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B站搞了个轻音专题摆在首页推荐位,这才发现轻音真的要十周年了。大约是从中考前一个月开始补,一直补到6月17号(中考考完后一天)终于补完。并不是看得很急的,中间稍微赶了一点。
知道毕业冷餐会结束,才意识到“一切真的结束了”。并没有《轻音》中的“轰轰烈烈”。我指的是《相逢天使》也好、送别阿梓喵也好、毕业旅行也好的种种仪式。我是十分喜欢仪式感,尤其是气氛的。毕业冷餐会实在是太五浦汇了——全无依依惜别之意的,更似一场狂欢、交际。我不喜欢这样,无处宣泄的离愁别绪与无处安放的道别。寂寞、独自一人时,最终是没能够透露出来的、人际似乎进来处的不怎么好的。倒是现在都断了。
于是,在沉寂了许久后——不如说仅仅的一周后,我又陷入长久的空无一人的境地。没有游戏中的好友、那些现实中的同窗。同样的,社交软件也意外的失效。我是熟悉并包容这一切的。毕竟并不会太使自己受挫。也会去捧捧场、吹捧吹捧“高升”的故人。这是绝无反讽之意的。然后,我重新审视这部作品。
昨晚出去散步之时便一直在思索:我该如何定义这部作品。这般贴标签似的做法在平日中是轻而易举的,然而现在看来似乎是极其艰巨的。这部作品显然是“轻浮”的、甚至打上一个“单元剧”的标签。然而如此简单而平日几乎不会过分注意的内核——五人及忧之间的(芳文式)友情。这点尤其体现在新生欢迎会上的评论“过分紧密以致没有插足之地”。
最初一刷时认为是“超出分寸”的故并没有在意,直到毕业后回顾自己金灿灿的四年时,警觉这般紧密的团体竟是如此的难得。无处寻觅的,仅仅在《轻音》中、二次元里,这般美丽的风景线!第二季OP1时有一幕:五人急行于走道中而又返回。这一幕令人印象极深,至少是令我无法忘怀的。我曾经幻想这一幕在现实中的翻版,但现在才意识到这一幕、这一景是仅仅存在于《轻音》中的,次元间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然而这般的亦幻亦真无疑是令人几欲落泪的。有些人总是喜欢幻想若是这一切都处于现实中的情形的。我大约也曾如此,故又深切执念于圣地巡礼。
这里要插一句。《可塑性记忆》真是“毒瘤”,我已经不愿意幻想这般幻想真切发生后带来的可能的伦理道德困境。因此对于《轻音》的幻想也少了几分。然而这不代表不喜欢,甚至这反倒是侧面表现出我对其的怜爱的。我不希望这一切真切发生,毕竟单线程最强CPU也是抵不住联考的。我总是喜欢Good Ending的,这也是愈发不喜欢《可塑性记忆》的理由。这固然是中国人人性上的软弱之处,然而持有这般的积极的精神态度才使得我顺利度过许多难关的。若是让我作抉择,我宁可做出牺牲以换取几位女孩子的幸福的。
似乎今年是没有可能圣地巡礼的。中考考完到现在彻底放空后创作欲又上来了。开始在长时间的沉寂后对伦理学感兴趣,总算走出初三的阴影了。这是好事,不论归处究竟如何也能有所得的。现在返回来看,HTT的作品愈显真挚,魅力也愈发的突出。之后也发生了许多,补完了《动物朋友》、《可塑性记忆》。现在在补《四慌》,估计会愈发致郁的。倒是在这一切之后,《轻音少女》透露出的积极的内涵愈发的闪闪发光。
今后一定会发生许多许多有意思的事情——那段无法复刻的无上的三年就要来了。一定要过得如轻音一般,切莫荒废!
当然,还有:
十年轻音,感谢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