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是安拉神圣的语言,是伊斯兰教的根本渊源和最权威的立法根据。由于它的许多特殊性和深奥,需要理解它就必须参考它的正确诠释。这就是出现《古兰经》注释学这一学科的原因。注释学是指通过参考《古兰经》的其他章节、穆圣的诠释和圣门弟子的看法阐述《古兰经》的难解之处。
不依靠诠释就很难理解《古兰经》的许多话句,这点毫无疑问。那么,谁有资格来对它做正确的诠释?《古兰经》注释学的简史是怎样的?什么样的注释是可靠的?下文将会详细解答。
《古兰经》注释学简史
《古兰经》注释学绝非一蹴而就,它的成熟大概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特点。
1、穆圣时代
安拉在《古兰经》中说:“我降示你教诲,以便你对众人阐明他们所受的启示,以便他们思维。”(16:44)穆圣说:“安拉赐予了我《古兰经》,还赐予了像它一样的(指圣训)。”因此,穆圣的诸多使命中包括阐释《古兰经》。
通过伊斯兰教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每当圣门弟子们对《古兰经》的某章节不理解的时候,他们都会去请教穆圣。安拉在《古兰经》中说:“确信真主,而未以不义混淆其信德的人,不畏惧刑罚,而且是遵循正道的。”(6:82)圣门弟子们听后说:“我们中有谁没有做过不义的事情呢?在此经文以后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圣人给他们解释说:“此段经文中的‘不义’不是广义的,而是特指以物配主的大罪。难道你们没有读过“我的小子啊!你不要以任何物配主。以物配主,确是很大的不义的。”吗?’”
安拉在《古兰经》中说:“你们应当为他们而准备你们所能准备的武力和战马,”(8:60)穆圣解释说:“武力就是射击。”
可见,穆圣对《古兰经》做了部分诠释,随时解释弟子们的迷惑。在权威的圣训集如《布哈里圣训》中就记载了大量的此类例子。
大部分学者认为,穆圣的诠释没有涉及《古兰经》的全部。因为《古兰经》的有些章节是无须注释的,当时的弟子们依靠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诸如降示背景就能理解。有些是只有安拉才知道其意义的隐晦性经文。
这是《古兰经》注释学的雏形。
2、圣门弟子时代
法、伊本-安巴斯、伊本-麦斯欧德、欧班耶本-克尔卜、宰德-本-萨比特等。
伊本-安巴斯说过,当时我非常年轻,但欧麦尔经常让我参加长老级会议,以致我有时候感到不安。有一天,欧麦尔照例让我参加会议,有些长老当面质问他:“为什么要让这个孩子参加我们的会议?”欧麦尔说:“你们有谁能解释‘当真主的援助和胜利降临,而你看见众人成群结队地崇奉真主的宗教时,你应当赞颂你的主超绝万物,并且向他求饶,他确是至宥的。(110:1-3)的意思?’”他们回答说:“它的意思说,如果安拉的援助到来,胜利增多、人们成群结队地加入伊斯兰教的时候应当赞颂安拉。”大家静下来后欧麦尔问我说:“你怎样解释它?”我说:“它是指穆圣的大限已经接近。”欧麦尔说:“你的解释非常正确,它是穆圣去世的预言。”
当然,由于《古兰经》的神圣和深奥,并不是每个圣门弟子都会回答关于它的问题,对它随意地做出诠释。有人就《古兰经》的一个词句请教艾卜-拜克尔时他说:“若我随意注释《古兰经》,在天地之间我何处安身?”
