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要读的读书心理
别再看这本伪心理学了,误入歧途!

别再看这本伪心理学了,误入歧途!

作者: 山僧扫雨 | 来源:发表于2016-11-22 12:34 被阅读3944次

大家选书的时候,会在意封面吗?

我会。

并且因此上了当,失足跌坑。

原以为它封面怪异,是图书界的一股清流;到手才看穿,散发着投机和虚浮的股股恶臭。

不加入反推荐,对不起作者与营销团队的良苦用心。

这本书叫《重口味心理学》,假重口,伪心理学,和很多畅销书一样,败絮其中。

先介绍下这本书。

2012年出版,出版方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一家专注出畅销书的出版公司。(出版社也很有门道,下次单聊)

这家公司曾出版过《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并非还原童话的暗黑本质,而是费心搜刮了各种色情、暴力元素,以童话做噱头,贩卖比av画质还糟糕的垃圾。后来,这本书被勒令下架。

出版社的选题三观,可见一斑。

《重口味心理学》源于作者发在天涯上的网帖,《八一八那些离你或近或远的重重重口味心理学》。

一经出版,迅速畅销,并常年占据畅销排行榜,目前已销售超百万册。

畅销书这玩意,有两种成因。一种是内容棒呆,看完忍不住推荐,畅销得心服口服。

另一种是营销玩的溜,推荐书的人,要么为利,昧著良心夸秃子发质好;要么压根没看过,跟风推荐。

如果你看过这本书,还愿意推荐给别人,请小心被拉黑。

这本书的主标是,重口味心理学。在重口味泛滥的时代,确实很得民心。

副标是:怎样证明你不是神经病?

神经病是什么?

以前又叫神经炎。是一种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疾病,属于物理病变范畴

神经病会怎么样?疼痛、麻木、无力、瘫痪等。

这本书讨论的是什么?

多重人格障碍、焦虑症、恋物癖、精神分裂、人格障碍……显而易见,这是精神病的锅。

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

作者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硕士,却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真让人怀疑这本打着科普旗号作品的可信度。

最为尴尬的是,自2012年初版,今年这本书又推出了新修纪念版,这个明显的错误,还在封面嚣张着。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重点。

这确实不是重点,这不过是每个略懂心理学的人最基本的认知罢了。

本书开篇,讲多重人格障碍。

作者花费大量篇幅讲《致命ID》,用一个虚构电影的虚构人设,来讲解现实的病理知识。

你确定不是在逗我玩?又不是六神磊磊的社评文。

下面开始讲案例,假的令人发指,像极了那些鸡汤文里被虚构出来的“我有一个朋友”。

比如,“d是个27岁的黑人兄弟,他有很严重的头疼病,一天疼两次,一次疼半天,总之是很能疼。”

编造得如此不用心,我真的拿不出一丝勇气相信作者的话。

再比如,“塞小姐的童年里几乎每天都要遭几次毒手,有几回差点就没命了。她一岁还不到的时候,母亲就借鉴了日本文化中的捆绑艺术,变着花样地施展在塞小姐身上,偶尔还把她吊到天花板的电风扇上旋转……”

一岁还不到的时候?捆绑艺术?还吊到电风扇上旋转?

我知道你为了说明,人格分裂障碍多源于童年心理阴影,可你这样胡说八道,真的不会脸红吗?

我宁愿去刷《犯罪心理》,反正是编造,这部剧的剧情显然更胜一筹。

全书的案例,都充斥着一股随手拈来的编造味道,好像是急匆匆烧成的白米饭,夹着生,磕碜得慌。

说是科普书籍,简直糟蹋科普二字。

如果你编造案例,最终能解决问题,也就罢了。毕竟,夹生的米饭也能勉强填饱肚子,权且充饥。

可是作者呢?说完了一个故事,戛然而止。

开头人格分裂的d,按书上的说法,分裂出来了强悍的大d,多情的中d,儒雅的小d,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既没有说人格分裂如何预防,或者治疗,或如何跟人格分裂患者相处,就这么没了。

那个被虐待的塞小姐,同样如此。

当故事书看,太幼稚而单薄,远没有《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爽。

当心理学看,太没头没尾没依没据,像个跳大神的在忽悠我。

这本书最逗的地方是,作者搞了个网友诊疗室。

类似于网上心理咨询。

有个人问,自己老爹平时是个很温和的人,一旦喝酒,就会狂躁,甚至拿刀追少自己。这是什么情况?能不能治疗?

稍怀善心的人都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困扰,甚至有安全隐忧,值得严肃对待。

然而作者的解答,却让人实在无语。

“仅从你三言两语的描述是很难对病症加以判断和下结论的,还要进行系统的诊断。如果是多重人格,治愈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相比这样的学者,知乎上的很多答主,简直是良心。

而且,既然无法解答,放到书上去的意义何在?逗我们玩?

反推荐的第一篇,是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有人反驳说,文笔很好啊,很优美啊。

我向来注重内容超过文笔,文笔不过是外在皮囊,作者的思想才是支柱。

这本书的思想如茅草,左扯一个荣格,又搬一下弗洛伊德,再杂糅点编造的案例,凌乱而蓬松。

至于文笔,不多评价,大家自行欣赏。

“恋物癖患者多是性格内向,平时在两性关系如恋爱婚姻问题上,往往扮演的是不成功的男性角色,缺少男子气概。”

这本书的读后感就是:

不读,浪费钱。心疼。

读,浪费时间。更心疼。

这个阿猫阿狗都能出书,还赫赫列在畅销榜的时代,真心疼我这种上当的读者。

如果你曾对这本书蠢蠢欲动,我想,它可以从购物车里退下了。

END

反推荐回顾

远离垃圾,从我做起

谁再推荐这本书,立马绝交!

