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古代乱世的悲哀:暮年老兵,回到家乡已经一无所有!

古代乱世的悲哀:暮年老兵,回到家乡已经一无所有!

作者: 仲夏蝉鸣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09:54 被阅读42次

     十五从军征

【作者】佚名【朝代】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初中时候,老师讲解乐府诗集,彼时我们都不懂,只知道乐府是先秦汉晋时代管理采集诗歌的政府机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民歌,供朝廷反思执政得失,作为施政参考。那时我们读着“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是我学到的最早的乐府诗了。后来,又学了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等,才发现原来乐府诗词里竟然有这样或美妙或唯美或真情或哀伤的诗,从此便对乐府诗爱不释手。

可是有一天,我第一次读到这首十五从军征,我感到莫名的心酸。这首近于白话的诗作,没有华丽丽的词藻,没有亮闪闪的豪言,仿佛一个饱经沧桑的苦难之人,平静的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故事,诉说着自己几经生死的磨难。对于千年之前的这首诗,我们基本不用任何翻译,便可感到其中那一阵阵失落,哀伤,幽怨,直至诗中人的无所牵挂,因为我们能感到,他所有的亲人,都已经不在了。

我不知道这首诗的具体作者是谁,生活于何代。可是我相信整理这些诗词的人,在看到它的时候也一定会为诗中之人的不幸,而深深的震撼。也许,诗中所描述的,很可能正是两汉三国时代动乱之中的真实写照。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感觉那时代好乱,除了战争还是战争,无休止的连年征战,要伤亡多少人啊,要有多少老百姓流离失所,要有多少士兵因战而亡?总共这么大国家,有多少人口经得起这样连绵不断的战争?

这首诗里所写的是一个人,可在真实的历史中,有多少人会面临这种终于回家已无家的悲惨境况,怕是永远无法统计的。诗中主人公的遭遇,真实的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难。感谢这位不知名的诗人,对大众苦难的同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抑或是,诗人就是某个回到家却已经一无所有的老兵。

我从十几岁开始就被朝廷征去打仗,转眼几十年,白发苍苍的暮年才得以还家。归途中遇到老乡,我问到,家里面还有什么亲人在吗?老乡说,你看远处那松柏林中累累荒坟的地方就是你家,只可惜已经荒芜人烟了。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顶上乱飞,院子里长满野生谷子,井边到处都是野葵。用野谷子煮饭,随手摘下野葵来做汤,汤饭都做熟了,可是我该送给谁吃呢?站在门外远远的望着东方,不禁老泪纵横沾满衣衫,我已经一无所有了,哀莫大于心死啊。


相关文章

  • 古代乱世的悲哀:暮年老兵,回到家乡已经一无所有!

    十五从军征 【作者】佚名【朝代】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他回到了家乡

    满是荆棘的小路里,曾经人影络绎不绝,可见这里已经被丢弃了。 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一无所有之后。走在都市里,人们厌...

  • 回到古代

    回到古代 我拒绝做温顺贤良的闺秀 我要放浪形骸地生活 也许做个隐者 就去南山种豆赏菊 若在五柳树下遇到陶潜 一定要...

  • 回到古代

    生活在古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看完甄嬛传便就知道了。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每天想着如何汲取夜皇上。 如何想让自己...

  • 一位老兵的悲哀。

    将军枯骨无人问, 戏子家事传千里。 当年护国上前线, 如今温饱靠剩饭。 可悲、可悲啊

  • 先到谷底躺一躺,再上人间游百川。

    历史的悲哀 忽然感慨,历史总是悲哀的。悲哀有二。其一,历史总留下笔墨,去渲染平乱世济苍生的英雄。在太平年代里,扼住...

  • 家乡

    家乡啊,三年了! 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到我的家乡了。如今马上就要进入2020年了,我终于要回到我的家乡...

  • 20年后的家乡

    20年过去了,我非常想念我的家乡。于是我回到了家乡。 当我回到家乡时,这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乡的小河清澈见底...

  • 什么基因在阻碍你的发展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凋零”这句话是用来纪念老兵的,也经常被用在体育赛事领域,带着一种无奈地悲哀。 我从思想封闭对人...

  • 没有回到古代

    想一想 没有回到古代 就没有指腹为婚 没有青梅竹马 没有从前车马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乱世的悲哀:暮年老兵,回到家乡已经一无所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ht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