圣门弟子们大都精通阿拉伯语,其中有很多和穆圣寸步不离,日夜追随左右。他们清楚《古兰经》降示的背景因素。伊本-麦斯欧德说,我清楚每节《古兰经》降示的因素。知道它们是降示于白天还是夜晚;是在城市中还是在旅途中;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是降示在什么地方以及针对的对象等。若我知道有人比我更清楚这些,我一定会不辞辛劳地去向他请教。
圣门弟子们目睹了穆圣接受安拉启示的情形,有不懂的地方就向他咨询。尤其像阿里,从小就生长在穆圣家中,伊本-安巴斯由于频繁出入穆圣家中,经常被别人误认为是他的家人。
在这个时期,《古兰经》注释学比穆圣时期更为成熟和日趋完善。但还是没有涵盖《古兰经》的全部章节,一般都比较概括和笼统,并且很少演绎成熟的法学问题,也没有把《古兰经》注释编纂成册。
另外,这一时期的明显特点是分歧特少,《古兰经》注释带有类似圣训风格。
3、再传弟子时代
再传弟子中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经注学家,如色尔地-本-竹拜尔、穆罕默德-本-克尔卜、阿里格木-本-盖斯等。由于业师不同,他们的注释明显带有不同的痕迹。在麦加的学者大都是伊本-安巴斯的学生,而伊本-安巴斯被公认为是伊斯兰民族的泰斗。所以在《古兰经》注释方面众学者一致推崇他和他学生的主张。阿里和伊本-麦斯欧德是伊拉克众学者的老师,此地的学者在注释《古兰经》方面以他俩的主张为准绳。而欧班耶本-克尔卜则是麦地那学者的老师。这些学者都各有特色,发挥自己特长,奠基和丰富了《古兰经》注释学这一神圣学科。
这一时期的特征有下面几点:
1、 由于他们中有少数人是有经之人,了解《讨拉特》和《引支勒》,所以在诠释《古兰经》的有些穆圣和其他弟子没有解释过的章节时自然就引证他们原有的知识。所以在这个时代的《古兰经》注释中搀杂了极少的‘以色列式经注’。‘以色列式经注’有些涉及信仰,有些涉及枝节。众学者一致认为,衡量‘以色列式经注’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古兰经》和《圣训集》。符合的予以接受,不符合的予以否定,没有根据的则沉默。
2、 他们的注释都明显带有传述性质,大都以传述前两代的注释为主。
3、 开始收集注释并逐渐编纂成册。
4、 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上学术、政治和派别分歧等诸多因素,这时期的注释已经含有派别的影子。如有人运用《古兰经》兜售自己否定前定的观点,而有些学者则维护正统的信仰,以经文予以反击。
5、 此时在注释方面出现了较前两代而言更多的分歧,当然比后来的分歧而言则是极少的了。
6、 他们很少搀杂个人观点,极少依赖自己的理智。
4、当代
安拉在《古兰经》中命令穆斯林诵读它,对它进行思考。穆圣和他的弟子们经常在夜间拜中不断重复一节经文,反复地思索它直至黎明。穆圣说过,《古兰经》永远是年轻的,是适合各个时代的,它的奥秘和知识永不枯竭。人类所拥有的知识综合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罢了。所以,伊斯兰教鼓励每个人思考它的真谛,运用自己的知识领略个中机密。当然,这不是每个略懂阿拉伯语皮毛的人就可以作到的,它需要诸多条件,这些基本条件将在后文提到。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在任何时代都可以诠释《古兰经》。因此,注释学的大门永远不会封闭,直到末日。
自从再传弟子以后直到当代,注释学有明显侧重的特征。如有些侧重教义学,运用注释匡邪扶正;有些经注如同教法学专著;有些则偏重于语法等。而随着社科知识的飞速发展,《古兰经》的过去不为人知的奥妙日渐探头,正在逐渐的被发掘。所以当代学者的注释带有明显的以科学阐释《古兰经》,以《古兰经》引证科学理论的特色。
《古兰经》注释分类
《古兰经》注释从不同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伊本-安巴斯的分类
A、懂得阿拉伯语的人都可以理解的,如‘你们当按时礼拜,应当交纳天课’等类似的直观性经文。
B、每个穆斯林都必须知道的内容,例如‘你当知道,安拉是独一无偶的’经文。
C、只有具备各样条件,能凭借它们独立进行思考的学者才能掌握的经文。
D、只有安拉才知道其意义的经文。
2、现代分类
A、逐字逐句的分析和注释。
B、概括性注释。
C、主题性注释。
D、比较注释。
3、学术性分类
A、以经释经
用《古兰经》和圣训为根据对《古兰经》作出的注释是最权威的。因为,《古兰经》的经文前后呼应,彼此阐释,相互辅助。下面为此列举几例。
《古兰经》开端章说“报应日的主”,安拉在别处注释说:你怎能知道报应日是什么?
