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者李雪回忆自己填写高考志愿时,跟妈妈说:我想考取分数线最高的高中,万一差两分,能不能交几千元赞助费?妈妈坚定地回答她:考高中是你自己的事,考上哪里就是哪里,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你掏。
这句话让李雪崩溃,差点放弃报考,当时她家里条件还不错,并不差几千块钱,而且妈妈平时对自己花钱还挺大方的,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到了紧要关头,妈妈像变了个人一样?
后来她通过亲戚了解到,妈妈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可外公外婆根本不在乎,每次家长会都不去开,成为妈妈内心的遗憾。所以在高考的时刻,妈妈内心的创伤再一次被激发出来,对自己的女儿表现出冷漠和决绝。
不仅如此,李雪的妈妈还患上了一些精神疾病,李雪的成长过程并不顺利,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长大,她曾担心自己太脆弱敏感,没法做一个好妈妈。
为了疗愈自己,李雪开始学习心理学,慢慢地她发现:关系的问题只能在关系中解决,一个内心脆弱,敏感的人,也能通过养育孩子,切断自己原生家庭的剧情,疗愈自己,成为内在更加结实的父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育儿即育己”。
到底该如何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疗愈自己呢?
最近我看了一套童话书《艾特熊与赛娜鼠》,从中找到了答案。《艾特熊与赛娜鼠》在法国畅销了30年,书中赛娜鼠是一个被领养的宝宝,她的养父是艾特熊。
艾特是一只贫穷的熊,他在垃圾堆里发现了孤儿鼠宝宝赛娜,从此他开始庇护她,养育她,他们一起贫穷但开心地生活着。
赛娜鼠敏感、脆弱、调皮,孩子气,跟所有孩子一样,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而温柔憨厚的艾特熊,总能够及时给她情绪上的共鸣,赛娜鼠的感受总能得到重视。
艾特熊虽然看着很大只,但常常悲观和绝望,情绪消沉,与赛娜鼠的相处一点点温暖了他冰冷的内心,从胆小悲观变得内心结实,充满能量。
艾特熊的转变,得益于以下三点:
1. 为自己负责,不用“付出感”去讨爱的父母,才能成为内在结实的父母
有一天,赛娜鼠独自在家,她发现家里有一个抽屉总是锁起来,而她也知道钥匙在哪,于是就把抽屉打开。原来里面放着整整两个信封的相片,都是艾特熊以前的照片。
赛娜鼠一张一张地翻看,她发现照片里有一只特别漂亮的白鼠姑娘,还穿着美丽的花裙子。赛娜鼠却从来没和艾特熊拍过合照,她既落寞,又伤心。
这时,艾特熊回来了。赛娜鼠生气地问他:为什么照片里有很多小孩,而你连一张和我一起的照片都没有呢?
艾特熊解释说,那是以前我在夏令营工作的时候拍的。看到赛娜鼠的失落,艾特熊说:我有一个主意,我们现在就去照相吧。于是艾特熊帮赛娜鼠穿上了一件特别漂亮的白裙子,两个人去照相馆拍了一组美丽的照片。
作为养父的艾特熊很穷,领养了赛娜鼠之后日子更是过得紧巴巴,可是他从来没抱怨。他每天忙于工作,照顾孩子,做家务,可是当赛娜鼠有情绪的时候,他还是放下工作,耐心地开导和安抚她。
艾特熊憨厚、沉闷,不善言辞,但是他内心非常结实,不用“付出感”去绑架孩子。
有位网友称爸爸在她三岁时,就与妈妈离婚了,也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从小到大她经常听到妈妈抱怨,“你那个爸爸很不负责任,就这么丢下你”“要不是我,你怎么可能长大,怎么可能上大学,找这么好的工作,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去国外工作了。”
这位网友知道妈妈把所有的关心和爱都放在她的身上,因此从小特别懂事,学习成绩好。在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她也习惯了去安抚妈妈的情绪,响应她的需求,直到成年后也是一样。
有一次,她正在上班,妈妈打电话来说“我今天晚上想炖鸡汤,外面下大雨没法买菜,你早点下班买就寄回来”,她很想答应,可突然想到晚上要跟国外的一个客户开视频会议,于是就跟妈妈说了自己的难处。
妈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在电话里吼起来“你现在大了,翅膀硬了,都不管我了,工作重要能比妈妈重要吗?”
