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老师,就必须得提起互联网老兵群,这个社群里的很多人,成了我现在依旧联系紧密的朋友。那是2009年,入群门槛非常高,要求5年以上互联网从业经验,或某一方面有特殊才华,我其时刚毕业,但是我大学时就注册了淘宝店,我包装了一下,就进来了,当时里面确实人才济济,基本上互联网公司都有人在,而且,都异常活跃。
老兵群的群主被我们称做林校,因为老兵群号称互联网圈子里的黄埔军校,林校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这,当然是林校的戏言。他自己从来没承认过,林校属于雷军系,跟雷军和吴晓波私交甚好,2009年写了一本《沸腾十五年》,记录了互联网圈各大佬的故事,售价59元,我马上就买了一本来支持他,这本书很厚,有点像砖头,因此有次我搬家的时候不想带,就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以99元的价格给卖了。如今淘宝上都是100以上的价格,最高的到299元一本。林校如今仍旧潜伏在老兵群广东分舵的一角,只是,再没说过话。一般一个人在一个群不说话的逻辑是:群里所有人的身价都比他低,林校家族拥有DGI一个点以上的股份,按福布斯和华尔街日报上文章的分析,截止2016年,DGI估值100亿美金,很简单的数学,林校2016年身价超1亿美金。当我前几天看到财富论坛时由无人机组成的战队时,我知道,这个数字,可能又翻了一番。或许,林校在这个群,永远会成为一个僵尸罢。
交代林校的故事,是因为我后续很多朋友都来自于这个老兵群,知道背景方便我日后陈述。
09年的时候老兵群很多牛人,但是最活跃的,就是毕业于清华的唐老师和毕业于北大的蒙子叔,蒙子叔姓王,号称南唐北王,两个经常互相调侃,风趣幽默段子多,给群注入了足够多的荷尔蒙。尤其是关于北京大学里雕塑关于“科学顶个球,民主连球都不顶”的笑谈,让我对中国最高学府的印象更加深刻。
唐老师是我老兵群交集最多的人,比如此时此刻,我就住在他半租半送的房子里,在新闻出版学校里面的两房一厅,除了有蛮多象征着他过去创业经历的旧电脑,就是有两书架的旧书。
第一集交集是10年,当时我自己在三亚做一个小网站,做做SEO和百度竞价排名,帮用户定酒店,一年能盈利二三十万,唐老师从广州带着公司的公章和现金要去注资,当时的我觉得自己没有拿别人钱的必要,就拒绝了,但这次之后,我和唐老师成为亲密的战友,一直到现在。
唐老师四川人,是个红二代,父亲做过邓小平的警卫员,母亲也是个革命战士,是个开枪杀过人的主儿,因此一家人都是从政,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四川任要职。只有唐老师清华博士毕业后在互联网届驰骋。2012年的某一天在三亚金鸡岭路的小背篓饭店,唐老师那个在凤凰机场任副厅级干部的妹夫老安给我夹了一条黄骨鱼,指着老唐对我笑:“老唐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以为然。
我所知道唐老师的第一个项目是17so.cc,是一个基于手机端的搜索引擎,就是手机版本h5的百度,本来以为能像百度一样成为互联网界的三架马车,或许战略失误,损失数千万元后无疾而终。
刚开始的时候,唐老师说的很多事情,离我们这些普通人都太远,比如他拿了IDG百万美金的风投,比如他跟丁磊谈合作,丁磊说:“我们浙江人,就是一斤铁打一斤钉,赚的就是钉和铁的价格,某些单位的钱,我们不赚”,还有他讲述的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我们有时候就必须百度一下,才敢相信,事实证明,唐老师说的都是真的。
目前的唐老师刚从国美黄家离职,要去某中字头国企做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区块链项目,就在赋闲的这段日子里,他回到广州,每天晚饭后,都要来我的房间,聊上一会,跟我讲一下区块链原理,因为我从2013年开始接触,也算是币圈老人了,关于区块链,我改日会专门开上一篇,暂且不表。有时候,我们会约上彩妆大亨黄小邪先生,一起喝点小酒,侃侃大山,这样的人生,真是畅快。
希望唐老师能在区块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实现梦想,毕竟这是个很多人不敢早睡,生怕辜负了青春和梦想的时代!
人生的路很漫长,但,每一步都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