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无”

作者: 念轻 | 来源:发表于2021-10-15 19:00 被阅读0次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凡事都不会独自做到完美,任何事物都是这样。

就像老子谈到的“有”和“无”。“有”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只单单把“有”充满了整个事件,那就做不到完美,只有满满的拥挤感。

这个时候,要学会“舍”与“得”,“满”与“亏”,明白“无”的妙处。

一个碗,如果是实心的,那我们便不能盛饭,这时,我们需要把它的里面掏空,把“有”的陶土去掉,变成中空的“无”。如此,我们放能盛饭。

正如那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有了陶土,我们才能做出模型,而无了中心的陶土,我们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去盛东西。

所以,“有”和“无”都是有重要作用,不可分割的。

会有人说,如果按照这个道理,那有钱和没钱两者之间,没钱难道也是好事吗?

那么,我会告诉你,是你自己把事情理解错了。

正确理解应是:“有”钱会给我们带了诸多便利,而为了发挥这个便利的作用,我们就需要把手里的钱变“无”。就像你去便利店买一个本子,你有了钱,能给你带来便利去买,而为了买到,你需要把自己手里的钱给收银员,这样,你手里的钱“无”了,但你也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凡事我们都需要培养辩证的思想,正如“有”和“无”充分地展现了这一思想。辩证地看待事物,能够让我们看的更加全面,心态也会不一样。

生活当中,如果我们都能够培养这样的思想,相信我们每个人的素质都能够有很大的提升。

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辩证思想去看待。所以,当遇到自己认为对自己很不好的事情,让自己感觉很难受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去转变心态。

但培养这样的思维也需要花费一番力气,因为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把握不清,就会把辩证的对象和看待的角度搞错,正如上面我所提到的关于“有”钱和“无”钱的问题。

所以,我们也可以多读一读老子的《道德经》,培养自己的思维。

在我高中的时候,老师在历史课上就有介绍,老子的辩证思维对于我们中国哲学史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通过老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角度可以看待,美与丑、善与恶、祸与福、生与死以及柔弱与刚强的概念。正如我们现在提到的“有”与“无”的思想。

相关文章

  • 有和无

    一个杯子,它是由“有”和“无”组成的。“有”是外面那个外形,“无”是里面盛水的那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看到了“有...

  • 无和有

    上有下无 有,欲望,有之极中生无,例:富人做慈善 无,无欲,无之极该生有,寡欲是也。 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

  • 有和无

    是梦亦非梦 人在江河两岸走 不禁回眸一回首 繁花一树撩拨心绪亦落空 空,不是空,不是空,是空也 有,不是有,不是有...

  • 有和无

    没有词句, 却有千言万语! 没有巧手, 却有千姿百态! 没有笔墨, 却有万紫千红! 没有思维, 却有千变万化! 唯...

  • 有和无

    《得到》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讲到了股份责任有限公司的两个治理原则:信托原则和商业判断原则。所谓的信托原则(F...

  • 有和无

    有和无,两位一体。 当有出现就有无同时产生。 有无相生,什么是有呢?在我们眼耳鼻舌身上能够感知得到,看得见,摸得着...

  • 无和有

    《道德经》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和“有”,是老子道论的重要...

  • 有和无

    《道德经》的第一章《众妙之门》是我们了解整个道德经的一把钥匙,它让我们知道道德经是讲什么的。 “道可道...

  • 有和无

    97-365 这是同一个杯子 装热水前和装热水后 装热水前是黑底白雪花❄️ 装热水后是浩瀚的宇宙 我还是更喜欢❤️...

  • 无和有

    《道德经》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真正的道是什么?道就是无和有,转换佛家语言,就是空(真空)和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和“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gm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