这位妈妈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就必须听自己的话,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稍有违抗,自己就被亏待了。类似的父母还用各种方式测试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关系里,任性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的付出感,会温柔地毁掉孩子。
只有像艾特熊一样,能够为自己负责,不用付出感去跟孩子讨爱,才能成为内在结实的父母。
2. 懂得尊重孩子的情绪,不去评判和否定,才能成为内在结实的父母
有一天,艾特熊和赛娜鼠去散步,可回来的时候,赛娜鼠发现自己的玩偶西蒙不见了,这可急坏了赛娜鼠。她开始生闷气,艾特熊答应她一定会把西蒙找回来。
只是一个玩偶而已,丢了就丢了,大不了再买一个新的呗,面对赛娜鼠的“无理取闹”,忙碌了一天的艾特熊没有生气,也没有去否定和批评赛娜鼠的要求,而是带着真正的爱,在寒风中外出寻找。
找到时西蒙已经变形了。艾特熊又跑到玩具店买回了很多玩具,可赛娜鼠一个都不要,于是他决定动手做一个一模一样的西蒙玩偶,还邀请了几个好朋友到家里和赛娜鼠一起过平安夜。被爱深深包围着的赛娜鼠终于开心地笑了。
当孩子提出一个在大人眼中“无理”的要求,父母一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有一天,我去逛童装店,遇到一位父亲带着七、八岁的男孩在买衣服,听他们的对话好像是挑选校园演出时穿的礼服。男孩请求爸爸让他自己挑,爸爸勉强同意了。
可当男孩选出自己喜欢的上衣时,爸爸只看了一眼,就轻蔑地说:“真难看!你怎么选这么难看的衣服?算了,还是我来选吧,你眼光太差了。”那一刻,我看到男孩低下了头,眼中喜悦的光芒瞬间就黯淡了。
这位父亲或许不知道,他无意识的评判和否定已经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一道阴影,孩子如果长期处于被否定和批判的环境中,就会变得自卑,胆怯。
也许有人不理解:孩子要什么我给买什么,孩子需求我都满足了,他怎么还会留下心理阴影?其实,真正伤害关系的不是拒绝需求,而是评判和否定。
“最不讲道理”的孩子往往有着一颗最讲道理的心。如果父母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其实非常好商量。
前文中提到买衣服的父子,当父亲觉得孩子自己选的衣服不适合演出时,可以和孩子说:“儿子,你选的衣服很好看,但是我看了老师发的演出服要求,你挑选的这件好像不符合要求。要不这样,我们对照老师的要求再选别的,好吗?”
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是可以平静接受的,因为孩子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拒绝本身并没有阻碍爱的流动。
一个内在结实的父母,不会去评判和否定孩子的情绪,他们懂得尊重事实,尊重当下真实发生的情绪感受。当孩子感到伤心和难过时,既不评判孩子为什么无理取闹,也不攻击自己“我是个不称职的爸爸/妈妈”,只是简直地陪伴孩子,走出负面情绪,用爱的流动化解负面情绪。
3.能够允许孩子“不听话”,全然接纳孩子,才能成为内在结实的父母
有一天,艾特熊发现在赛娜鼠心事重重,他猜测着赛娜鼠的困惑,不断地追问。一番纠结之后,赛娜鼠终于说出了心里的困惑“我是从哪来的呀?”
这也是艾特熊一直担心的问题,因为赛娜鼠是他在垃圾箱里捡回来领养的。
赛娜鼠问艾特熊:到底是谁把我扔在垃圾桶里的……艾特?
艾特熊小心翼翼地回答:我真的不知道,赛娜。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赛娜鼠:是我的爸爸妈妈?可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艾特熊:可能……他们没法照顾你吧……
赛娜鼠:会不会是他们不小心把我弄丢了?
艾特熊:也有可能是他们没有时间照顾你了……而对我来说,你在我的生命中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位置。”
艾特熊很担心赛娜鼠知道自己曾被遗弃的事后会难过,没想到赛娜鼠不仅没有悲伤,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她让艾特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细节。
最后两个人在家里重新演绎了相遇的经历,把每个细节都牢牢记在了心里,看到赛娜鼠没有难过,艾特熊终于放心了。
艾特熊给赛娜鼠写成长日记,会告诉她,在她生病时候他陪伴她,并努力给她治病;敏感脆弱的赛娜鼠经常闹小脾气,艾特熊却总是能够接纳她,允许她“不听话”,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无条件的爱,而在“爱”的包围中成长起来的赛娜鼠,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被抛弃,治愈伤痛。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派克医生曾经说过:很多人仅仅能够爱宠物,却不能爱其他人类。因为宠物听话,当孩子有了个体意识后,会表现出独立的想法,也就是“不听话”,孩子的自主性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甚至是一种威胁。
我有一位朋友,他都二十多岁了,妈妈总要跟他一起住,美其名曰是为了照顾他,可因为住在一起,妈妈要求他下班就回家吃饭,陪妈妈看电视,导致他多次拒绝朋友同事间的聚会,甚至谈恋爱都受到影响。
当他提出请妈妈回老家和爸爸住,妈妈就会生病,小到头疼脑热,大到摔跤骨折,给他带来很大的愧疚感。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太脆弱了,脆弱到要求孩子必须在自己眼皮底下,按自己的要求去生活,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去使用。如果孩子听从父母的,内心的能量就会渐渐衰竭。
结实的父母就像艾特熊一样,无论孩子呈现出什么状态,都不会感觉被伤害,父母或许会被孩子惹恼,产生不良情绪,但不会破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本质。
赛娜鼠与艾特熊的相处故事,是一段互相治愈的暖心童话。艾特熊作为爸爸,能够用无条件的爱治愈被遗弃的孩子赛娜鼠,而他自己也从养育过程中,学会了尊重孩子的情绪,不评判不否定,无条件接纳,允许孩子“不听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成为一个内在结实的父亲。
《圣经》中有一句话:不是在爱中,就是在恐惧中。爱他如所是,而非我所愿。
爱孩子,也是爱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愿天下每一对父母都能在与孩子的相处中疗愈自己,内在更加结实,成为孩子生命活力的源泉。
THE END
我是若辰,爱读书的宝妈,曾任跨国公司HR经理,现在是创业公司的股东,每年读书100本+。
人生格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微信公众号:若辰读书时间
个人微信号:daodao7682
欢迎同频小伙伴们一起交流!
21天主题阅读挑战营火热招募中,欢迎点击链接了解:
『蜕变·21天主题阅读挑战营』,欢迎你来,通过读书过1000种人生!
书评文章:
《豆瓣8.8《当孩子遇见书》:17年幼教经验的童书作家谈绘本阅读》
其他个人成长文章:
《从0收入全职宝妈,到签约大号,开启创业,我的改变都来自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