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小城,房价低,压力小,青山绿水,环境舒适。呆在一线城市,买不起车、拼上整个家族也买不起市区的房,房租占了工资的三分之一,说着家乡口音,交着土著朋友,甚至在买菜时都要被土著老太挑挑拣拣。
这样低尊严又辛苦的在一线城市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那天跟发小聊天,问他为什么留在气候差的北京。
他说:“黄沙万里觅封侯。”
壹
谁不是一边渴望生活,一边不想活了?
前段时间《在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这个文章火爆了起来,看过,表示不屑一顾。
要知道,在北上广没有人在假装生活,因为在这里生活的每个人都渴望生活。
挤着地铁,有时候也怀念之前的城市,每天可以坐着空荡荡的公交上班,有些人可能,出门走几分钟就可以到公司。
但还是选择留在北上广,不是因为我们不想享受生活,而恰恰我们是最渴望享受生活。
因为在这里,你知道很多人同你一样,不辞辛劳地奋斗着,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北上广这样的城市给予了你最大的舞台,你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遇见过很多独自来上海工作的年轻人,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是中国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这里的房价物价高出其他地方一大截。
但每个人都知道在这里生活的心酸苦楚,却仍想在生命的有限时间内,感受大城市独特的魅力,在这里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汉勤是做房地产销售,在几个大开发商待过,8年前来深圳的时候,他跑过市场,发过传单,最终选择了房地产销售行业,因为足够勤恳和努力,加上为人聪明好学,很快就成为楼盘里的销冠,看着房价一天天涨上去,他选择了他们楼盘的住宅,这也成为了他继续奋斗的动力。
他觉得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即便是一个50岁的男人,也让人看起来很精干;一个60岁的女人,也能打扮的十分精致可爱。
是啊,我们在创造着这个城市,城市也一样影响着我们生活,改变着我们人生。
贰
英雄有用武之地
我有个朋友,平时踢球认识的,在上海工作,给人专业做高级算法,待遇丰厚。
去年结了婚,老婆在老家,家里人都叫他回老家的机关工作。
当时平时一起踢球的几个哥们还给他践行,结果过了半年,他又回来到上海来了。
哥几个还问他怎么回来了?
他说在老家生活节奏太慢,工资是1500块,周边连一些同龄人都极少,想踢球都找不到人,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
主要是他赖以为长的高级算法根本在工作中用不上。用他的话说,那个数据用算盘都能算出来,还需要什么算法!
其实,我们也知道小城市能站在相亲鄙视链顶端的职业分别是:公务员、教师、国有企业职员这类在体制内的人。
在三四线城市,人们的思维依旧停留在铁饭碗阶段,职业固化,创新力不足。
在思维职业阶层三重固化下,小城市自然出不了腾讯,也出不了阿里巴巴,甚至大城市普遍的工作岗位都提供不了。
特别是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文化娱乐、交通出行等,这些行业,在小城市别说发展,可能在萌芽状态,就会因为缺少人才和培育的土壤而夭折。
当你有机会施展你所学所长,有了成绩,你会更加自信。
你拿到手的工资,你会更加的自豪,而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换句话说,你准备一辈子没有机遇也白扯。
三四线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政府对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弱,信息落后的情况下,根本不适合创业或者新兴行业。
再看看北京,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有多大?
2013年,海淀区政府会议将原来的图书城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孵化街区,成为闻名全国的创业大街,根据创业大街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大街及入驻机构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581个,其中海归团队和外籍团队超过194个,655个团队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达到65.34亿元。
而这些创业者,依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时代机遇,终于突破阶层,成功的逆袭到了上层社会,这些,在小城市的概率几乎为零!
肆
我拐个弯就碰到了初恋和初恋的男友
老家地方小,那天回老家休假,下楼买烟,头不梳脸不洗,胡子拉碴的,竟然一拐弯就碰到了初恋。
无从躲避,只能尬聊一会儿,最后初恋男友还貌似“好心”地来了一句:“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说啊。”
老子能靠能力吃饭,用你甩人情啊!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老家就是人情社会。
人情社会的两个特点是:凡是和我关系好的都是好人,凡是和我关系不好的都无所谓。
生活在这样的人情社会,很快能发现人情的便利的同时也很快能发觉人情的弊端---小地方往往办个小事都要托关系,没关系的人只能忍受不公平。
能力越强的人,会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而“北上广”则是陌生人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基本上人人各司其职,是一个信仰法律与契约的社会,这样的信仰让陌生人之间彼此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
这样的信任比人情社会维持的更持久更公平。
人情如水中浮萍,往日有人情,明天未必在。
再说人情这东西,欠来欠去,还来还去,说不明理不清。
伍
为了逼出更好的自己,为了那别人认为不值钱的梦想!
家乡在我眼中是独一无二的,只是不适合我的梦想和发展罢了。
见过太多人在小城市,因为太安逸反倒丧失了斗志,人们的思想局限而保守。
而在大城市聚集了各种高精尖人才,无论你处于什么行业,你都能有更多机会跟精英从业者交流、学习,这会使劳动者本身的能力加速提升。
思维碰撞的越多,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大。不但能力高的人受益,能力稍低的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大不断逆袭的保安。
在世人眼中,保安似乎是永远的底层人士。
不仅月薪低,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更好的渠道向上爬,但是到了北京,保安就成为了开挂的人生。
过去20年,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多名保安考学深造,专科、本科、研究生都有,还有人成为职校校长、作家、CEO。
1500元的保安逆袭成为年薪百万的CEO,这在小城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不在一线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
如果在老家,每天可能不用上班这么辛苦,不用天天点着外卖,但这样我可能去不了CHINA JOY,听不到传媒大咖的讲座,甚至连共享单车都骑不了。
虽然在一线城市,我们要忍受高房价,忍受更大的生活压力,可能还有雾霾,台风等等。
但这里氛围热烈、开放,陌生人之间的交谈显得那么随意自然,任何人都不会对其他人指指点点,就连年过五旬的大妈都可以染着夸张颜色的头发在这里昂首阔步。
在小城市,可能一眼就望到了自己三四十岁的样子,但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变,在小城市人熟睡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人开始准备改变世界。
人都是环境所影响的,也许大城市带来了不少焦虑困惑,但是好在,我们并没有迷失自己。
我来过,我奋斗过,我仍相信,以梦为马,前程似锦!
文章作者:小a
如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与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