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到底是如何帮助大家发财的,拜财神究竟有没有实际的用处呢?上次提出一个十分尖锐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十分的“形而上”,在一个崇尚科学讲究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这种问题应该是需要避讳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而,不弄清这个问题的内在逻辑和根源,很多人拜财神或者是任何神仙菩萨都是十分无知和盲目的。偶然的运气变好他会感谢上苍神灵庇佑,而一时的不如意他又会感觉是神灵的惩罚,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拜财神到底有没有实际的用处?或者礼拜任何神灵菩萨基督的塑像会带来好处吗?在有着宗教信仰的人或者系统学习了宗教理论的信徒看来,这种问题是愚蠢不容置疑的。而对于芸芸众生,普罗大众而言,他们多半都是祈求神灵菩萨庇佑,或求身体健康,或求风调雨顺,或求子孙贤达,或求国泰民安。然而宇宙中是否有神的存在?如果有的话,神灵如何庇佑人类?他庇佑人类的方式有哪些?
首先,我们必须先承认一个前提:宇宙中存在神,否则一切都可以不必往下讨论。至于如何证明这个命题,我就简单举个例子好了。如今科技发达,教育兴盛而民智大开,现代人的思维和智慧已经远非几百年前的普通民众所能比。然而在经济和科技发达的美国和欧洲,教堂林立,教会兴盛,连国家元首总统和总理也时常祷告抑或在神像面前忏悔。而在中国,目前主流意识形态虽然是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国家也认同和尊重千百年来留存的佛教和道教文化的传承和遗迹经典的保护,并且为此成立国家宗教局专管此事。如果信徒信仰的主或者神,本身根本就是一个虚幻的、不真实的存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种虚幻的文化能够千百年一直传承而国家并不禁止?况且其中很多都是当世英才名流,如民国四高僧之一的弘一法师,他本身是留洋学者,同时是书画家、音乐家和文学家。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本身佛学和道家造诣也很深,对于参禅悟道有着深刻的见解,享誉中外。
人类由躯体和精神(灵魂)构成,而生前对社会功劳(功德)很大或者精神和道德修养的非常好的人,去世之后受到各界崇敬而被推举为神,掌管一方之职,并且在此不断修行,境界层层提升。人需要不断修养,否则他的气质很难出众。还要突破一些阶段性瓶颈和界限,才能使精神的能量和内在的智慧显发出来。神,因为寿命比较长的缘故,他们来去自如,见的世面多,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因此知道的信息较人类而更广泛和全面。而人,因为寿命比较短暂,就算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在年少时也是从学习汉子数字单词学起,基础差,底子薄,一半的光阴在学习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因而很难在智慧层次上超越神。以往人类通信并不发达,而出行更为不便,所以要想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世界宇宙,真的是异常艰难。而如今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大部分人借助信息时代的资讯和出行的方便从事娱乐旅游等感官享乐活动,在智慧修养上也并不是进步非常大。总之,在某些方面,人类能力确实远不如神。
神是万能的存在吗?他能实现所有的愿望吗?
答案是否定的。神不是万能的存在,他们的能力也有限,不可能完成人类祈祷和盼望的所有愿望。
那么拜财神到底有何作用呢?建庙宇又有什么作用呢?塑神像有什么作用呢?神的形象是谁发明或者发现的呢?
建庙宇是为了给神像和维持宗教信仰秩序的修行人以安身的场所,就像普通人要有个家心灵才有休息的港湾一样,有了庙宇,普通民众才有去寻求神灵庇佑的固定场所。庙宇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庄严庙宇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显示对于神灵的尊敬和信仰,而不是为了修行人生活品质的改善和享乐。
塑神像是为了建立一个可以供普通人感知的具体形象,以达到教化民众的作用。例如文武财神,一般人见到神像可以被他们的神情形态所吸引,文财神喜笑颜开,怡然自得,一脸喜气;武财神威武严肃,嫉恶如仇,是非分明。这样普罗大众可以从神像当中看到神灵精神气质的影子,从而潜移默化的被感染和感动。
神像的样子是谁发明的?这多半源于一种文化传承和继承,后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神像的形象也有可能会慢慢起些变化,但是他的主要特点和精神气质应该是保留的。比较早的形象一是史书中的记载和古代画家的绘画,如关公的模样“丹凤眼卧蚕眉长须髯,身长八尺,手握青龙偃月刀,好读《春秋》”。另一些是修行人在境界中所见神的相貌而绘画下来的形象,如麒麟、凤凰、龙、貔貅等灵兽。
最后的终极问题,拜财神到底有没有实际的作用?财神是如何帮助大家发财的?
时候不早了,这个问题下次再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