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
妈妈是当地有名的养蚕好手,每年都要养两季蚕——春蚕和夏蚕。哥哥、姐姐是她的帮手。爸爸在乡上上班,很少回家,大哥和姐姐相继参加了工作,家庭劳作的负担都落在了妈妈羸弱的双肩上。
又到暑假,又开始了另一次夏蚕的养殖。我和小哥悄悄商量后,郑重向妈妈提出:我们要养蚕。妈妈欣然应允,并说所得的钱由我们自由支配。
从乡上领回半张蚕种,我和小哥紧张又兴奋。好在有当帮手的经历,一切都比较顺手。我们把蚕种放在一个簸箕里,那银白色的蚕种在我们眼里显得格外亲切。几天过后,蚕种上爬满了黑乎乎的蚂蚁般大小的蚁蚕。我和小哥在另一个簸箕底下用纱布匀匀地抖下一层细细的石灰,再用一片鹅毛小心地把蚁蚕扫到簸箕里,簸箕里就有了一个个黑色小脑袋在里边蠕动。哥哥掐来几片嫩嫩的桑叶,我洗净手细细地切好撒进簸箕里,蚕儿们就开始了行动。
渐渐地,蚕儿由小到大,由黑到白,由瘦到胖,我和小哥也日益忙碌,每天摘桑叶、消毒、喂蚕、给蚕“分家”,稍有空闲便抱着书本在蚕室里完成假期作业。蚕儿咀嚼桑叶那“沙沙”的声音在我们耳里成为最动听的音乐。
蚕儿睡眠的时候是我们最轻松的时候。一只只蚕儿昂着发亮的脑袋一动不动,也不吃东西,我们又轻轻地给它们抖一层石灰,让它们安心地睡。等它们睡醒,它们就会脱一层皮。蚕儿一共要四眠,大约一周一次,每一次睡醒后都要脱一层皮,长一圈肉,并且食量不断增加,我和哥哥就更加忙碌起来。
四眠过后,蚕儿一天一个样,身体越来越白,越来越胖,装了满满的十六簸箕。食量也大起来,每天要进食5、6次,半夜我们也要起床添加桑叶,大片大片的桑叶撒下去一会儿便只剩下光光的叶梗。邻居家发生了僵蚕,我和小哥可吓坏了,每天消毒也越来越勤,幸好有惊无险,几天过后,蚕儿的食量减低了,胖胖的身体变得透亮,它们要上山了。我和小哥把亮蚕捉到提前用麦杆做好的“山”上,一边捉一边念:“蚕宝宝,快做窝,三天做个铁茧壳,你也忙,我也忙,三天做完好赶场。”它们各自挑选一处便开始吐丝做茧,细细的银丝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几天过后,草山上结满了雪白的蚕茧,削开一个一看,里边是黄亮的蚕蛹,我们又忙着摘茧子,摘好过后扯一把麦秆,砍掉两头,插在背篓里,背着蚕茧到二十几里外的镇上去卖,没想到我们竟然卖了二百多元钱,第一次捧着这么多钱,我们心里可乐开了花,一人买一根5分钱的冰棍,所有的辛劳转眼间全化成了甜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