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引爆点》读书笔记 0817

《引爆点》读书笔记 0817

作者: 247639f7e41a | 来源:发表于2015-08-18 20:26 被阅读118次

《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马尔拉姆·格拉德威尔

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包括三部分。第一是个别人物法则,就是我前面讲到的包括我的同事在内的三类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第二法则是附着力因素,这条法则讲的是流行事物本身所应具备的要素,它应该具备能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比如iPod漂亮的外形和一般随身听无法比拟的容量;第三法则是环境威力法则,意思是发起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

流行潮的三个特征:第一,传染性;第二,微小的变化产生巨大的效果;第三,变化是突发式的而非渐进式的。

流行潮突然全面爆发,以及一切变化同时产生——这一极具戏剧性的时刻,我们把它命名为“引爆点”。

所有的流行潮都有一个引爆点。

01流行三法则

无论是暇步士的时尚潮,还是流行病的传播,都是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Law

of the Few)、附着力因素法则(Stickiness Factor)和环境威力法则(Power of Context)共同作用的结果。

02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

03附着力因素法则:《芝麻街》、《蓝狗线索》和教育“病毒”

要想把电视节目的教育意义和广告的价值传播开来,就必须使之产生附着力。在适当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

04环境威力法则I:戈茨案和纽约犯罪潮

整治地铁涂鸦和逃票现象平息了纽约地铁里的犯罪潮,这是因为犯罪人群对环境透露的细微暗示极度敏感。我们的社会总存在这样一些不起眼的信息点,但这些点正是群体效应的引爆点。

05环境威力法则II:150,一个神奇的数字

要发起大规模的流行潮,首先要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行潮。无论是畅销书的朗诵会,还是企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最有效的人数不能超过150人。

06个案分析:流言、运动鞋和转变力量

“云中漫步”这个品牌的推广得益于兰姆西斯前卫的广告设计。他们在掀起流行潮中既做革新者又做信息传播的中间人,他们修改、渲染和吸纳年轻人文化中的前卫思想,使之为大多数人接受。

07个案分析:自杀和吸烟流行潮

青少年自杀和吸烟现象的传染途径惊人的相似,只有找到了引爆这些不良现象的因素,才能找到有效对抗这两种现象的方法。

08结论

要发起流行,就得把资源集中在引爆点上,换个视角看待这个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的世界。只要找对了一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必然能够动起来。

相关文章

  • 《引爆点》读书笔记 0817

    《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马尔拉姆·格拉德威尔 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包括三部分。第一是个别人...

  • 好书推荐《引爆点》

    注意:该图书为pdf电子图书,需要该图书的朋友请在公众号内回复关键字「引爆点」。 《引爆点》| 读书笔记 核心观点...

  •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打造品牌

    【读书笔记】——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 《引爆点》这本书我读得不太懂,很少看这类内容的书,讲的是如何打造品...

  • 【每天三页书】市场推广难做,是你没找对人

    【每天三页书】读书笔记13 『引爆点·后记』真实世界的引爆点 1. 前几天我的一个做市场推广的朋友跟我讲 现在市场...

  • 《引爆点》读书笔记

    《引爆点》 流行的因素 001 热点、潮流、时尚不是随机现象,谁创造流行,制造流行是有规律的,有时候是很小的点,流...

  • 《引爆点》读书笔记

    创造流行的“流行三法则”: 一、附着力法则 传染性 传递的信息是具象的、可视的、可操作的 二、个别人物法则 内行:...

  • 《引爆点》读书笔记

    《引爆点》,书中大量引用了社会心理学的实际案例,解剖了为何一些产品或事件能迅速的引爆或发生,并总结出流行三法则:个...

  • 引爆点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上上面的150法则,意思就是,当一个组织的规模超过150人时,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就开始存在问题,层级之间...

  • 《引爆点》读书笔记

    刚开始我读这本书时我认为这又是一本介绍营销的书,经过我仔细阅读后,我发现这是一本分析商业的书。 如...

  • 《引爆点》读书笔记

    《引爆点》是一本研究如何引发社会流行潮的书,里面提到的思考和案例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只要将能量集中在那个正确的点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引爆点》读书笔记 08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fg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