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治疗基础》1.30 p123-133

《心理治疗基础》1.30 p123-133

作者: 金玉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1-30 17:14 被阅读0次

              第七章心理治疗理论

                          精神分析

1.弗洛伊德把性驱力之全部能量,称之为力比多。攻击本能也是力比多的一种表现。

按与客体的关系而言,性发育有五个阶段

(1)躯体阶段:从出生到3岁左右

(2)自恋阶段:大约3岁到6岁

(3)同性恋阶段:大约从6岁到青春期

(4)异性恋阶段:即青春期

(5)成熟阶段:青春期以后

2.按性驱力本身变化而言,力比多本身经历不同时期才能完成全部发育过程,总得说,可分为三个时期:

(1)超我前性欲期,大约从出生到6岁左右,又可分为3期:

a. 口腔期:出生到2岁

b. 肛门期:大约2-4岁

c. 阴茎期:大约4-6岁。女孩没有阴茎。所谓女孩阴茎指的是,阴茎之无意识的象征性等价物。

(2)潜伏期:大约从6岁到青春期

(3)生殖器:青春期以及成熟期。

在弗洛伊德心目中,整个心理发育也就是(至少主要是或起决定作用的是)性本能之发育。

精神分析方法

(一)准备阶段

1.确定病人是不是可分析的,这相当于一般医生的诊断和确定某病人是否是某治疗的适应症。

2.分析者要把对病人的要求向病人说清楚,这样,病人才知道躺在躺椅上如何做。

3.在正式分析前,一定要向病人说清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

4.与病人签订治疗合同:日程,时间,费用。

(二)倾听,自由联想,解释

分析者工作就是耐心专心听病人说话,把零星材料联系起来加以理解,理解相当深了,试着与病人沟通,帮助或促进病人自我理解。

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无需考虑前后是否连贯符合逻辑,让病人畅所欲言。

(三)移情

移情:病人把他的情感,气象和欲望投射于分析者的现象叫做移情。

这样分析者便成了病人过去的“客体”的代表或替代者。

正移情:当病人对分析者非现实得给予过高过好的评价或爱上了分析者,这叫做正移情。

负移情:当病人在并无现实的恰当理由的情况下而不喜欢,厌恶,敌视,仇恨分析者,则叫做负移情。

负移情对治疗情况不利,正移情也不总有利于精神分析之进行。

精神分析的一个要点:是要把固定在移情里的力量变成活动的和病人可以利用的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移情无处不在的。

(四)阻力

阻力系对精神分析而言。凡是来自病人的和妨碍分析进行下去的力量或因素,可统称为阻力。

精神分析特点:利用移情克服阻力。

              短程动力心理治疗

1.短程:所谓短程,指整个疗程不超过半年或治疗次数不超过50次。

2.动力:所谓动力,指原则上采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而所谓动力,即普通心理学的动机。

3.治疗者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

(1)尽快与病人发展心理治疗关系,建立共同参与的治疗同盟。

(2)与病人共同制定计划,在计划中确定要解决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这问题便叫做焦点。

(3)移情一旦发生,治疗者便主动把事情加以澄清,向病人主动做出解释。

(4)计划制定后和焦点确定后,如果病人谈话有离开焦点的倾向,治疗者边主动吧话题拉回来,这与自由联想是恰好相反的。

(5)只要有某些表现是病人承认或无法否认的。治疗者便对那些表现(言语,行为,情绪反应等)进行解释(防御,背后的冲突,情感等)

(6)对于阻力,治疗者采取主动与病人交谈讨论的办法处理,即针对现象进一步探寻。务求尽快澄清病人的观念和内心体验,使病人放弃该种方式的阻力。

(7)避免冷场。病人沉默时,治疗者用启发和提问的方式促使病人说话。

短程动力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因此,正式治疗前也需要一个准备阶段,即所谓的尝试性治疗。

禁忌证:防御削弱有可能导致自杀或危害他人。

                存在主义的心理治疗

一 存在主义哲学

世界有俩种基本存在形式:

(1)自在的存在,包括所有非意识的错在。自在的存在是被决定的,它谈不上任何自由。

(2)自为的存在,指的就是人的意识。自为的存在是自在的错在之否定,实际上是无物或非物,即意识。意识的语音是自由,它的语汇是客观世界的形形色色,它的语法是责任。

二 存在主义的心理病理学和治疗理念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强调治疗者和病人双方的参与和情感卷入,强调各个与个人之间的沟通,这里有俩个要点:

1.病人不仅是意识到某事,而且是要按某事的本来面目加以意识,这就是说,过去了的事还的以其当时所具有的活生生的情感体验重视于意识,病人与某人的关系要如同某人就在眼前一样去描述。这常常并非是轻松愉快的事。

2.语言的描述使病人对意识体验的觉察具有象征性,但这不是个人所特有的象征,而“我们的”象征,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这就是说,意识不仅是意志的,同时也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意识体验的觉察通过语言的表达成为“我们的”共同觉察,这在治疗者便是投情性理解。

相关文章

  • 《心理治疗基础》1.30 p123-133

    第七章心理治疗理论 精神分析 1.弗洛伊德把性驱力之全部能量,称之为力比多...

  • 1.30心理治疗关系-3

    《心理治疗基础》第16页-21页。 心理治疗关系 一、新的人际关系 二、亲密的人际关系 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

  • 100天持续行动—Day57

    1.30决定补基础知识,先从概率论开始,把 Lecture 1 和 2 听完了。

  • 1.28心理治疗关系

    《心理治疗基础》第四页。 使心理治疗起作用的人际关系的特殊性是什么? 根据文献和心理治疗的实践,这种特殊...

  •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三读心理治疗基础 许又新教授的《心理治疗基础》再读时感觉简直没有一句废话。老师在第二遍读完给我们读书小组读友们的小...

  • 《心理治疗基础》

    终于看完了。许又新著,第48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一字一句认真看的,看了挺长时间。一直对人性有兴趣,特别是对从政治...

  • 4.13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一)

    《心理治疗基础》165-167页。 1. 精神分析和从它分离出来的各种心理治疗都特别重视这个因素。 ...

  • 倒计时

    1.30

  • 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心理治疗基础》 P165-168 许又新 心理分析以及从它分裂出来的各种心理治疗都特别重视这...

  • 3.25治疗理论之精神分析(一)

    《心理治疗基础》第123.124页。 初学者通常从师于某一专门治疗家,务求掌握一种专门的心理治疗,包括理论和实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治疗基础》1.30 p123-13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gi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