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二节:末法的贪嗔痴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二节:末法的贪嗔痴

作者: 慧魅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9:15 被阅读0次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二节:末法的贪嗔痴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二节:末法的贪嗔痴

师慧鸣:老师,如何消除对尘世当中的贪、嗔、痴?

本了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有智慧。因为我们现在是末法时期,什么叫做末法时期呢?就是被贪嗔痴占领了我们心灵的每一个空间,如何去消除贪嗔痴呢?就是你把这些东西都慢慢地放下、看淡,明心见性。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你们似乎看的是六祖说的话,其实我是稍微改动了一下,是我自己改的,不是改经典,这又不是经典,我就说:“菩提并无树,见性明真心。世间无一物,何须染尘埃。”所以你把这些东西看清楚了,你明心见性了,贪有何用,嗔有何用,痴有何用?贪嗔痴的问题,我在上一次的开示中已经说过了,请你多看博客,你就明白怎样放下贪嗔痴。

河南-师慧杰:老师,在生活中,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气,明明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当时还是会守不住造了身口意业,过后就会后悔,遇到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

本了老师:守住身口意,否则就会造成贪嗔痴,如果你因守不住身口意,而造成贪嗔痴,那你的后悔就大了,如何去做呢?就是五蕴皆空,你才能守住身口意,其实身口意中最难守的就是口,人一生中口业是最大的,我们一定要在修行的过程中,守住身口意。

广州-师慧可:老师,相由心生,为何病也由心生?

本了老师:相由心生,我们着相,我们现在任何人都在着相,执着一个相。其实佛是无相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佛,是由我们心生的相而成,真正的佛是无相、无性的。人的心,尤其是我们色身的心,非常执着,它依赖于贪嗔痴,因为色身的心,它都带一个“情”字,那个情字就是贪嗔痴的最主要的根源。我今天给你们先讲一下贪嗔痴,何为贪何为嗔何为痴?——字也是由形而生、由相而生的,贪字有口,嗔字也有口,痴字也同样有口,这个“口”是什么呢?在整个贪嗔痴三个字中,这个贪这个嗔这个痴都是由外力所相,什么叫做外力呢?就是所谓我们的五蕴中,眼耳鼻舌身意,耳听到的,是它所造作的业。

我们就拿“贪”来说,他因为贫穷,有人说,“他好贫穷,这个人不行,没有福报没有钱。”他听了以后,前边一个口字,后边一个贫字头,贫字头底下一个今字,他就想我今天就能得到宝贝,所以就变得贪,看到金库他都想去偷,看到别的东西都想去拿,恨不得把别人所有的东西都归他所有,根源在哪?就是因为外力,这种力,这种口,这种业,经过我们的耳造成的贪。因为他贫穷,他想一下子能发财,他就想尽各种办法,要把这些宝贝归为己有,所以称为贪。

“嗔”就是别人在说你的时候,你较真了,别人说你这个人真没本事真不行,所以他就较真,较真就犯嗔心,我非做个样子给你看,这时嗔心就出来了,甚至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他有一种恨意,这种恨念就非常的严重了。嗔叫较真,听到别人说你不行,说你不如某某人,所以你就开始较真,你就开始钻牛角尖,你钻到牛角里边,自己都出不来了。

“痴”就比如说我们修行,很多人说你修行不如别人,你看别人修得多好多好,你修得不咋样,这就触犯了他的痴心,他丧心病狂的要知道一切,钻进经书里,睡觉也抱着经书,走路也抱着经书,天天就在经书里,终究有一天把经书倒背如流了。然后他的理解能力减退了,悟性也不管了,修的就是字面上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里面深藏的含义,所以他就开始犯痴了。

病为什么由心而起,其实我们人是无心的,你的病都是自己招来的,本来无病,你说得多了,自己就得病。有的人还竟敢装病,我这疼那疼,这不好那不好的,我相信你装上10天,这个病的业障绝对会来光顾你,因为它知道你把门开了,它就要住进来,所以你终于病了,是你求来的。病由心生,许多的癌症病人不是病死的,都是吓死的,他怎么被吓死的呢?他认为罹患上癌症以后,最终的结果就是死,他天天想着有了癌症,肯定是死,这就死定了。整天想着什么时候就得死,还不如赶快早死,所以他天天在念死,心就想到死,其实他的病是由心生的,为什么呢?

