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读完书,想了一下,是走在三天前那个阳光很大,我戴着眼镜,勇敢直视太阳妄图看清这世界人情冷暖时,一低头——看到了广场上开的书展,我就知道会买,听好几个朋友说过,也在不久前断断续续读了《他们最幸福》。
“不要那么孤独,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小时候把流浪挂在嘴边,初中看余秋雨的《行者无疆》,记住了巴塞罗那的流浪者大街,也记住了里边写到流浪者需要开阔的心境、融入能力,技能。流浪者的生活很丰富,流浪者大街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奇人异士。高中跟同学交流,说到梦想好多人都说要去环游世界,邻桌女生不高兴了,她一直以为这是自己独有的。
读大学第一次出省,黄土高原的孩子终于见证了写在作文本上的南方的四季。感受所谓”江南暮春三月,杂树生花,草长莺飞”也可以在每个秋天像存在模像样地感叹“秋尽江南草未凋”。回家来回往转,也去过一些地方,火车飞机大船小船,好像终于和小时候的梦想扯上了点关系,才明白原来自己眼中的流浪只是旅行,或者说”行走”更为准确。
都说平淡才是真,自己也向往平淡,但明白真正的平淡只有该经历过得都经历过,才能真正品得来,耐得住。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感觉在《看见》里出现过这句话。读《他们最幸福》时,会有一种不真实感,真的有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吗?但大冰语气过于真挚,容不下怀疑。读《乖,摸摸头》则全心投入,真实得那么自然。故事里的人过着为俗世所累很多人想要的生活,是他们青春无悔努力追寻过的结果,不羡慕,佩服,尊重。自己真得想要也要自己去追,没人能替代。
当我熟知“丽江古城”时,它似乎已是艳遇的代名词。自己慢了很多拍,就一如对大冰,还停留在他主持阳光快车道的小学记忆中——那时没得选,只能接收到山东和山西两个卫视。我也不认为自己现在就不慢很多拍了,不是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吗?可为什么要去追呢,那么多时新的东西,只追自己想要的不是?
处在大三的路口,貌似需要准备的东西真的很多,自己还是比较懒散。但关于旅行,小时候以为的流浪,还是自己埋单比较好。还会走很多地方,但不会毫无准备,还期待遇到更多让自己欣赏的人,但自己还要储备,大家才能谈笑风生,一醉方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