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青春 聚能量
——长沙医学院
“人体科学兴趣小组”科技创新社团荣获
“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双创社团”称号
人体科学兴趣小组荣誉证书
在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开展“燃青春 聚能量”2017第二届全国学生社团影响力展示活动中,长沙医学院的社团项目在全国830所学校团选送的8000多个学生社团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的双创社团”荣誉称号,并在同类社团中排名第一,同时,吴长初教授也获得本次活动的“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仅限各类排名前3名项目)。
👏👏👏
社团简介
长沙医学院“人体科学兴趣小组”,成立于2009年6月,是隶属于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分团委(学习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曾2次获得湖南省高校优秀创新社团称号。社团主要开展人体科技馆管理、标本制作、变异与畸形标本的考察研究相关的科技创新实践。
主要成果
1、大学生创新项目:小组成员充分利用人体科技馆丰富的标本资源和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实验平台,积极申报实施各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共7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8项、校级50余项),以项目资金为基础,开展变异与畸形标本考察、神经损伤与修复、生殖影响因素等临床应用多方面的创新研究实践,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发现和研究成果。
小组组长所获荣誉
2、科技学术论文: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分析,社团成员先后创作撰写学术研究论文173篇,大部分在省级以上正规期刊杂志发表或国际国内会议交流,其中包括SCI 8篇,CSCD 38篇,主要收编杂志有《欧洲解剖学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解剖学研究》、《解剖与临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和《局部手术学杂志》等。
接待来宾参观科技馆
3、国家发明专利:①郭东华等五位同学在禹华旭老师的指导下发明一种医疗床 ②谢伦利等五位同学在吴长初教授的指导下发明复合式解剖剪
吴教授所获荣誉
4、科技创新相关奖励:社团成员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挑战杯” 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挑战杯” 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省级创青春“挑战杯” 大赛铜奖1项。中国解剖学会标本制作大赛一等奖1项。省级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项。2016年获中国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个人)。
吴教授授课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科研小组的同学正在认真做实验
面对历经九年风霜打磨孕育的“婴儿”,到现今发展成“创新·创业·创效”内涵较为丰富的“小大人”,吴长初教授可以说是目睹了长沙医学院人体科学兴趣小组早期成长的整个历程。从寥寥几人到现在的小有规模,从刚开始接受一个小课题到完成71项(在研)大学生研学创新课题(国家级3项,省级18项,校级50项),长沙医学院人体科学兴趣小组完成了破茧成蝶般的蜕变。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科研小组成员正在做人体实验
“每一次开展的活动小组成员都会认真负责的去对待,不管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汲取还是实验操作能力我们都尽力做到最好。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用严谨的态度去做每一个实验、每一份标本,得到和付出总是成正比的。当然,能够获得这个荣誉与小组每一届成员的努力付出和获得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理解和努力,光凭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这是团队所有人辛苦付出得来的回报。”项目主持人李淅这样说道。
同学们与老师积极沟通讨论
据了解,从建组以来,老师们就开始带领社团的同学先后完成了人体科技馆的建设、教学标本的制作、指导学生大创课题申报、论文的发表等繁重的工作。人体科学兴趣小组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是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贡献精力和青春。
“千里马”遇“伯乐”
在这个团队里,小资源的发展、大才华的利用,老师们竭尽所能地将知识教给同学们,这是一个伯乐指点千里马的团队。
吴长初教授说:“作为一个老师要有识人的眼光,有资质的学生经过提点能少走很多弯路。除了讲授知识,我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变得更加优秀!”他还谈到“知识就是一种力量,无论站在什么立场上,它都应得到尊重。尤其是在搞科研这一块,它主要以培养学生为主,一个老师做好伯乐,传道授业,同时学校更应该是“伯乐”才能发现更多的人才,获得更多的荣誉,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回顾过去,长沙医学院人体科学兴趣小组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建议,离不开小组成员的团结一致。通过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长沙医学院学生社团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对引导学生社团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使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