我有一个朋友,他父亲得了肺癌,在医院检查完后,说只能活3个月,然后他母亲一听,只有3个月了,他母亲说:“不行,他要死了以后我怎么办,我一定要死在他的前面。”后来她果然在3个月内真的死掉了,还不到2个月就死了。死于什么病呢?心肌梗塞,因为她着急过度,老公死了,她活着也没意思。看起来很恩爱,她害怕别人管她,然后她就死了,死了就后悔了,因为我朋友他父亲是个军人,性格非常坚硬,在军队就练出了钢打铁造的身,所以他对这个病没所谓,不就是个癌症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说我3个月死,我就3个月死啊?我身体这么好,能把我咋样?结果他到现在还活着。朋友的母亲死了已经5年,他父亲到现在还活着,而且越来越健康,到医院去检查,癌症没有了,他的心量把癌症灭掉了,免疫力提高了,癌症好了。

所以说病是由心生,我们每个人,特别经常发火的人,经常起嗔心的人,炎症就来了。因为炎症的“炎”字是两个“火”摞在一起,就是因为火引起来的炎症,所以一起嗔心一发火,他的病就来了。一切的病皆由心生,为什么叫修行,就是要修到空性,心空、性空、法空、身空,这是一种境界。我并没有说,让你们守住眼耳鼻舌身意,是让你们去装哑巴、装聋子、装瞎子,不是的,我的意思是要有智慧地去过滤这些东西,不要出现这种分别心就可以了。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二节:末法的贪嗔痴

相关文章

  •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二节:末法的贪嗔痴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二节:末法的贪嗔痴 师慧鸣:老师,如何消除对尘世当中的贪、嗔、痴? 本了老师:这个问题问得...

  • 修行心要

    作者:学山禅师 居士:请师父开示修行心要。 答:不贪,勿嗔,莫痴。 居士:经云:贪嗔痴性,即是佛性。又云:贪嗔痴,...

  • 变化的根本

    佛陀开示我们,戒掉贪嗔痴,戒掉贪嗔痴,戒掉贪嗔痴,重要的事情,我每天要对自己说三遍。 个人认为,这其中的嗔心相对容...

  • 2018-09-08 《药师法开示录》第十四章第三节:法药救人天

    《药师法开示录》第十四章第三节:法药救人天 师慧珍:请老师开示消灾祛病佛事是什么原理?还有其他佛事的原理?会几种佛...

  • 【鹧鸪天】

    有限光阴无限机,长来会遇有几时? 书中要法藏不露,开示佛心是禅师。 永舍却,贪嗔痴,与佛相见更无疑。 分身百亿真无...

  • 贪嗔痴

    世间万物皆有贪嗔痴,世间烦恼皆起于贪嗔痴。 贪嗔痴,源于佛教。 贪,指对顺的境界起贪心,非...

  • 【乱想乱写】欲望与需求是互联网流量的本源

    贪嗔痴,佛教也叫三毒:贪是顺境的贪爱,不满足;嗔是逆境的嗔恨,不理智;痴是事理不明,善恶不分的执拗。 贪嗔痴是杏仁...

  • 2018-09-20 《药师法开示录》第十六章第二节:教子之道

    《药师法开示录》第十六章第二节:教子之道 师慧茹:如今社会这样,我觉得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请老师开示,什么是正...

  • 警惕人性贪嗔痴

    佛教说人的本性是贪嗔痴,贪是贪婪,嗔是嫉妒,痴是迷恋。 人的天性里有那些需要警惕?贪,嗔,痴。 贪是错误的期待,想...

  • 2022-06-28

    眼前皆过客 痴者困其中 贪嗔由我起 无我万法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二节:末法的贪嗔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fh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