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霸:hello,开始今天晚上分享
苏志霸:今晚我将分享下一个校园里兼职的小蛋糕,还有成为一个高薪工程师的历程。
C 青木。助理:[动画表情]
苏志霸:先是讲下,在我自己学校里以前发现的小蛋糕。
苏志霸:众所周知,秋季和春季是校园招聘的旺季,而每个招聘公司为招聘准备的预算是非常多的。并且这部分预算,半数会花在学校里,像是借教室,买礼物,宣传等。外面的公司人生地不熟,必然要找学校里的人来协助,也就是所谓的校园大使。
苏志霸: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如果有可以在下面留言,可以现场交流下,如果没有,我就继续了
小白爱实践:继续吧
C 青木。助理:没
苏志霸: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拿到一个合适的价位,怎么让对方选择自己?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推广到所有的销售上。本质上只有两点,信息差,和专业化,其实还有第三点,之后再提。
苏志霸:这里的信息差,指的是你如何找到机会成为校园大使。公司招聘的步骤是,择校,向学校发布招聘需求,向学院发布招聘需求并希望协助宣传,找场地发传单贴海报,宣讲会笔试面试。
苏志霸:择校这步骤,无法改变。可以操作的在学校和学院层次。信息的第一手来源,办公室助管,很多学校和学院会发兼职信息,招募学生助管,帮忙处理事物。(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校,但是都有参考的地方
苏志霸:我曾经是学院的助管,学院官网的电话,就是我负责管理的座机,招聘季经常会有公司打电话来希望学院帮忙宣传,还有会提想租场地或者找校园大使的需求(如果没说也可以自己问一句话),这可以截获大量的流量。
苏志霸:就算招聘不在你的学校进行,也会有宣传的需求。第一个信息来源渠道是是学院官网电话,
第二个信息来源渠道更加科学,因为价值太大,这里就不公开了。
苏志霸:利用信息差,你比你的对手(普通学生)已经更早知道了需求。那么怎么以比较好的价格拿到这个职位?
苏志霸:主要是两点,1 专业。懂招聘的人需要什么。只要你熟悉流程,知道哪里借教室,哪里印横幅挂横幅,哪里是所需专业的学生宿舍(讲明能安排人扫楼或者在楼下发),哪里贴海报。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这就是议价的资本。
苏志霸:2、利益交换,其实吧,就算这么小的事情,也是有利益交换的。你作为办公室助管的时候,身份就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当你提了校园大使的时候,对方必定会优先考虑,因为你是工作人员,有某些权力,打好关系肯定没错。
苏志霸:我之前的议价是一张传单0.3元,一张海报1元,(其他协助宣讲,借场地,印横幅之类的,按照25/小时报价。)。这对于学生是什么概念呢,上午出门带点海报,下午出门带点海报,一天生活费有了。
苏志霸:如果自己做个体户也行,自己众包给其他同学也好,赚差价。像海报打听了下0.5元也有人贴,对比其他10来元时薪的兼职,这类的工作,吸引力很高,众包也完全ok。
苏志霸:顺便提一下,这赚差价的方式,其实和温州模式非常像,利用信息差来赚钱。为什么有些人找工作的,找了份销售工作,却日子过得非常差?
苏志霸:因为这种销售,是别人众包出来的销售,知道你能赚多少钱,然后给你定个底薪,定个提成,你的发展完全被限制死了(没有信息差。
苏志霸:我家长是做包装袋销售的,其实也就是赚差价,自己发展客户,在前几年赚了不少钱,最好的时候,家里年入百万。当然只是特别好的时候,现在这生意竞争者多
苏志霸:如果你是厂商雇佣的业务员,跑去各个厂,接单子,给你提成,有可能做到这个吗?完全不可能,为什么?因为你跑的所有单子,信息都被雇主拿走了
苏志霸:可以随时找一个人,替代你,抢走大多数的生意。因为你没有任何仪仗。只能在定好的底薪和提成里徘徊。和我家长有什么差别?虽然工作看起来一样,但是
苏志霸:我家长是截流了信息的,双方厂商是没法沟通的,包装袋生产厂商,如果不合作,我家长拿到的订单都是别人的了,因此,在生产方面是绝对优势
苏志霸:包括压价定价,然后上游
小白爱实践:你家长是商家? 厂家是上游,这样是么
苏志霸:不是商家,下游是生产厂商,生产包装袋的,上游是生产产品,需要包装袋的
小白爱实践:你家长是提供原材料的?
苏志霸:我家长是中间人,就是贸易商
小白爱实践:就是你家长把包装袋卖给厂家,中间赚差价,
苏志霸:对
小白爱实践:这样子是吧,包装袋是找生产包装袋的厂家批量进货,然后加价卖给厂家
苏志霸:是的,主要的难度是从上游生产方揽订单
小白爱实践:生产的厂家有没有可能直接找到 包装袋工厂?
