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YC创业课和演讲方面的感悟合集,相比于 《把时间当做朋友》和《财富自由之路》读起来算是很随性的作品了。图书馆一眼扫到了它,惊喜地带走。翻开,里面的文字还是那熟悉的口吻,很多观点已经熟知,但是要做到真的不容易,目前,也只是到间歇想起的地步,思考思考再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可很多时候,并不是很确定那是不是最底层的本质,于是还得思考思考的结果。

创业离我有多远?可能真没多远,只是我没上那条赛道。拿投资人的修养比对,自己有那么一点契合:
先清空自己,全盘接纳,而后思考,最终提炼合理结论。
我自己常常这样,读书、与人交往,为了不评判对面的观点,更为了给自己注入新的灵感,这样久了越发像一张白纸,什么都可以先去接受,再考量品味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清空自己的过程很难,最最开始,竟还会有模仿别人的“不好意思”,只敢在那个人不在的区域模仿,也是很放得开,成了另一个人。然而这带来的后果是我不断地远离过去,那些人和事,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能蜕变成新的自己,似乎有些喜新厌旧?
非常同意“迈出这一步之后,一切都将不同,且再也不可能回头了,回头不是岸。”,我所做的选择只能有一个,一旦选择了,就只能向前,想回去是完全不可能的,时间不能重来,所以慎重选择,选好了就不要后悔。我的选择就是不停地抛弃过去,心理层面上也许是对过去的不满,想不断通过新体验来覆盖疗伤,事实上,这二十多年,体验的确少,以至于,幸福快乐的来源屈指可数。于是乎,越是想被爱,就一直盯着那锁孔,却不知道钥匙不在手上,要从多方面锤炼以打造。
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指标只有一个:成长。要了解自己,要想办法能够正确地感知这个世界,自己要有灵魂。可以不用低调,但要消磨自己没必要的自尊。
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越发明白,自尊真的微不足道,作为一个讲者带领着,如果始终给别人一种“我什么都知道”的姿态,那后面打脸的时刻不会少。虽然工作这一年我的自尊已经拉到了低位,然而面对新人,我发现还可以更低,不是因为被对方打击,而是为了更好地换位思考,发现自己还可以怎样讲让对方理解,于是乎,初次见面我会跟对方坦诚:“我也是第一次带新人,所以,我也在学,有讲得不清楚的请告诉我”,再往后,“不知道”成了我的口头禅:不知道,所以我没法马上回答你;不知道,所以我想办法知道;不知道,所以我有了一套想办法知道的方法;不知道,所以我也希望你能因为我的讲解更早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