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拖延症吗?
我有,而且是很经常的事情。比如周总结和计划,能拖到截止前的几分钟才提交。比如每周一篇007写作作业,已经到了作业雨的时间才开始动笔。要买某个东西,隔了几周也没下成单。身体生病了也会拖一拖才去看医生。聚会迟到更少家常便饭。还有些事情,当时没做的,等过后想做,却已经错过了时间。这样的列子多如牛毛。
为什么会这样?
我的理解是拖延的事情并没有排上优先级别,大脑对这个事情没有特别的重视。我总是倡导的学习第一,但是实际上日常里,用在阅读和输出的时间非常少。即便是我有大段的时间,也会在磨磨蹭蹭中耗费了精力。最近几个周末的例子尤为经典。本来有大段的上午和下午时间,可以看看书写写东西。但早上一起床,就忍不住把家里上上下下全部打扫一遍。顺便再洗洗刷刷完所有的东西,从床单、被单、蚊帐、席子、拖鞋到锅碗瓢盆桶,一通折腾下来,整个人都累趴,脑袋昏昏沉沉。也没了看书写字的精力。大好的早晨时光就白白浪费在琐事里。
这是为什么呢? 明明心里很想看书写字的呀。
“拖延”、“宅”、“迟到”、“好忘事”、“效率低下”等标签的症结都可能在于--不能在外部世界做自己。
不能在外部世界做自己的的生命,就会倾向于将自己封闭起来,好在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自己说了算。
但问题是,这并非在外部的世界,而是我自己内部的世界。
我在尝试的几点应对措施如下;
1.关于待办事项。
但凡我写在小卡片上的第二天待办事项,通常都能完成其中几项。这种方法运用在工作中尤为有效。特别是碰上工作量多的时候,把未完成的工作一一列在小卡片上,第二天上班按着卡片做完一项划掉一项。能经常回顾卡片上还有哪些未完成事项。好处是目标清晰,事无巨细,基本上不会有落下的事情。不足是没养成习惯,偶尔采用的方法而已。如果能养成习惯,帮助一定会很大。
这方法能有好效果,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在写卡片的时候,给大脑一个优先级别的暗示,这个东西很重要,明天要按照这个卡片来做事情。
2.关于迟到。
最辉煌的一次是和先生一起错过了回老家的高铁。但如果,我能在出发前认真算过截止时间的话,通常可以避免大迟到。就是得非常明确的告诉大脑截止时间在几点几分,截止时间前必须得出发。
3.关于迟交作业。
之前给自己制定了提前一天完成的规定,目前没能很好的执行。其实,昨天晚上坐在电脑前,一个小时里东摸摸西摸摸,也没确定要写的内容。早上起床后,又继续琢磨了半小时也没确定下来。时间就这样耗费掉,直到作业雨开始后才硬逼着自己必须动笔先写个主题。截止时间是第一生产力难道是真理?这个问题还得从日常的输入和卡片积累着手。唯有提前写好文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关于精力旺盛时间段做了琐碎事情。
这个问题只能给自己定制规则并按照规则执行。早上起床后,除了常规要做的事情外,只能做些对自己身心灵成长有帮助的事情。如冥想、思考、看书、写字。要不断的给大脑提醒,这个时间段只能做重要的事情。这个策略的执行给自己列了个表格,做到打钩,做不到打叉,试行一段时间,看效果如何。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拖延的问题,望不吝赐教。
我,是一切的根源。成与不成,都在一念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