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诸子百家国学与传统文化
【先秦诸子-墨家篇】1-3.儒家听天命,墨家信鬼神

【先秦诸子-墨家篇】1-3.儒家听天命,墨家信鬼神

作者: 林露含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10:35 被阅读286次

先秦诸子-序言+目录>>
墨家篇 1-2.‘尚同’中国最早的古典民主思想>>

1-3.儒家听天命,墨家信鬼神

  什么叫天命?

  天命就是一个人不管他做什么事,都会走向注定的结果。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早就被上天所规划好,人不过是按照上天制定的线路在忠实执行罢了。

  比如某人对交通安全向来很注意,但还是飞来横祸,遇到有人酒驾把自己给撞上,这就是命。

  现实生活中各种意外,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更是复杂多变。就如同小说故事的发展,都是由各种人物的各自行动所致,然而故事里的人物可不会想到,他们的一切行为,实则是被作者早就安排好的,谁该是什么结局早就已经注定。

  现实中的人就如小说里的人一样,其实早就被上天写好了自己的一生。

  儒家是信天命的!

子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最后一段更是表现了孔子对人生理想无法实现,感到些许无奈,但又很释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天命。

  儒家《中庸》里‘尽人事,听天命’也是遵循了孔子这一思想。

  伟人或成功之人与普通常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精神世界异常强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

  孟子已经总结了励志做伟大事业的人,必将忍受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而人要克服遭遇的磨难,精神意志的坚强远比自身肉体的坚实更为重要。

  常人总是爱羡慕有成就的人的光辉事迹,往往不知他人为之奋斗的过程,饱受了多少精神与肉体上的多重打击。

  孔子的人生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孔子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没有人会不知道。因为我们历代接受的教育,都把孔子捧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历朝都有人革了前朝的命,杀尽前朝皇族,黑尽前朝历史,但没有哪个王朝敢对孔子不敬。

  对历史政治文化不关注的人,会认为,哇~~孔子太牛了!

  实际上孔子的人生说不上悲惨,但孔子始终生活得极为郁闷。因为他的政治抱负、理想在当时而言就被人当成是笑话,没有人采纳他的意见,甚至有人笑他活得犹如丧家之犬,是个顽固的理想主义者。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你自认为自己是个非常有才的人,到处向人诉说自己的梦想,但却发现身边人都不理解,别人只是把你当神经病,他们会告诉你别成天研究一些没用的玩意儿,不如多干点实际的,多想想怎么挣钱养家。孔子就曾被人骂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常人大多是现实主义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是绝不会去做。而孔子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对精神利益的追求远高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人在常人眼里就是‘神经病’,而孔子却痛并执着的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至死方休!

  有人会认为,这就是孔子活该的地方了,自己的理想不被人接受,说明是他自己的改革方案有问题。就好比今天,某个创业者有永不磨灭的创业激情,但老是失败,然而却一直坚持。好听点叫‘精神可嘉’,难听点叫‘死不回头’。

  我认为一个人就算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也不代表他就能实现梦想。

  但是!

  我只想引用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的一句话:“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一个人的成功,不光是自己的勤奋、智慧,同时也需要‘天命’,比如人生中的贵人,或者依靠‘天时’,历史上很多英雄都是因为恰逢生在对应的时代。

  孔子认为他首先做好自己的‘人事’就对了,而成败就完全看‘天命’。

  虽然我花笔墨证明了‘天命’的客观存在,但绝对有人坚决不赞同我的这种宿命论。一定有人认为人的命运是靠自己的行为决定的,人采取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这个人该有什么样的命运,人生没有注定一说。

  就如马云,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更出众的智慧,有坚强的意志,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能使他在复杂多难的竞争中一步步胜出,这是他能力的体现。

  墨子对儒家天命观就持否定态度!

“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墨子·非命》

  由于在古代不论是中西方的贵族统治时期,统治者会告诉老百姓,你生来就是服侍特权阶层的命,是贱命。

“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非。此天下之大害也。”《墨子·非命》

  墨子坚决反对统治者的这种宿命论,凭什么你们生来就该富贵?就该欺压百姓?凭什么我们老百姓的命生来就贱?

  这完全是为了给自己找合适的统治理由而已,同样是人,哪有被命运分了等级?人生不应该自暴自弃,人生价值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的!所以墨子呼吁有心改善天下的士人,不要被宿命论所操纵。

  儒家‘信命’,墨家‘非命’,看似两者水火不容,然则却是殊途同归!

  我们先想想持天命观的儒家是个什么态度?‘尽人事’!这才是儒家的核心要旨,儒家不否定‘天命’的客观存在,但天命并无法阻碍儒家‘尽人事’的决心。

  孔子一生不得志,这是孔子的命,但孔子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命被注定了,就不去践行自己的理想,孔子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做自己的事业,所以才叫‘尽人事、听天命。’

  本质上就跟墨子的‘非命’是一个道理,墨子呼吁人不要信命,其实也是在说人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去它娘的命中注定,我才不管,我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就对了。

  表面上两家争锋相对,实则两家都指向了同一要点,就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地、脚踏实地的去践行自己的理想。”

  命运是什么?说直白点就是‘结果’,是你人生的最终结果。

  孔子教人不要去在意结果,墨子教人别去给自己假想一个结果。

  两家的‘命运’观是殊途同归,那么‘鬼神’观呢?

