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平定倭寇,除了戚继光还有两个不为人知的功臣,其中一人是大才子

平定倭寇,除了戚继光还有两个不为人知的功臣,其中一人是大才子

作者: 子陵的小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0-08-12 15:01 被阅读0次

嘉靖三十四年,倭寇为患。

倭寇的问题可以追溯至明初,朱元璋横扫天下,张士诚、方国珍等败逃的手下,流窜于海上,与蒙元逃兵、日本浪人组成了倭寇组合。

外来人、本地人、还有以前的贵族,秉持着游击战,对于沿海地区骚扰不断,还不是小股作战,三五几万人没事来打秋风,不得已只能禁海,坚壁清野。

不过打着打着,变成了士绅开海行商,海盗也改行做买卖,官兵则收点钱,假装看不到。

至于日本浪人,基本上都是给海盗打工的,但是嘉靖年间,汪直把海盗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干得生龙活虎,都快在日本建国了,朝廷看不下去,开始严厉打击。

沿海靠水吃水的居民,面对海禁又开始懵了,吃不起饭就加入了海盗这份职业。

来剿灭倭寇的胡宗宪面对这样的局面,很尴尬。

这都快养成军火贩子了,有枪有炮还有大船,怎么开局呢?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胡宗宪决定多找几个人帮着参谋一下,有个人进入了他的视野内。

所谓的幕僚、师爷,通常的形象都不太好,因为普通人眼里,你这么有才华,为什么科举考不上,大官当不上,跑去给人出谋划策呢。

徐渭就是这样一个少年成名,但是十年都没考上举人的秀才。

虽然说他是一个才子,写诗作画不成问题,但是带去打仗,是不是有一点过于儿戏了。

就这样,堂堂总督派人去请,还被回绝了,你要真心请我,就亲自来吧。

一个有可能都吃不上饭的穷秀才,还是专业不太对口的,但凡要上阵的将士,都感觉不太靠谱,质疑声有点大,大明虽然有于谦这样的名将,但是搞不好是一个乱来的王振。

很难想象一个十年落第的酸秀才,基本上没出过远门的穷书生,难不成还能点满了名将天赋,拥有开挂的人生。

穿得破破烂烂的徐渭,没事就在总督府瞎转悠,哪怕是胡宗宪在开会,也能去神游一圈,丝毫不担心被暴打一顿。

这份纵容就在于胡宗宪看到了这位才子,奇怪的举止背后,隐藏的是无尽的才华。

或者说,胡宗宪的气度成就了徐渭的才华,两人素未谋面,却是某种意义上的知己。

徐渭知道胡宗宪委曲求全,讨好严嵩,为的是实现抱负;胡宗宪也知道这位落魄不堪的才子,只能用一些奇怪的举止,缓解半生的潦倒。

至此,他们达成了默契,胡宗宪为徐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徐渭则包办了公文,还定下了平倭寇的大局观。

最终两人步步为营,在戚继光和俞大猷英勇战斗下,平定了沿海作乱的倭寇。

说起明朝平倭寇的名将,可能大家都只记得戚继光,在其中总览大局,互为知己的徐渭和胡宗宪其实也功不可没。

但愿海波平,只要沿海不受战乱,也实现了平生抱负,可能他们对于虚名也不是那么在意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定倭寇,除了戚继光还有两个不为人知的功臣,其中一人是大才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ud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