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刘禹锡因为性情耿直,直言不讳,在朝中得罪了不少当权者,最终唐被贬为为朗州司马。到了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于是他从朗州被召回京。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可是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
从表面上看,前两句是写看花的盛况,人物众多,来往繁忙,而为了要突出这些现象,就先从描绘京城的道路着笔。一路上草木葱茏,尘土飞扬,衬托出了大道上人马喧阗、川流不息的盛况。写看花,又不写去而只写回,并以“无人不道”四字来形容人们看花以后归途中的满足心情和愉快神态,则桃花之繁荣美好,不用直接赞以一词了。
再就此诗骨子里面的,即其所寄托的意思来看,则千树桃花,也就是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
结句指出: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自己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他这种轻蔑和讽刺是有力量的,辛辣的,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所以此诗一出,作者及其战友们便立即受到打击报复,同年刘禹锡又被贬连州。
《再游玄都观》
唐·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此诗可以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十四年前,刘禹锡因赋玄都观诗开罪于权相武元衡,被远窜岭南。十四年后,当他再次回到了长安。这时,武元衡已死了十四年了。刘禹锡重提旧事,对武元衡等显然是一种嘲笑和鞭挞。
《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见忆》
唐·刘禹锡
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
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虚声。
第三首是刘禹锡人到晚年再次游览玄都观所做,诗词的语句也没有了当年那股十足的“火药味”了。一来与年龄有关系,二来与自己所处的环境也是密不可分。再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首诗是酬谢友人的一首诗,如果再写那些“剑拔弩张”诗句,就有点不合时宜了。这就是刘禹锡在玄都观写的3首诗,前两首斗志昂扬,第3首与前两首大不相同的原因。
刘禹锡三次游览“玄都观”,由于自己所处的境遇不同,所写的景致也各不相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尽相同。第一首,面对“满园桃花”不禁轻蔑地一笑“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第二首,面对满地的落英缤纷,诗人以胜利者的姿态,向世人宣告“当年远走他乡的刘郎,我又回来了!”
第三首,两鬓如霜的刘禹锡,站在雪花飞舞,百花凋零的玄都观中,慨叹“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