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国度(003)揭竿起义

作者: 伏牛_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19:39 被阅读23次

(三)揭竿起义

乾符元年长垣县

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反了!

王仙芝起义

造反的事没到皇宫就被宰相拦了下来,再说了皇帝也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事,有这些心思还不如去打打马球呢。上次翰林学士刘允章冒死直谏的情景历历在目,刘学士针砭时弊,泣血上奏朝廷之祸,皇帝尚且无动于衷,又怎可能在意这些许小事。

刘学士将国家之祸总结为:为官八入,国家九破,苍生八苦,百姓五去。

所谓为官八入:

节度使奏改, 一入也;用钱买官, 二入也;诸色功优, 三入也;从武入文, 四入也;虚衔入仕, 五入也;改伪为真, 六入也;媚道求进, 七入也;无功授赏, 八入也。

国家九破:

终年聚兵, 一破也;蛮夷炽兴, 二破也;权豪奢僭, 三破也;大将不朝, 四破也;广造佛寺, 五破也;贿赂公行, 六破也;长吏残暴, 七破也;赋役不等, 八破也;食禄人多, 输税人少, 九破也。

苍生八苦:

官吏苛刻, 一苦也;私债征夺, 二苦也;赋税繁多, 三苦也;所由乞敛, 四苦也;替逃人差科, 五苦也;冤不得理, 屈不得伸, 六苦也;冻无衣, 饥无食, 七苦也;病不得医, 死不得葬, 八苦也。

百姓五去:

势力侵夺, 一去也;奸吏隐欺, 二去也;破丁作兵, 三去也;降之为客, 四去也;避役出家, 五去也。

人有五去而无一归, 人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官有八入而无一成。国焉能安定乎?

这三十多条将唐朝后期的弊政分析的透透彻彻,朝堂内宦官把持朝政,官员营私舞弊,卖官鬻爵,以为一己之私利;朝堂外藩镇割据,手握重兵,不听朝廷的号令,藩镇之间为争夺地盘相互攻伐,生灵涂炭。再加上水旱灾害致使土地收成愈少,赋税加重,徭役增多,全国百姓食不果腹,走投无路。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终于有人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

王仙芝在长垣县率领几千贫困老百姓站起来了,自称均平天补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起义部队称为草军,略带雷人的名字。这个称号王头领确确实实是费了很大脑筋去想的,“均平”寓意平均,这也是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提出平均的口号,“天补”借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意,是对“均平”的进一步解释,他不仅自诩为统领,更是称赞加入草军的老百姓为四海之内的豪杰,可谓深得心理学之精髓。

王头领为了笼络天下豪杰,还像模像样的找人发表了反唐檄文。

均平天补大将军兼海内诸豪统领晓谕天下黎庶:

朝廷无道,民不聊生,我等承天命,顺天时,除暴安良,救万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同志们,让我们团结起来,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吧……

有了檄文,造反就显得名正言顺,王头领率领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攻破了濮州、曹州,两地的穷苦百姓纷纷响应加入起义军,声势大振。

此时的黄巢已经54岁了,到了行将就木之年。自上次一别长安城,黄巢便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家族的衣钵,当起了贩卖私盐的头领,贩私盐可不容易,日日与官府玩捉迷藏,过的是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不过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每一次心惊肉跳之后就是大把大把的银两。可这种生活毕竟不够刺激,甚至比不上梁山好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银的草寇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巢已萌生退意,功名大业似乎要石沉大海,要不是手底下的一大帮兄弟还得靠自己,估计早就退隐山林,过一过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陶渊明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

家中子侄告诉黄巢濮州的王仙芝反了的时候,黄巢沉默了。王仙芝的大名在濮州、曹州如雷贯耳,跟自己一样是靠贩卖私盐过活,为人侠义、武艺高强,家资也颇为可观,居然走上了造反的道路。黄巢又想到了自己在长安城参加进士考试的屈辱,想到了自己满腔的政治抱负,想到了自己落第时的郁结,顿时一种复仇的欲望油然而生。

现如今朝廷混乱、藩镇割据,各地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人人希望改换这要人命的腐烂朝廷,只是大家敢怒不敢言,现在王仙芝竖起了反唐的大旗,百姓踊跃参与者数不胜数,如果势头顺利,灭了这不靠谱的朝廷也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黄巢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

家中子侄看到这场景更是诧异,黄巢突然变脸问道:“如我响应濮州王仙芝,尔等何如?”几个子侄面面相觑,一脸惊恐之相,待反应过来便连连称是。

一想到投身义军,垂暮之年的黄巢便充满了力量,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长安城的科举考场,不过这次他不再是任人摆布的考生黄巢,而是主考官黄巢,甚至连诗论考试时题目都想好了:赏析“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并评述作者当时的心境。

满城尽带黄金甲

即使将来灭不了大唐,在适当的时候接受朝廷的招降,就像当年裘甫起义和庞勋起义的部将一样,也不失弄个节度使、刺史做做。空想过后,黄巢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深知把握好当下才能成就未来,否则那都是空想,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加入起义军。

时间上的话,现在还为时过早,先让王仙芝试试唐王朝的实力,如若唐王朝命不该绝,王仙芝起义被迅速镇压下去,自己也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如若不然再起义不迟。另外自己单枪匹马去投身起义军是不会得到重用的,手底下有多少人马就决定着你有多少发言权,在权衡利弊之后,黄家总结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发动群众为我所用!

剩下的,就是等待时机。

相关文章

  • 尘封国度(003)揭竿起义

    (三)揭竿起义 乾符元年长垣县 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反了! 造反的事没到皇宫就被宰相拦了下来,再...

  • 尘封国度(001)谶语

    引子 安史之乱过后,曾经耀眼的大唐王朝走上了不归之路。宦官当政、藩镇割据、朋党之争,无一不在啃噬着大唐的根基,雄踞...

  • 尘封国度(14)转战荆楚

    (七)转战荆楚 早在黄巢起义军攻占福州的时候,朝廷为防止起义军北上威胁东西两都,就开始着手安排诸道兵马沿长江布防。...

  • 尘封国度(016)挺进中原

    第三章 登基称帝 (一)挺进中原 失去一大劲敌,黄巢的进军更加顺利。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九月,起义军渡过淮河...

  • 尘封国度(004)曹州入伙

    (四)曹州入伙 当王仙芝的起义军攻破曹州的时候,黄巢认定的时机到了。 从空间上看,起义军连续攻城拔寨,唐朝军队似乎...

  • 尘封国度(015)难缠的对手

    (八)难缠的对手 世事弄人,曹全晸一心追击黄巢起义军却被罢免官职,这又给了起义军以喘息之机。有时候并不需要自己多么...

  • 尘封国度(013)愤怒的利剑

    (六)愤怒的利剑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六十功名尘与土, 七百里路云和月。 ...

  • 尘封国度(005)蕲州分道

    (五)蕲州分道 起义军很快就攻到了蕲州城下,黄巢自诩略通兵法,遂向王仙芝献计:“孙子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 尘封国度(002)屡试不中

    (二)屡试不中 当这句谶语传遍大街小巷的时候,主角黄巢却在30里外的冤句不遗余力的挖着大唐王朝的墙角——贩卖私盐,...

  • 尘封国度(006)闹剧引来的悲剧

    (六)闹剧引来的悲剧 黄巢的运气还不错,脱离组织以后先后攻陷了郓州、沂州,后还与尚让共同屯兵嵖岈山抵抗官军。黄巢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尘封国度(003)揭竿起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m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