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二十四节气走进语文课堂, 是我“蓄谋已久”的节气课堂。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民数千年的智慧之果,学会用它来观察和体位世界,把自己融入太阳引领的大自然变化节奏中,我们的孩子们会更加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

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具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
网上购买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在上周五到货了。先来说说这套绘本,一共春夏秋冬四本,每本有当季相关六个节气,绘本画风描绘淳朴的田园气息,自然风光,色彩明丽和谐。图文结合,既让孩子有美的欣赏,又能让孩子通过图画了解节气特点理解文字,通过文字走进图画世界。

周末就布置孩子们上网搜集相关的清明节来历资料或古诗写在日记本上。昨天批改的时候,很惊喜地发现每个孩子都把作业完成好了,能上网搜集资料的孩子,日记本里满满记载了清明节的来历——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不能上网的孩子,也抄写了杜牧的《清明》和韩翃的《寒食》,唯一头疼的是他们的字迹还是很潦草,又该想办法提高他们主动练字的兴趣了。
课上,我先询问孩子清明节来历的故事,有几个孩子举起高高的小手,钟政洋断断续续复述,还错误地重耳和介子推的角色调换了,座位上的孩子们立刻嚷嚷着帮他纠正,最后演变着全班人一起复述这个故事。接着,我把绘本上清明内容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娓娓道来关于清明时节的天气变化,看彩图说环境变化,知道清明的三候。

一侯桐始华,二侯田鼠化为ru,三侯虹始见。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七嘴八舌起来,老师我没见过桐花,老师是不是冬天没有彩虹呢?老师……然后再结合古诗《寒食》和了解寒食节的禁忌,这样他们就更理解“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诗意,韩翃为什么会以汉喻今。最后,在读书笔记本上抄写绘本里清明段落,和《清明》、《寒食》和《晚春》古诗,再次深入认识清明的意义。我想通过查找、抄写、复述、朗读、再抄写这几个环节,孩子们对清明的意义应该会印刻在脑里心里。

这是二十四气节走进语文课堂的第一节课,也是我心心念念的开始,也看出来很多不足,首先我就应该做个PPT,因为绘本是横式本,投影展台不好放置,投影屏幕也不够清晰;其次,我应该让小组先讨论,再给他们派代表讲故事,这样复述的过程中故事脉络清晰,能增强孩子表达的信心。 知不足而后改也。
为了让这个深远意义的日子,更鲜活地深刻地走进孩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4月10日这天带着孩子们前往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从而更好地激励他们树雄心、立壮志,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