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干货
给人惊喜,但不要太多:不可不知的消费者心理学

给人惊喜,但不要太多:不可不知的消费者心理学

作者: 流浪小行 | 来源:发表于2013-05-29 13:19 被阅读230次
有时,一次愉悦的网购经历不是因为价格便宜或物流快速,而是卖家意外附赠的一个小礼物。这就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惊喜感”。但是,怎样更好地传递惊喜感,其中也有大学问。
PanSci 2013-05-11 09:00

当有朋友生日想在网络上找间餐厅好好庆祝一番,此时你发现了两家点评差不多的餐厅,分别提供了不同的优惠:“生日寿星用餐我们将赠送神秘小礼物” 或是 “生日寿星我们将赠送特调红茶一杯”。此时你会选择去哪家餐厅呢?

在上述的问题中,其实隐含了一个影响购买的重要因素——“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从传统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当购买决策有着不确定性时,人们的购买欲会下降,因为不确定性会使人焦虑不安,难以作出决定。“分离效应 ”(Disjunction Effect)指出:人们总是想等待信息被披露后再做决定。

但也有学者发现,其实不确定性有时反而会增加人们的购买欲望。就像买彩票和抽奖,其中的不确定性加强了人们对结果的预期心理 (有机会赢到大奖),以及可能获得的惊喜感(幻想着赢到大奖的情境)。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情境——赠送神秘小礼物,会让人对小礼物有预期心理以及获得惊喜的期待感。

  • 情感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除了不确定性这个因素外,其实人们的 “决策模式” 在购买决策时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以文首的问题为例,人们的决策其实包含了更多情感因素(比如帮好友庆生为他带来一次难忘的回忆)。

人们在做购买决策时,主要可分成两种模式:理性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和感性模式(Affective model)。

处于感性模式的消费者(比如要买恋人的生日礼物),做决策时会带着许多强烈的主观感觉(intense feelings)、而理性认知模式则较少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像是买工作用的鞋子),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会专注于信息上的提供(比如价格和功能)。

学者茱莉亚诺·劳伦(Juliano Laran)和迈克尔·提斯洛斯(Michael Tsiros)发现,当人们处于理性认知模式下,面对不确定性的情境,会延后其购买决定,反之则会加速决定速度。

但有趣的是,当人们处于感性模式下时,面对不确定的情境因素,反倒会加强购买意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来看看劳伦与提斯洛斯做的一系列实验。

首先,研究者挑选了两家位于欧洲和南美洲的餐厅,进行了一个2*2(情境确定性:确定vs不确定性/心智决策模式:认知vs情感)实地实验。受试者为到餐厅用餐的消费者,服务员在消费者点菜时,会为其推荐今日特餐,并告知点特餐会额外加赠一份礼物。

在情境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被告知会得到一罐可乐;而不确定的状况下,则被告知有可能得到一罐可乐或是一包薯片。同时,服务员会提示消费者观看特餐的广告标语,透过广告标语,触发人们不同的决策模式。

触发理性认知模式的广告标语为“Think about it!”(想想这个优惠吧!);而触发感性模式的标语则是“Feel the love!”(感受到礼物的关怀与爱!)

实验结果发现,当人们在理性认知模式下,确定礼物是可乐时,会加强人们的购买意愿;相反地,当礼物不确定时,购买行为则被减弱。

有趣的是,在感性模式被触发时,礼物的不确定性反而让购买行为大增,反之礼物确定时消费者却兴趣缺缺。

  • 惊喜感 vs 简单追求

学者根据上述结果又进一步做了一系列实验,分别测试了“不确定性的几率高低”以及“送礼的多寡”因素对人们购买决策的影响。同样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当厂商的赠品确定性越高时,越有助于理性认知模式的受试者做购买决策,而情感模式的消费者则是兴趣缺缺。而且,厂商提供越多的礼物,理性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会越高。

但让人意外的是,厂商提供越多的赠品,反而会减弱感性模式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反倒是在不确定的情境下送一个赠品,效果是最好的。

造成上述的原因在于,人们在感性模式下决策时包含了许多个人情绪。处于这种情境的人们会期待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但如果是处于理性认知模式的消费者,他们对价格以及信息透明度很敏感,不确定性会带来困扰,导致购买意愿的降低。

这个实验结果非常有趣,这意味着有时企业在做营销时,花高额成本送许多赠品反而不一定有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事例。

  •  网购赠品

许多网店在做广告营销时,经常企图以赠品吸引消费者购买。以下图为例,大家看到后有什么感觉呢?

