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堂师生共读名著《家》的语文课,效果圆满。为这节课承担导读任务的张彤昕、郭嘉乐、郑怡然、陈怡这四位同学点赞!
期中考后,得知期末要参加市统考,内容包括必修模块二要求的名著《家》和《巴黎圣母院》,虽然担心学生没有时间读原著,还是想办法调动他们挤时间去读。当我在课上说明了这个考试内容安排,很多同学唉声叹气,但我也发现有个别同学眼睛发光,勇敢地迎向我的目光。我顿时来了灵感——让这些读过的同学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而激励更多的同学去阅读!
于是,我把这个想法说了,征求了几位读过的同学的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承担这个任务,他们都欢欣地应承了。我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要分工,才不会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然后告诉他们,三周以后留一节课让他们展示阅读成果。这其间,我简单过问他们准备的进展情况,孩子们都信心十足地告诉我,正准备着呢!我对他们绝对地放心,哪怕讲不周全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还可以及时弥补吧。

学生今天的展示,让我非常的惊喜!孩子们的表现,远远超出我的预设!!四位同学分工明确,又合作得天衣无缝!他们把各自负责的部分合辑成一个完整的PPT。

彤昕负责小说背景、小说大体框架的介绍,还剪辑了一个小小视频介绍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嘉乐负责剖析“高老太爷”这个人物形象,怡然负责分析高家三位少爷觉新、觉民、觉慧的形象特征,陈怡负责分析小说中的几位主要女性(瑞珏、梅、琴和鸣凤)的形象。四位同学的导读,既有总说,也有细微到小说原文的片段,有的还加入一点自己的思考见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每一位同学讲完,都博得台下同学热烈的掌声。剩下10分钟,我把前面同学疏漏的点作一些补充。
我相信这样的课比我一人“满堂灌”效果要好很多,好处就不一一赘述了。总而言之,要相信孩子,他们的潜力真的真的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