苏志霸:有可能,但是需要承担质量的风险。
小白爱实践:中间人也要承担风险把?
苏志霸:不怎么需要,因为对厂家了解
小白爱实践:知道了
苏志霸:我这里说的风险是,生产厂商,找的包装袋工厂,是否靠谱。
小白爱实践:就是下游厂家对包装袋公司不了解,需要中间人找个靠谱的
苏志霸:嗯,但是问题依旧存在,因为现在电商冲击,加上求利而来的业务员非常多,上游厂商也想省成本。虽然业务量变小了,但是为什么依旧还是能赚钱?现在分两个对象说,主要原因还是利益交换。
苏志霸:一个还是我爸,因为原来的积累,包括“借”钱,喝酒交情,这些是普通销售拿订单的方式。还有一个历史上的原因,曾经有一个厂商快倒闭了,要债的人非常多,这个厂商还欠我爸钱,当时我爸可以加入要债的大军,可能可以从破产中挽回点自己的损失。
苏志霸:但是当时我爸没有这么做,因为对于损失而言,挽回的钱不算什么,我爸就直接和他们老板说了,自己不向他们要账,等你们有钱再还。就这件事,现在这个公司一直给我爸订单,说的是,苏哥,只要我还有利润,肯定有你一部分 。
苏志霸:这就是早期的风投吧,然后还有一个我表哥,明明有电商和其他的业务员,为什么我表哥还能作为新人拿到订单。
苏志霸:很简单,是因为(因为涉及到苏志霸表哥的商业机密,就不公开了)
苏志霸:因为一个公司,不一定是老板在管供应链,尤其大公司,所以下面放订单,能够以要求质量的名义,给高价的单子来下放。
苏志霸:简单的说,你有能力生产,并且能xx,其实就能拿订单。但是xx,需要人来做信用背书
苏志霸:也就是说朋友,你先发展朋友-》一层层向下订单的人发展。别人觉得你人靠谱,就会推荐你给别人。然后因为xx,会把订单不给别人而给你。
苏志霸:这是我表哥(就比我大四五岁)作为新人,每年在小地方就能赚三十来万的原因。主要是他懒,不继续去发展对象。不然可能会有更客观的收入。以前是在上海揽单子,现在只在龙港,监管生产
苏志霸: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成为一个高薪工程师,下面要站在打工者的角度上分两点讲。首先要说的是,选择大于努力,接着再说个人成长。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方向,高薪就是easy模式,否则就很可能是hard模式。
苏志霸:为什么说选择大于努力?讲个笑话吧,小A对B说:小B啊,我们这么努力,什么时候能买一套房啊。小B说:我们加油吧,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今年老板又能在市中心买一套房了。
苏志霸:一个人能拿到的工资多少,在于三点,1、自己为公司赚到了多少钱。2、市场的供需。3、老板有多少的分享精神。
苏志霸:其中利润和市场供需是决定性因素。利润,如果一家公司一个领域赚不到钱,那么结果可能就是欠薪水,降薪水。如果市场供大于需,那么市场价5000能招到的人,老板肯定花5000招人。最惨的就是,利润又低,又供大于求的,最后招人一直降待遇,降到能招到合适的人的最低的待遇。
苏志霸:因为我自己是从事计算机的,我说一下为什么计算机行业待遇高。也是有三点,1、高利润。2、供需近年失衡。3、人才重要性倒逼老板分享。对应的就是上面的1、2、3。
苏志霸:高利润指的是公司的盈利多。计算机领域廉价的可复制性,是计算机高利润的原因。举个例子开发一个软件需100万成本,为一个人服务的成本是1。那么拥有10万用户的成本是110万,人均成本11,如果用户是100万,那么人均成本只有2块了,多出来的部分都是利润。如果经营一家保洁公司,那么你的人均利润永远不变,不会爆炸性增长。
苏志霸:供需关系,近年来因为PC和移动端飞速发展,大量的需求,靠毕业生是难以弥补需求,因此在利润高的前提下,需求方不断以高待遇招人。但是未来未必能继续保持发展,现在的供需已经逐渐平衡了,移动端也渐渐冷却了。
人才重要性倒逼老板。程序员的生产资料主要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公司敢开除程序员,程序员可能到竞争对手那复现出一套东西出来。
苏志霸:未来的风口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凡是哪个行业具备上面的条件,对于从业者而言工资都是有可能爆炸式发展的。
苏志霸:然后讲一下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是浙鳌高中->华中科技大学。学习方法(大道理人人都说,所以没什么好说),就是不要跟着别人的进度走,以及系统的学习知识。
苏志霸:大学其实可以明确下,工科的发展方向一般是科研或工程师,这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唯一的差别就是创新。
