那叫过分。
最重要的我们首先要正式这样的一种人格,先把自己的底气充足,根立正了,再讨论应对,因为往往发生讨好型人格的事情的事情,通常还会伴随别人有意无意的伤害。
别人叫你做一件,本来他自己可以做却不动手,非要你帮忙,如果别人一过来,你就同意帮忙,最后一有什么事情就会找你,最后自己就徒增不必要的事情。
勇于克服自己的内心,不要讨好别人,每个人有每个人存在的立场,讨好型人格是过于好的人,所以有时候为了平衡,理性稍微自私一点,多为自己着想。不然永远吃亏的都是自己,。
还有就是既然你已经有自己的立场你就应该独立判断是非了,当一件事发生生在你身上,你首先要想的是自己的利益得失,是分析对方的动向及情况了,不要盲目。合理抉择,无关紧要,能帮就帮,无理取闹,一边去,拒绝为好。这样更是为自己断掉一个不好现象的人的人际关系,这样反而对于自己反而更好。
总的来说,讨好型人格,最主要的对自己不好,对别人太好。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为自己而活,所以不要搞错方向对别人好过于自己,那样不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