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浮士德的欲望

浮士德的欲望

作者: 人可宀谷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15:42 被阅读0次

他热衷入世,又幻想出世,他渴求理性,又沉醉于感性,他遍尝了人类的悲哀与幸福,他活在歌德的笔下,他叫浮士德。

魔鬼永远是要和上帝作对的。上帝曾派其子耶稣为世人赎罪,耶稣不惜被钉上十字架,使世人不堕地狱。而魔鬼却总是想法设法要猎捕引诱人们堕落的灵魂。

在《浮士德》这本书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浮士德与魔鬼墨菲斯托的交易场景。浮士德是一个年过半百,博览群书的博士,居然因为窗外红颜天籁之音而想重生!临终在即,年华已逝,才觉得平生的学习研究没有趣味。魔鬼靡菲斯特这时出现了,并且提出让浮士德出卖灵魂给魔王路西法,换取24年重返年轻的时光,24年中,墨菲斯托会视浮士德为主人,但是24年之后,一旦浮士德觉得满足,他就得成为魔鬼的奴隶。

浮士德对魔鬼的话不以为然,他认为人类追求崇高无上的精神,魔鬼不能理解也不能给予。这时他依然清醒地思考,觉得魔鬼能给他的不过是幻影,并反驳墨菲斯托:“你是否拥有美味却不饱腹的食物?你是否拥有不停从你手中流出,像水银一样多的金子……你是否拥有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却异常显赫的荣耀?”

而墨菲斯托看出浮士德其实是内心是想得到这些东西,表明这些要求都可以满足浮士德,还照顾浮士德的傲气,劝说浮士德既然不相信正好试一试。

于是墨菲斯托开了场“我还你青春,你卖我灵魂”的赌局。重返青春岁月,这样的条件,没有人能够抵抗。于是浮士德冒着灵魂不再属于自己的危险,与魔鬼订下契约——魔鬼带他游历人间,而他一旦感到满足,灵魂即归魔鬼所有。

浮士德这时候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他也拥有欲望,他没有经受得住魔鬼的诱惑,和魔鬼墨菲斯托签订了契约,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他的欲望被魔鬼开启了,他不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他博士的身份,他想要变得年轻,想要有所作为,想要做很多很多事。

我想,不只是浮士德,也许我们的心中都困着一个魔鬼,它在我们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就会窜出来,引诱我们……这时我们应当像主人公浮士德一样,虽然双眼被欲望蒙住,但依旧心存善念。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往往当一种欲望满足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欲望涌现出来,我们要学会平衡我们心中的欲望,这样灵魂才会归自己所有。

相关文章

  • 浮士德的欲望

    他热衷入世,又幻想出世,他渴求理性,又沉醉于感性,他遍尝了人类的悲哀与幸福,他活在歌德的笔下,他叫浮士德。 魔鬼永...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最近学到了一个新词,叫做浮士德精神,何为“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剧《浮士德》...

  • 《西方文学史》第5章 浪漫主义文学2~哲学的探讨—哥德的《浮士

    哲学的探讨—哥德的《浮士德》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诗剧,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

  • 读《浮士德•第一部•巫厨》

    魔鬼糜非斯托带着浮士德来到巫婆的家里,并引诱浮士德喝下了巫婆的药汤,这药汤能使浮士德重返年轻。之后,魔鬼糜非斯托就...

  • 文化溯源:东方与西方的学习理念2

    浮士德及一个研究课题的诞生 邂逅浮士德 看到《浮士德》这部著作的出现,作为教师自己很惭愧,并没有拜读过。看到作者对...

  • 你敢跟我打赌吗,用你的灵魂?

    本期书目=高全喜 《浮士德精神》 导读明师=著名法政学者 高全喜老师 1.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形象已成为德国1...

  • 浮士德

    荣格曾经这样评价“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

  • 西方文学典故

    57浮士德式的人物——浮士德原指15、16世纪德国的炼金术士。传说中的浮士德学识渊博,精通魔法,努力探索。德国诗人...

  • 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

    浮士德和魔鬼墨菲斯托签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 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

  • 浮士德

    哲学过程:讨论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几个层次 人的心灵从自我感知到拥有自由意志 这样的思想内在精神的演变过程 历史中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士德的欲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bz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