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中国传统文化
说起林升,很多人并不是马上能想起来是谁。但是说起他的代表作,那就

说起林升,很多人并不是马上能想起来是谁。但是说起他的代表作,那就

作者: 百里流川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00:23 被阅读4次

说起林升,很多人并不是马上能想起来是谁。但是说起他的代表作,那就几乎人尽皆知了。林升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并不能严格地称作是一位词人,但是却因为《题临安邸》这篇七绝使得他在宋代词坛上有了一席之地。虽然这是一个值得令人兴奋的名头,但是对于那时的林升来说,并没有那个心思去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当时林升所处的社会环境是非常复杂的,而却是面临国难的时刻。因此,林升在创作这首七绝的时候,内心也是各种复杂的滋味。且看这首诗歌是如何表现出词人的内心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开头以“山外青山楼外楼”引出,这句话可以从层层叠叠的高山,以及鳞次栉比的楼台来描写祖国的美好的江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的美景的感叹。而这种感叹里面深藏着词人内心无尽的感伤。这种感伤全是因为此时的国家的半壁江山置于金人的铁蹄之下,南宋之所以成为南宋,是因为北宋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故土。而故土之上,一片生灵涂炭啊。人民的生活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诗人日盼夜盼,却还是只能呆在临安看着这山山楼楼。因此,这里的“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是一种摆在词人眼前无穷无尽的迷茫和挥之不去的苦楚。是否是现在依旧存在的美好江山蒙蔽了统治者的眼睛呢?

请输入图片描述

答案是肯定的。下句的“西湖歌舞几时休”便道明了此时统治者的状态。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乐不思蜀,上句的“山外青山楼外楼”恐怕是已经只剩下青楼了吧,恢复故国的大任早就被奢靡的安逸生活所遮盖,统治者的眼前只有美女,歌舞和酒了,对于沦陷区的百姓更是不闻不问。这句的结尾更是用了一个问号,古代文学史上在七绝上出现问号的句子少之又少,此时的这句问号是表达了作者一种愤怒,更是一种无奈。因为他知道,他现在面对这一切是无能为力的。这一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他来说,现在是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代勇猛的武将,骑着战马上战场杀敌,去营救那些陷入苦难的百姓,哪怕是战死沙场也可以。但是,他现在只是满腹经纶,最终是一生抱负无法实现。而面对这样的统治者,他更是无能为力的,他作为一个小小的文官,并不能唤醒上层麻木的统治者。而“几时休”更是变大了作者对于这样无穷无尽黑暗的,没有未来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充满了恐慌。希望赶紧结束,有不希望真的一切结束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诗的第三句“暖风熏得游人醉。”这一句看似是写了一段春风吹拂行人的惬意的画面,而这里的“熏”字很好的承接了上句的“歌舞”,“游人们”现在正在沉浸在美景之中,无法自拔。而一个“醉”字更是把他们的丑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这里的“游人”并不是指游玩的行人,而是指的是另一层更深层的含义。

但在其中作者还是希望的现在的统治者只是面对眼前的安乐是一种暂时的放松,就像是春游的游客一样,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家。然而,就像作者把这句话写的那么美好一样,那时的统治者怎么舍得眼前的这么好的美景呢?

请输入图片描述

因此,在诗的最后“只把杭州作汴州”道明了作者内心中的矛盾,也暗示了南宋要灭忙的历史归因。要知道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现在已经被金占领了,而这样下去,南宋迟早要变成下一个北宋,杭州迟早变成下一个汴州。一个“直”字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愤怒。

​苏舜钦说过:“人函愉乐悲郁之气,必舒于言。”

而此时的诗人就是因为国破家亡时候统治者还是昏庸无道的行为心中集聚着难以发泄的抑郁之气,从而通过自己这首诗说了出来,只是这首诗太过真实,直接将南宋灭忙的历史结局道明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起林升,很多人并不是马上能想起来是谁。但是说起他的代表作,那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r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