苏志霸:先说一下工程师路线,大学开学之前,我就开始学C语言了,看起来很早,还没进入大学就开始学专业的东西了。但是,实际上很迟了,很多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就开始编程了。在报名竞争学校的三大技术团队的时候,我在实习期落选了。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在技术方面已经积累得非常到位,我就是比不过。
苏志霸:很多人会说自己有学习能力,和热情,但是学习能力这个是非常苍白无力的,除非你有什么证能证明(这也是为什么有考证的说法。
但是竞争对手的“证”和自己相同时,学习能力毫无说服力,就算你同条件,两个月后你会超过对方,但是,这是假设,不成立,也基本不会有人认同。然后别人得到了机会,你失去了机会,除非加倍努力,否则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苏志霸:虽然我曲线救自己,现在年薪三十几万。但是我之前提到的团队之一,最近公布了26个本科生的平均起薪40.5万。总的来说,做事就是要快别人一步,很重要。
苏志霸:后来虽然没进那三个社团,但是我也加入了院里的技术社团,里面的学长(其实很多还是那三个社团里的人)也复制了培养模式过来,带我们做项目,提供技术方向的指引。
挽歌 CEO 赵亮:上班,这辈子是不可能上班的,上班永远无出库
苏志霸:运气好,还是可以的,如果碰上行业发展,以及技术入股。发死工资,基本没可能暴富,毕业时候拿到多少钱的死工资, 基本由四年干了什么决定,我先发下我四年的简历
苏志霸:如果手机端,先别看,我分享完,最后再发一次再看
苏志霸:[文件]
苏志霸:这是我找工作时候的简历(注,简历千万别用word
苏志霸:学习,最重要学的是学习的方法,前人的经验在书里,在社区论坛中。学会用baidu google论坛,这是最重要的。教程,方法等,许多人都分享在了网上,模仿是最快的,并且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从内容会学到方法。对于一个工程师,你并不需要每个轮子都会造,已有的轮子,学会如何使用就好。
苏志霸:然后就是积累,积累的项目越多,能力上对新项目的入手就越快,背景上你的简历更丰富。
苏志霸:对于做工程师,用不了google,不知道怎么用google,基本可以和高薪无缘了
苏志霸:大二的时候,我另外加入了一个足球机器人社团,研究足球机器人踢足球的。事实上,这个报名人数并不多,但是获得的title其实很好看,依托于学校的一个实验室,参加比赛的钱都学校出,而且比赛还有补助,还有学长带。比赛其实也很水,只有七八支队伍,依靠以前的积累,最终我们队获得了全国机器人大赛(robocup中国赛区标准组)一等奖。这隐射的其实是平时日常中没注意到的东西,其实也是信息差,如果我没有留意到这些,可能我也没机会获得这个奖项。
苏志霸:大二大三还有比智能车之类的小比赛。大四的时候,做过一个编程马拉松的比赛,很意外在两百支队伍里拿了第一名(虽然没什么奖励。。。
苏志霸:大四的时候我参加了京东jdd数据挖掘比赛,并且获得美国商业组第二名,奖金3万美元,我作为队长占45%。一个原因是我积累的水平,还有一个原因是信息差,美国报名人数少,我既获得了奖励,也为我的简历添上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苏志霸:还有是跟过一段老师,混了一个N作的论文,科研其实对于一个有项目积累的人,起步并不难,照着老师说的做,基本都能混个n作
苏志霸:科研经历,其实是阻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沟壑,大多数人因为匆匆毕业,没有拿到科研经历,所以发展会受限,应聘算法工程师这类的工作会有硬伤
苏志霸:接着比较有趣的事是,我之前做的事情,和我现在工作做的事情方向并不一致。我之前虽然学过机器学习,但是没有接触过深度学习,同学打算内推我去现在的公司,临时学了一星期的深度学习。
苏志霸:招我的原因也很简单,我的经历够多,证明学习能力快,我的起薪是2万,这个价格很多研究生都没拿到。然后在工作没到一年的时候,又涨了6千,其实在毕业的时候,交的是一份答卷,分数是你的工资
苏志霸:大学里尽量走的快一点,然后寻找能力范围内有可能获奖的比赛或者其他经历(因为信息不是全对等。很多经历,就算不是很优秀,也是有机会获得的
苏志霸:而且水平是积累的,没有谁大一什么都会,很多经验都是后面获得的,另外提一下,比赛经历和科研经历对考研保研有至关重要的帮助
苏志霸:不仅仅是简历上好看。因为有种东西叫套磁,直接邮件联系老师,如果和聊得可以,很容易被内定。你的复试成绩会因为老师提前打过招呼而很高。
苏志霸:我想分享的差不多是这些了
苏志霸:[文件]
苏志霸:(重发一下简历,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苏志霸:感谢大家收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