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庄子文汇辑录海外敦煌简友好文互动专题读书
《庄子•养生主》之五,生不欢死不惧的坦然!

《庄子•养生主》之五,生不欢死不惧的坦然!

作者: 读史明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22-08-15 16:54 被阅读0次

【读经典】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简单翻译下:老聃死了,秦失前去吊唁,哭了三声就离开了。老子的弟子们问他:“你难道不是老师的朋友吗?” 秦失说:“当然是的。”弟子们又问:“那像你这样吊唁朋友,行吗?”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简单难翻译下:秦失说“当然可以。开始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看来并非如此。刚才我进去吊唁,发现有老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父母。那些会聚在这里的人,一定有不想吊唁却来吊唁,不想痛哭而痛哭的情况。”

【谈心得】

庄子最后讲了个关于老聃的故事,这个老聃自然就是我们熟悉的老子,庄子经常在他的文章中调侃老子、孔子等圣人的故事,展现了他独具一格的性情。

这个故事里的秦失应该是个杜撰的人物,庄子对人物起名都是很有深意的,这个秦失应该是个秦国人,相传老子最终骑青牛出了函谷关向西而去,不知所踪。函谷关往西就是秦国的地盘了,故事里讲的老聃死于秦国也算合情合理。

故事里讲到秦失是老聃的朋友,来吊唁老聃时只哭了三声就要离去,老聃的弟子们很不理解,就问:“你这样吊唁朋友,行吗?”

这个时候就看的出秦失这个“失”这个名字的精妙之处了,表面上看“失”有失去、冒失的意思,秦失的行为确实有些反常,甚至有点缺心眼儿,实际上秦失后面说的话确实妙语连珠、直中核心。

秦失上来就说“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本来认为你们都是老聃的弟子,应该是得道高人,现在看并非如此,来吊唁的老人像哭自己的孩子一样哭他;年轻人像哭自己的父母一样哭他,未必都是真心实意,这是违背常理的呀!

庄子实际上是在借秦失之口阐述自己的生死观,也是在教化众人,真正有道的人是不会这样送别有道的圣人的,而聚集在这里吊唁的人中,一定有不想吊唁却来吊唁,不想痛哭而痛哭的情况。

在普通人看来很冒失的秦失才是真正得道的人,处于对形体消失的礼节待遇,他过来哭了三声,但不会多哭,多哭了反倒显示对老子的不尊重的,老子是修道的圣人,自然深知这些道理。

人的生死都是顺从自然的变化,修道之人内心是没有哀乐的,而聚到一起这样为老子痛哭祭奠,岂不是很可笑,这样才是大大的失策了!

实际上庄子在妻子死后,不但没有痛苦,反而“鼓盆而歌”,使得前来吊唁的好友惠施大为不解,庄子解释到:“人的生死是像四季轮回一样的自然运行,形体消亡之后,从居住的小屋迁往天地大屋,所以无需哭丧,应该歌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养生主》之五,生不欢死不惧的坦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ll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