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时起,你不再关心自己
整天为别人而活?
从何时起,你开始失眠、焦虑、抑郁
甚至讨厌自己?
从何时起,人际关系变成了一个问题?
从何时起,你只会压抑自己而不敢表达?
从何时起,你变得优柔寡断,唯唯喏喏了?
从何时起,你感到失去了对人生的掌控?
从何时起,你认为自己的命运就该如此?
……
从何时起,你丢失了自己?
1
当你接受了负面催眠的那一刻。
简单说,当你接受了那些别人对自己或者自己对自己的负面评判、观点、标签、情绪等,那么你就成功地被负面催眠了。
比如说,生活中很多想减肥的人,在照镜子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胖,这种觉得“胖”的观点,就是在对自我负面催眠,然后人们会发现自己很难瘦下来。
或者说,你因为听到了朋友/家人说自己“不漂亮”,然后自己一直就陷在“不漂亮”的自卑中。这也是被负面催眠了。
而自我的迷失,就是在一次次的负面催眠中不断地强化。
2
可是,为什么人们容易被负面催眠呢?
因为很多人往往有一种倾向,认为自己需要听别人的,认为别人,比自己厉害,比自己懂,比自己还要知道关于自己是谁的一切。唯外独尊,偏偏漏了自己。
简言之,相信别人,不相信自己。
可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别人口中关于你的一切,永远是在别人的头脑中。
犹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人都有对哈姆雷特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哈姆雷特到底是谁?是第1个人说的那样,还是第2个人说的那样,还是第1000个人说的那样?如果没有这1000个人,那么哈姆雷特是谁?
同样的,你是谁呢?是你父母眼中的那个你吗?还是伴侣、朋友、同事、客户、陌生人眼中的那个你呢?如果没有这些人,那么你是谁呢?
人们永远没法看到你的全貌,他们只是看到了零星的片面的你而已。可是,一旦你接受了、认同了别人关于你的一点点看法,那么你活出来的,也只有那一点点而已。
如果A 说你贪吃,B说你胖,你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便很容易地发现自己越来越难瘦下来。可是你知道吗?如果你遇到C或D,你可能会听到一个完全不同于AB的对你的印象。
所以,ABCD他们说的是你吗?哪个是真正的你呢?究竟你是谁呢?
3
最近非常火的一部动画电影《哪吒》里面,有句非常经典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独立于外在的评判与定义,一种非常强大而肯定的自信。在大部分人将外在的一切看的比自己还要重要的时候,哪吒这种“叛逆”其实是向世人展示出,做自己,可以有不同。
其实,你的存在状态,那个真正的你,在别人看到你之前, 便已经是完整地存在了。可是由于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都不同,看到的也只是一个整体的某一部分而已。
人们对你的看法,永远不能代替真正的你。
因为,你是什么,你才能够让别人看到属于你的什么。而不是别人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曾经你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每一次让自己陷入别人对你的看法和评断中的时候,你就是在丢失自己的力量;
曾经你每一次对自己产生的负面想法和感觉,你就是在丢失自己的力量;
曾经对自己的每一次批评和指责,你就是在丢失自己的力量……
一味地去接受、认同外界的对自己的标签/定义/评价,那么,你就在不断地丢失真正的自己,你活出来的状态,也是不真实不完整的。
但是,你可以把丢失的力量找回来。
4
当你能够认清楚,身边的人们关于你的一切认知,都只是他们脑海中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你的时候;
当你能够清晰地知道,那些所有的关于你的说法、评断、标签和定义,都只是一个个别人的观点的时候;
当你能够清楚地知道,那些对你说出负面的情绪化言语的人,他们心中正在经历一场“情绪风暴”而根源和你无关的时候……
你便不会再任由别人的负面情绪、观点、感受进入自己的心中。
你无需为他人负责,你只能对自己负责。
你过去走过的每一步,都在把你导向现在的自己。
而你现在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自己。
5
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由你来定。
当你意识到,你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是什么样子,而不是由着别人来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时候;当你意识到,你的人生是由你说了算,而不是由其他人来决定的时候;当你意识到,你完全有能力让自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的时候;
当你愿意跟着自己的感觉去选择自己真正所喜的时候……
你会知道。
当你不再抱着过去经历中的痛苦;当你不再害怕别人的评价与议论;当你不再追逐外界的力量的时候;当你不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
你会知道。
因为,你已经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