  孔子说不要信鬼神,墨子却说一定要信,儒墨两家又吵了起来。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孔子认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该有自己的心眼,那些鬼神的东西,别去在乎它。

  孔子既然不信鬼神,为何不直接告诉弟子别去信,而是说远离。这是孔子聪明的地方,话不能说太死,毕竟那个时代利用鬼神的事不少,即便今天科技飞速进步,依然有些现象科学暂时解释不了,人只要一旦想不出答案,就只能交给鬼神。

  孔子自己不信鬼神,但他也证明不了鬼神到底有没有,干脆就‘远离’,对鬼神避而不谈就对了。

  恰恰墨子又来跟孔子唱起了反调,墨子有著名的《明鬼》篇,中心思想就是教人要有敬畏之心,做坏事鬼神会来找你。

“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鬼神之有也,将不可不尊明也,圣王之道也。” 《明鬼》

  墨家为什么要强调鬼神?我们解读诸子理论之时,一定要结合他们所处的立场,一个人的立场决定了他的言行。

  墨家立场前文已提多次,他是底层劳动人民立场。这个立场的人,他们拿什么去对抗有权有钱有兵的统治者?

  唯一能做的就是恐吓特权阶层,你欺压我们,上天会派鬼神惩罚你。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呵呵,这是多么令人哭笑不得的幻想。

  但对于古人,那是唯一的精神寄托与对权贵者的诅咒。就如今天,我们对于一些无可奈何的事,也会咒骂几句:“上天会来收你。”

  世间任何宗教诞生的源头,都源于被压迫群体对压迫阶层的反抗。

  比如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当时的犹太人不堪忍受埃及人、罗马人的残酷统治,又没能力反抗,才诞生了旧约,旧约里讲诉的其实就是上帝会惩罚那些欺压他们的人,神会解救受苦的犹太人。

  基督教由于历史政治原因,后来才分裂成了犹太教(最原始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教义虽然存在差异,但无一例外都成为底层老百姓的心灵寄托,越是弱势群体越是祈求神明来保护他们。

  墨家要替天行道,惩罚得不到监督的特权阶层,墨家只能用‘神权’去压制‘王权’,这才是墨家《明鬼》的真实原因。

  那么‘鬼神之争’的结果就清楚了,儒家教人做事别被‘鬼神’这些虚无的东西干扰自己的意志,孔子是贵族统治立场,统治就是政治,政治别被神权牵着鼻子走。

  近代西方有句话:“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凯撒!”意思就是天管天,人管人自己。拒绝利用神权干政,这就是政教分离,文艺复兴之后政治不再受教义左右。

  孔子也不希望有人用‘鬼神’来干涉他的执政方略,所以他要避开‘鬼神’。
  墨家是拿‘鬼神’来争取生存权,双方本质上的分歧在于对‘鬼神’的用途不一致。

  墨子的所有文章都是争对反儒家孔子言论基础上而提出的,本篇只算是儒墨之争的前哨战,接下来的争辩,墨家理论可谓攻击了儒家的要害,也引来孟子对墨子的破口大骂。

(本小节完)

墨家篇 1-4.仁爱与兼爱,谁更爱人?
先秦诸子-序言+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42cbf005003b:儒墨命运观“殊途同归”,很妙的一种观点。:smile:
  • 墨者永在行:另外,关于儒家的鬼神观,并非如此,可以参考《礼记》有明确的论述。
  • 墨者永在行: 儒家《中庸》里‘尽人事,听天命’也是遵循了孔子这一思想。这句话,改为:中庸思想里体现了“尽人事,听天命”的思想更合适。
    林露含:@墨者永在行 把‘遵循’改为‘体现’,如果能有助于你理解的话,我认为也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 墨者永在行:尽人事,听天命确定出自《中庸》?
    林露含:@墨者永在行 这怎么能是杜撰呢?我不是都贴出原文章句了吗?中庸里面这几段话难道不是对孔子天命观和他尽人事的态度么?请仔细看我文中说的是《中庸》里也透露了‘尽人事,听天命’的观点,这样说没问题吧?
    原文摘抄部分我都是用特殊文本标注的,有据可查的。
    墨者永在行:@林露含 所以,这是你杜撰的了?写文章应当诚实点。不然有人去翻书,会给自己带来某些损失,是吧?
    林露含:‘尽人事,听天命’它不是以这几个字出在《中庸》,而是在文中透露出孔子的天命与人为思想。《中庸》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里面都涵盖了对天命的遵从和自身为了目标要不断前进,不能放弃。

本文标题:【先秦诸子-墨家篇】1-3.儒家听天命,墨家信鬼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zd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