在那日,任何人对任何人不能有什么裨益;在那日,命令全归真主。82:18、19
开端章中说“你所祐助者的路”,在别处解释这些‘祐助者’说:“凡服从真主和使者的人,将与真主所祜祐的众先知,忠信的人,诚笃的人,善良的人同在。这等人,是很好的伙伴。”(4:69)
用圣训注释《古兰经》的例子前面已经提过了。
圣门弟子的注释也被认为是权威可靠的,因为他们大都以引述为主。而再传弟子的注释就需要加以甄别,因为那时离穆圣时代略远,各种矛盾和分歧催生了一些如‘什耶’、‘赫瓦勒吉’、‘穆尔吉艾’等派别。这些派别按照自己的观点注释《古兰经》,扭曲它的原意,为他们的派别服务。
B、以个人意见诠释《古兰经》是指具备条件(后文将详细列举)的学者对它的演绎和思考结果。
学者们对为此分为两大派
禁止者认为:1、注释《古兰经》是穆圣的职责,其他人没有其责任也没有那个能力。2、运用自己的思维演绎和诠释《古兰经》实际上是在猜测它的意义,把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以注释的名义强加给了安拉,这是使安拉恼怒让恶魔高兴的作法,是非常危险的。3、穆圣说过:“你们不可随意以我的名义说话,故意对我撒谎者自堕火狱。”4、许多圣门弟子的谨慎就是最好的证明,如前面所提到的艾卜-拜克尔的话:“若我随意注释《古兰经》,在天地之间我何处安身?”
所以,他们认为不可以自己的意见注释《古兰经》。
允许者的根据:
1、安拉在《古兰经》多处命令人们思索他的经典,领悟它的奥秘。如果不能以自己的智力思考它,安拉的这些命令就毫无意义了。2、虽然圣门弟子们都特别谨慎,但他们还是注释了它。若以个人意见注释是绝对非法,他们就不会有任何注释的。3、穆圣曾经对伊本-安巴斯做祈祷说:“主啊,求你让他精通伊斯兰教,该他教授注释。”如果注释不被允许,穆圣的此祈祷做何解释?
当然他们的允许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对任何人都开此大门。他们公认,这等学者必须具备以下这些条件,否则,他们的注释是无效的。
条件
1、精通阿拉伯语
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有一位著名学者说过,不懂得阿拉伯语而注释《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法律和理智都无法容忍也不能理解的事情。要注意的是‘精通’,而不是粗通。《古兰经》是以阿拉伯语启示的,不精通阿拉伯语就无法正确领会它的意思,何谈注释。那些略懂皮毛而注释《古兰经》的人真可谓没有自知之明,也不懂得《古兰经》的神圣,随意注解的危险性。这等人实际是在玩弄伊斯兰,亵渎着《古兰经》。他们的注释是不可接受的。
2、词法
有人注释‘在那日,我将召唤每个民族及其表率’(17:71)说,我以他们的母亲的姓氏召唤他们。这是不懂阿拉伯语词法的后果,因为按照词法规则,此处的这个词是表率的意思,而不是‘母亲’的复数。
3、语法
《古兰经》文的意思因为它的符号的变化而变化,如‘他的仆人中只有学者才敬畏安拉’,如果符号错了,就变成了‘安拉害怕他的仆人中的学者’。和原意就大相径庭,背道而驰了。
4、修辞学
《古兰经》在修辞方面达到了巅峰,这是它的奇迹之一。如果不掌握阿拉伯语修辞就不知道什么是虚词,什么是隐喻,什么地方有省略等修辞手法,从而出现错误的理解。
5、《古兰经》降示背景因素
众学者一致认为,懂得古兰经》降示的背景因素对理解它的意思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欧麦尔时代发生的一件事情足以证明这点。
欧麦尔在巴林的一位官员被证明醉酒后被审讯时辩解说:“安拉不是说‘信道而且行善的人,对于所用的饮食,是毫无罪过的,如果他们敬畏而且信道,并努力为善;然后,敬畏而且信道;然后,敬畏而且行善。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5:93)吗?我就属于那些‘敬畏而且信道’的人,那么喝酒无妨啊。”欧麦尔知道他误解了经文的意思,就示意别人解答。伊本-安巴斯说:“此经文的降示背景可以证实你误解了它。安拉启示了禁酒令后众弟子说,那些喝过酒并且已经去世的兄弟们怎么办呢?安拉就降示了此经文,证明对过去的既往不咎,对以后的严惩不贷。”