反推荐 | 看了这本青春,我的懵逼已满格

相关文章

  • 别再看这本伪心理学了,误入歧途!

    大家选书的时候,会在意封面吗? 我会。 并且因此上了当,失足跌坑。 原以为它封面怪异,是图书界的一股清流;到手才看...

  • 心理学?你需要看这些书

    《对伪心理学说不》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我看的时候,还是翻译作《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这本书...

  • 最懒却最实用的选书方法

    第一,直接看版本。有的书一版再版,比如《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目前已经到第10版了。也证明这本书确实值...

  •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下)

    如果说《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前1~5章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什么是伪心理学;那么后6~12章则说明...

  • 别再被“伪心理学”吸引

    经常会在各种软件上看到这样的文章,看了几张图片,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人,这个简直是无稽之谈。 在心理学中,有美女老妇...

  • 巨婴思维小议

    这本书在豆瓣上分并不高,原因在于豆瓣上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好评说很好,满分;差评甚至说是“伪心理学”。是不是伪心理...

  • 综合|心理学之伪心理学

    伪心理学 伪心理学是指那些貌似心理学但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体系。多年来,各种伪心理学变化不大,这是因为伪心理学的信徒...

  •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

    伪心理学的危害: 一、伪心理学会造成我们的错误归因 二、伪心理学给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的借口 三、利用伪心理学招...

  • 对伪心理学说不:轻松理解科学心理学

    上周把这本书看完了,其实在看之前对这本书没啥兴趣。伪心理学其实我们都可以猜到,那些心理测试说能猜到你是什么类型的人...

  • 好书推荐:《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是15年的第10版。这本书的原作名是《How to Think Straigh...

网友评论

  • 074b6fde688c:望作者用火眼晶晶多帮我们分辨分辨这些伪心理学书籍。
  • 子非鱼Lynne:高中的时候由于一心想学心理学而看过这本书。大学虽然没上心理专业,有幸读的专业跟心理关系密切。然后就觉得自己以前怎么会看这种书。。。。。
  • 705ec3998e7d:好的心理学读物,都不是书。而是短小却耐读的文章。好的心理学书籍,都很难读,特别是原文,读的不要不要的。
    读心理学书,不如读读实用心理学的文章,慢慢就明白什么才是心理学的意义。对不?
  • 茹果君:那个《重口味》的确不推荐,可是现在书店卖得很火
  • 王超英:喜欢你的文章
  • _Cheney:我给大家推荐一本:理查德·格里格的《心理学与生活》
  • 茧破:作者批判的好!
  • 凉城未凉:有没有好的心理学的书可以推荐,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不知道看什么,毕竟市场上的书各种各样,内容也有好有坏
    白华青蓝: @末日凉城 《心理学导论》,《进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
    _Cheney:@末日凉城 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
  • 丽江小蜻蜓: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值得一看
    啊南0:@丽江小蜻蜓 我感觉厚黑学的东西有点偏激
  • 19fb38dc5804:嗯嗯,表示好多书,越看越是套路
  • 7b356a68f1fd:......天才在做疯子在右 和重口味心理学都没看过
    永远i: @欧阳狗狗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作者真真正正深入接触精神病患后写下的😐
  • Juno修行僧:讲真,安意如的书都是无病呻吟,还抄袭一大堆🙊
  • 在天涯的海角: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这样 误入歧途了可如何是好 商家好无良
  • 与谁同:我刚买的这本书,快看完了😂😂
  • 肖真:特喜欢犯罪心理,追了,11季,12急大换血不想看了
  • 启雨革月:反推荐,第一次听说这个,很不错
  • Karry的蠢萌女友:为什么我感觉挺专业啊
  • 余百百会变成鱼:表示买了这个的一套书!还都看完了!不过不是一个作者写的,一本一个作者,这类书就当消遣吧,我妹是学心理学的,她推荐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的书,都太无聊了🙈🙈🙈
  • 287c3bea59d1: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怎么样?
    287c3bea59d1: @珑洛 我已经看完了😐😐😐😐😐有啥好的历史书推荐吗?
    7eab238400c9:@麦兜兜兜兜 还行,看你有没有意志力看下去,我觉得看这个还不如看历史书
    7eab238400c9:@麦兜兜兜兜
  • 盛夏ToT:很棒呦 作者
  • 阿群1986:推荐本文给简书心理专题主编 @lekli
    山僧扫雨:@阿群1986 谢谢:stuck_out_tongue:
  • 金叶子的生活:没看过,看到标题就感觉不是心理学的专业书。现在打着心理学的招牌出版的书太多了,都不是心理学。什么每天学点心理学,办公室心理学。这哪是心理学,这是人性。骗那些不是学心理学人罢了。
  • 0d43fb30cdc2:女神 又看见你了😁😂来来开 给个回复 沾一下仙气
  • 柿口先生:当初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就是这个感想,后来我看了一本漫画,山本英夫的异变者(第一卷于03年出版),更是觉得自己被骗了〒_〒这个说不是抄袭我真的不信
    4ca5331c9e2f:@柿口先生 天才疯子写的还好吧,不过真不知道有抄袭漫画书嫌疑,找找看看
    6140fe38105c: @柿口先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是单纯被名字骗掉坑我会说?
    青木729: @柿口先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看了大约30%,实在看不下去了,当时挺庆幸自己是看的电子版,没有花钱买。
  • 2e4dc338aead:这本书的确看了蛋疼
  • 20ac59b0862f:非常赞同!
  • 乐之读:棒棒的
  • Super安浅浅:哈哈哈
    ,赞

本文标题:别再看这本伪心理学了,误入歧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vp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