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不纠结?—《不纠结的修行》读书笔记

如何不纠结?—《不纠结的修行》读书笔记

作者: 美琳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9-03 22:22 被阅读0次

这本书作者是小池龙之介

整本书薄薄的,很好读,没有说教,没有太长的故事,微微道来,又言短语长

为啥呢?这个作者很有意思,是东京大学毕业,现在是两个寺庙的主持,意外的是这寺庙在闹市中,而非深山远林。作者是日本一个非常高人气的出家人,用简短言语为红尘男女答疑解惑。

这本书的主题是啥呢?

这本书是为了洞悉内心因果,从每一个纠结的当下解放自己,找回平静自我。

分享3个有意思的点

1业与积极

2孤独与尊重

3沉迷与直面

1“业”与积极

佛教中所谓的“业”,其实就是指内心的能量,你的所思所想都会在内心留下一颗种子,种子所包含的能量的余波会在10分钟,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年后,依然存在影响,让你不断的重复相应的喜悦或悲伤。

比如说一个小学生觉得自己受欺负了,他就会躺在床上开始妄想:“我要征服班里所有的同学”,一旦我征服了大家,那一定是件很爽的事情,于是他的内心就会留下强烈的印象,在心中不断的呼喊:我要征服!

我要征服这一类型的呼喊,不断地在心中回荡,导致他下一次的思考也很容易带上任性狂妄的色彩,一旦开始这种妄想,面对自身无法随心掌控的现实,感觉自己被欺负的印象会越来越强烈,那种煎熬的感觉,也就是痛苦的程度会日复一日,愈演愈烈,第二天到了学校就会看什么都不顺眼,强烈的刺激会在心中不断产生波纹效应,不断的影响自己的情绪,在这些心理余波的影响下,回到家后可能会产生更加离谱的妄想,要是把所有的男生女生都成为奴隶就好了,

一旦有了这样的妄想,类似的波纹就会进一步扩大,再次影响之后的情绪,如此这般,每时每刻都逃不出…

而往往这个时候我们自己是完全意识不到的,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强化了我们的妄想,妄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煎熬,我们甚至误以为类似的想象很爽,感觉像吃了蜜一样,而实际上,这是因为这些妄想导致我们在学校里看什么都不顺眼,负能量不但积蓄。

比如说当某个人在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时,如果你觉得太吵了,烦死了,那是因为你的内心在这之前就已经积蓄了过多的负能量,你觉得烦,是因为你在自尝恶果。

在这之前,如果你已经形成的爱抱怨的思考模式,一旦有新的刺激,你就会条件反射习惯性的将其列入抱怨的对象范围,你的抱怨就会越来越多

当你的心中不断的回想着,好烦呀,好烦的声音时,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很想反复体会这种烦躁的感觉,于是你就会变得喜欢自寻烦恼,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一个让自己总是烦躁不安的环境…

当你了解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接受现实,即使遇到不好的结果,你开始积极的去思考,就一步一步远离头脑游戏,远离品尝恶果。

2孤独与尊重

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是孤立的存在于自身这个宇宙中这一事实,原因就在于你对外界有了强烈的依赖,你总是觉得我好寂寞,大家都来关心关心我,都来爱我吧,我们都怕寂寞,所以我们曾经在彼此都是联系的,共享的这样的错觉之中,这就是人际关系中出问题的原因,因为我们总是拼命想要说服对方,希望对方能和自己站在一起,不接受孤独,就会产生世界是共享的,这些错觉会结果就会对别人抱一各种期待和指望,于是就会更加强烈的感受到孤独和寂寞,这是一个死循环

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尊重每一个男人,无论是夫妇还是亲子关系,都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就能以一种更新鲜的心态共度每一天

3沉迷与直面

你有没有明明不想刷手机,明明手机需要充电,但是你依然刷视频一刷刷到深夜,直到手机关机,或者明明晚上想学习,可就是感觉自己深陷手机无法自拔?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持续埋头干一件事情的话,一旦按下暂停键,自己就会感觉被暴露了,裁判官就会开始责备自己

长时间让自己沉迷于某种快感之中,表面上看似乎应该能觉得很爽,但潜意识中却陷入了一种不断自责的痛苦状态,表面上很兴奋,很快乐,背地里却残藏了无尽的纠结和痛苦,可以说,这是一种压力非常大的状态。

人们之所以会沉迷于游戏或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大多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自己正处于一个不得志,并且得不到肯定的痛苦状态,现实中得不到肯定的挫败感,变成一种良性的呵斥和罪恶感类似的裁判官就会开始不断地责备自己

结果,所谓的怠惰,可以说就是掩盖自己的痛苦,苟延残喘

如果一直这样掩盖自己痛苦,苟延残喘下去,就会变得越来越无法直面现实中的自己

正因为任何人都知道懒惰的坏处,所以必须要有借口,因为每个人都会去找各自的借口,因为人都有自尊,当自己不认同现实中的自己的时候,就会用各种借口来掩饰自己,让自己感觉上稍微好些…

其实没有人逼迫自己,却自己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认清这个模式 ,接受这个事实,让理性和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看见自己不认同自己这一点,看见这一点,借口也就无处遁形了

直面真实的自己,一点点,一步步,不断发现看见直面的过程,就是修行

不纠结的修行

相关文章

  • 如何不纠结?—《不纠结的修行》读书笔记

    这本书作者是小池龙之介 整本书薄薄的,很好读,没有说教,没有太长的故事,微微道来,又言短语长 为啥呢?这个作者很有...

  • 《不纠结的修行》摘选

    1.在一个名为卡萨的村庄里,当地的村民们曾问佛陀:“如何判断谁说的是错的,谁说的是对的,能告诉我们判断的基准是什么...

  • 纠结 不纠结

    国庆长假,我在纠结中踏上了前往“有福之州”——福州的列车。 离开牙牙学语的稚子,...

  • 纠结-不纠结

    高考已过,同学们都在忙着填志愿,而我经历了高考的失败,在家里虚度岁月,狼狈不堪。 我已选择了复读,但是大多数人不理...

  • 纠结不纠结

    我猜你的确是很纠结了才会翻开看到这篇文章吧,其实我的确没有什么法子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读者你的所有问题,我想我能做的,...

  • 纠结,不纠结

    月朗星稀 又是好一个天气 得想想明天穿什么衣服 四月倒春寒 着实体验了一把二八月乱穿衣的盛况 一会儿一件薄春衫和一...

  • 如何不纠结

    金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道路,可是我不能同时涉足啊,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其中一条路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的深...

  • 如何不纠结

    遇到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如何不纠结,怎样改变我这个不太喜欢汇报的性格? 长时间暴饮暴食,内心长期的不自在,怎么治愈?

  • 如何不纠结

    1.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 2.终点站:终局思维。 3.指南针,养动物的反馈太快了。养植物的反馈慢,需要浇灌和浇培...

  • 如何不纠结

    罗胖曾经有一篇文章叫《成大事者不纠结》,讲述的是各个朝代的名人如张廷玉、曾国藩、李鸿章、随炀帝、 嘉庆等。其中说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不纠结?—《不纠结的修行》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ll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