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可复制的领导力》
字数:788
在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无意识地做着管理者角色的事。昨天,看到Fanny老铁深刻的剖析管理孩子的领导力问题,让我对管理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一件事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完成自己想要的结果,其二需要别人完成,那么这件事就是管理工作。
组织中,管理的角色也不尽相同,大致分为三种,执行、管理和领导。不同阶段的管理角色就会表现在战术和战略上的不同,相信大部分工作的人都能体会到不同管理角色的差异。 管理角色定位准确后,做事就要有管理的思维,吸收了本书的观点,我总结三个核心管理原则:
1.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社会交换”,应该要遵守“互惠原则”。
我们在一个企业里工作,是因为这个企业能实现自己的某个阶段的需求,比如说学习、赚钱、兴趣等。当下属存在这种交换意识时,他才会提升自己对组织的情感并服从对领导者的管理。猫叔社群里,提倡的“利他原则”,就是为了更好的利己,这就是一种互惠。
2. 不要片面强调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服从力”,而要充分授权,发掘员工的进取心。
管理者过于强调如何让组织成员服从安排,就会陷入两个极端,要么频繁使用硬全力,颐指气使下达命令,要么事事亲力亲为,做好表率。这都将很可能达不到满意的结果。人人都知道世界越来越复杂,管理的体系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员工的进取心发挥更大的作用。否则,遇到新的变化,员工就等待管理指示,不断需要管理者承担最大的责任和风险。
3. 以团队文化,营造组织氛围。
管理者需要一个狼性的团队,那就应该营造“事事争第一”的氛围。管理者需要一个有爱的家庭,那就应该营造“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氛围。总之,氛围影响人的情绪,情绪改变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鉴于以上,我需要在管理上做出以下行动计划:
1. 好好说话,避免认知偏差造成沟通障碍。每天记下一句讲的最深刻的一段对话,反复琢磨,下次再改正。
2. 充分授权,多问一句“这件事,你怎么看?”,尊重和信任员工,发掘进取心,克服自己的盲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