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读的是《悲伤的力量》书中的第七部分:本书金句。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1. 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悲伤的过程,承认悲伤的必要性。悲伤不是医学康复模型里那种可以靠斗争去克服的东西。作为人类,我们会本能地逃避痛苦,但是,与我们的直觉相反:要治愈悲伤,首先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在悲伤中支撑下去的办法,因为悲伤是无法逃避的。
2. 真正伤害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代人的,并不是悲伤带来的痛苦本身。而是他们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情。要治愈悲伤,首先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我们需要洞悉自己内心发生的变化,学会辨别自己的情感和动机。然后认识真实的自己。
3. 悲伤是一个高度个人化、自相矛盾、混乱和无法预测的内心过程。如果想控制它,就需要理解并学会与这样的核心悖论共处:我们必须学会伴着事与愿违的现实来生活。
4. 悲伤的人的诸多痛苦之一是不得不去费心照顾那些不知如何对待我们的人。我们已然在为劫后余生而挣扎,保存我们仅有的一点点能量,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去为他们的过失买单,这若不是残忍就是荒谬。
5. 人们常常低估了“仅仅作为朋友在那儿”的意义。他们认为他们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修复”你,却没有意识到那样做是在侵入你的精神空间,而不是支持你,这让你意识到自己实际上不大对劲儿,看起来是需要被“修复”的——这都是在提醒你要表现得正常起来,好让他们停止帮助。

6.“真正伤害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代人的,并不是悲伤所带来的痛苦本身,而是他们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情。”
7.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悲伤的过程,承认悲伤的必要性。悲伤不是医学康复模型里那种可以靠斗争去克服的东西。作为人类,我们会本能地逃避痛苦,但是,与我们的直觉相反:要治愈悲伤,首先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在悲伤中支撑下去的办法,因为悲伤是无法逃避的。
8.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悲伤的过程,承认悲伤的必要性。悲伤不是医学康复模型里那种可以靠斗争去克服的东西。作为人类,我们会本能地逃避痛苦,但是,与我们的直觉相反:要治愈悲伤,首先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在悲伤中支撑下去的办法,因为悲伤是无法逃避的。
9.“悲伤不是可以靠斗争去克服的东西,死亡带来的悲伤也被深深误解。”
10.痛苦是改变的契机。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但我们知道,如果一切按部就班,我们都很满意的话,我们不会有动力去改变任何东西。如果相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不安、厌倦、愤怒、焦虑或者恐惧等情绪折磨的话,通常我们会问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是我们的人际关系还是工作出了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什么才能重新感到满意,甚至快乐?当一个人死亡,改变被强加于我们,我们感受到更大的痛苦,这种痛苦强迫我们去适应已经变得不同的外在和内心世界。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悲伤的力量》的第七部分就到这里了。谢谢您的阅读,读后有什么想法请留言,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