可见,了解这一学问是经注家的起码条件。
6、伊斯兰教历史
了解伊斯兰教历史有助于理解《古兰经》,特别是穆圣时代这个主要阶段。因为它的降示持续了23年,大多都是因故而降。
7、伊斯兰教信仰学
不了解此学问的人的注释极有可能错误,进而误导别人。
8、伊斯兰教法学
鉴于《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法的最终渊源以及标准,掌握伊斯兰教法学和法学原理对理解它能起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样,不精通《古兰经》的人则没有资格演绎伊斯兰教法。
9、精通圣训学
前面提过,圣训是最权威的《古兰经》注释。穆圣的职责之一就是诠释它。因此,理解《古兰经》就必须依赖圣训,首先运用它来解释《古兰经》。
10、正统派信仰
这是一个最主要的条件之一。穆圣说过:“我的教民将分为73伙,其中只有一伙是正统派。”由于《古兰经》是正统的最权威标准,故每个邪派都以自己的意见扭曲《古兰经》,对它按自己派别的要求进行注释。
什耶派注解‘他曾任两海相交而会合,两海之间,有一个堤坊,两海互不侵犯。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他从两海中取出大珍珠和小珍珠。’(55:19-22)说,两海是阿里和法图麦,大珍珠和小珍珠指他俩的儿子哈桑和侯塞尼。注解‘有人谈论今世的生活,他的言论,使你赞叹,他还求真主作证他的存心。其实,他是最强悍的仇敌。他转脸之后,图谋不轨,蹂躏禾稼,伤害牲畜。真主是不喜作恶的。’(2:204、205)说,这个坏人是指阿里当时的对手穆阿威耶。仿佛《古兰经》只是为了做为阿里当和穆阿威耶的仲裁而降示。
噶地雅尼(艾哈麦定耶)认为穆圣不是封结列圣的,他之后还会出圣人,而他们的创始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们注解‘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男人的父亲,而是真主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封印。真主是全知万物的。’(33:40)说,封印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品级的名称。
注重用理性注释一切的人无视《古兰经》明文,说‘他曾派遣成群的鸟去伤他们,以粘土石射击他们,使他们变成吃剩的干草一样。’(105:3-5)不是什么飞鸟,而是传染病。
其他邪派类似的注释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注释都是对《古兰经》的歪曲,把自己的私欲强加给了它。这些人将受到安拉的惩罚,追随者与他们同罪。
11、《古兰经》学
《古兰经》是在23年中针对不同事件和背景降示的,有些初期的经文被后来的终止遵守了;有些在某处笼统的经文在别处被具体解释;部分又在别处被限制等。若不懂《古兰经》学就会错误地注释它。
12、《古兰经》诵读学
《古兰经》著名的读法有7种,随着读法的不同它的意义会发生巨变。
13、天赋
众学者认为,除了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有天赋。它不是说人类自己无法得到的天资,而是指自己首先应该是个标准、优秀的穆斯林,遵守《古兰经》,不贪恋今世,敬畏安拉。那么,安拉会帮助他正确理解《古兰经》。安拉说:“你们应当敬畏真主,真主教诲你们,真主是全知万物的。”(2:282)
总结
注释《古兰经》应极其慎重,而读者也应该小心甄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