“携码/学生”、“半价”、“价格(13900)”,这些文字触发的是消费者的理性认知模式,会让人考虑价格和赠品等更现实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当赠品(侧掀皮套)不吸引人时,反而无法吸引消费者。

再来看看另一个例子,在下图中,“送礼”、“圣诞节” 企图触发消费者的情感决策模式,引发观看者的情绪(选个好礼物给心仪的人)。同时通过“随机出货”的方式,加强消费者的期待感。

仔细想想,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何必要随机出货?让消费者自己挑选不是很好吗?其实其玄机就在于——“创造期待感”。这种手法也常被运用在台湾流行的“福袋文化”中,厂商常常号称其中一些福袋里面有大奖,借此来吸引消费者。

  • 充满“惊喜感”的商业模式

有些注意到实验描述的读者会立刻想到:触发消费者的理性认知模式其实是一个不太好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模式下的消费者对于价格和产品细节会非常敏感,导致最后厂商们常常沦落到价格厮杀的战场中。也因此,近两年来流行起了一种追求情感和惊喜感的商业模式——每月商品订阅服务。订阅服务是指“每个月定期付费给服务/产品供货商,供货商每个月定期寄送出商品给使用者”的一种服务。

每月商品订阅服务的典型例子开宗元老BirchBox(试用化妆品订阅服务)、男性/女性服饰订阅Bombfell和儿童玩具订阅服务Little Pnuts等等,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这些厂商通常最强调的是带给消费者每个月的“惊喜感”,以Little Pnuts为例,通过触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的感性模式,提供每个月严选3到5个适合儿童的惊喜玩具盒(不确定性)。

针对惊喜感商业模式,也有台湾厂商例如 EZTABLE 推出了Wine Club红酒俱乐部订阅服务,企图以每个月一瓶精选红酒来吸引订阅的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触发消费者的理性认知模式不代表不好,但要更小心地指定对应策略,尽量减低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与简化决策流程。对于不同决策模式下的人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首先你必须清楚了解你的目标受众,接着考虑该触发他的哪种决策模式,最后再制订相对应的策略。

感性模式下的消费者想要的其实不复杂,只要给他一点“不确定的小惊喜”。想尽办法为他带来惊喜感吧!

文章摘自--->>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002/

相关文章

  • 给人惊喜,但不要太多:不可不知的消费者心理学

    有时,一次愉悦的网购经历不是因为价格便宜或物流快速,而是卖家意外附赠的一个小礼物。这就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惊喜感”。...

  • 关于婚姻的解释

    归心理学家Esther Perel曾指出,婚姻给人稳定归属,社会身份,但激情却滋长于危险、神秘、不同角色带来的惊喜...

  • 眼睁睁地看着“丰收年”(区块链学习661

    现在大饼涨太多,山寨一但跟涨,可能行情就要横盘震荡,老牌山寨没有太多可能性,给市场带不来惊喜(给人带来更多可能性的...

  • 给人惊喜的培训

    今天参加培训第二天。 什么培训?乡镇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素养提升项目。 为期几天?从10月29号到11月3号,共...

  • 酸酸的回忆

    青春,总会留给人太多惊喜、太多意外、太多遗憾;人们也总在跨过这段岁月后才感叹:青春不打烊,青春无悔。每每驻足回首时...

  • 话不能多

    饭不要吃太饱,话不要说太多,言多必失。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谁也不能保证身边...

  • 追凶(44)谢组长回归

    马忠康前脚刚到家,爆炸性新闻便再次发布,这个传说中的“好市民”给人们带来的惊喜太多了,导致有些人已经开始麻木了,但...

  • 人生

    :人生如梦 有太多的惊喜 有太多的惊吓 有太多的泪水 …… 但是 人生莫测 你永远不知道 会发生什么 出现什么惊喜...

  • 12月的第一天

    12月不要太多惊喜,不要太多顾虑 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坚持 不要慌张,沉着冷静 四句话: 绝对自信 积极坚韧 平静...

  • 凡事看淡一些

    凡事不要想太多,人生无常,意外和惊喜,不知道哪个先来…… 大妈已经离开了一个多月了,愿她在天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人惊喜,但不要太多:不可不知的消费者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kx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