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

作者: 湖拥山水厅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17:44 被阅读140次

      首先想要告诉您的是,故事冗长,可能枯燥无味,下翻请慎重。

      这是我回到原单位后又一次上午决定下午就出发的旅行。巧合的是,2008年的那次出行也是没有思考时间,立马出发。

      上午,我先回到老家,带母亲去集镇上采买,并没有告诉她我的计划,这段时间,她在老家照顾年迈的外公,还有些农事,说到这里我也甚是惭愧,十年时间过去了,眼前的安定生活太多是源自于勤劳、睿智的母亲,而我自己,无论拥有或失去,都很难豁达,总是以一个羸弱不堪的内心面对自己的生活。因为这周工作繁忙,母亲很意外我的突然到来,虽然只有20公里,开车也用不了半个小时,我却很难天天回老家,很多年来都是母亲一人独居,曾试图与她沟通,想要她住在县城,可是她有她的顾虑,若不是外公无人照料,不久前接来住在我家,恐怕她仍是一人生活。天气很热,集镇上人也很多,等我把车子停好,已经不见母亲人影,走完一条街终于找见她人,买上瓜果蔬菜和柴米油盐,我似乎能感觉到母亲心里的些许欢乐。是啊,有哪位老人不想天天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就像他们仍未长大时那样时时照料,处处关心,可孩子们选择的远离,何尝不是在父母本就伤痕累累的心上再划一道口子。

      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都是我们对父母熟视无睹的借口。可是,又有谁能发现,我们似乎又很有钱 ,抽着爸爸买不起的烟,用着父母没见过的东西,我们似乎又很厉害 ,不顺心就对父母各种喊,想要操纵他们的全部,其实,我们所有这些肆意妄为的背后,是他们或与生俱来、或习惯成自然的无条件妥协。       

      下午天气更热,央告朋友F君扮演司机送我们一行四人先到风陵渡,我们再转乘去西安,一路上看见高耸的华山,想想自己此行,突然鼻子一算,眼泪就下来了,刚到渭南,我就发现钱包落在自己车上了,而车子也被朋友开回了县城,于是联系公车,又让F君折回风陵渡赶上最后一趟公车把钱包稍往西安,于是之后的一个多小时基本上就在惴惴不安中度过,当得知目标绝不可能实现,只能到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领取火车票时,内心一下子就变得安定,短短几分钟以前还在考虑没有身份证怎么出门而惶恐的我,突然间就特别坦然。或许是对未知的恐惧,我时常被自己预设的困难吓倒,忘却了本来的目的,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无价值的忧虑居然都转化成了阻力。

      一边感叹西安城的炎热,一边马不停蹄的办证取票,之后等车,跟同行的朋友们把附近的肯德基、麦当劳统统转了一遍,都没发现一个空位,最后走过两个街口,找见一个记不得名字的快餐店里有位置,先占座,再点餐,面对室外高温,我们基本上是掐好了时间,直到最后一刻才去车站上车的。

      我第一次来西安,就是08年的那个夏天,同样的炎热天气,同样的车站人流,从三府湾车站下车步行到火车站,面对从来没见过的偌大广场和上万候车的旅客,我直接懵圈,只能用道听途说的社会经验无力得保护自己,就那样,我和母亲、姐姐躲在城楼的阴影下和众多旅客一起,度过了那年夏天最炎热、难熬的6个小时。

      “旅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7月20日,星期五,欢迎朋友们乘坐本次列车。旅客朋友,当您踏上这趟列车,你的旅行生活就开始了。请您看清车票标明的座席号或铺位……”。躺在硬卧的上铺,我打开手机看看微信,同行的朋友都在硬座车厢,我看到身旁有很多空位,就怂恿他们偷偷过来,不想他们连8号餐车都过不来,铺下有一位北京母亲大声训斥调皮的儿子,列车员推着小车不忘给未休息的旅客最后提供一次“贴心”服务,我因为空调出风口正对着脑袋考虑要不要头朝过道……就这样拥挤摇晃的一晚却睡得很安稳。

      那一次西行,直到列车开动,才慢慢感到一丝凉意,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房屋、树木,心情沉重,我和母亲、姐姐都不言语,翻江倒海的难过,却无法向任何人说起,我自己像刺猬一样蜷缩起来,防备起来。座位对面是一位来自太原理工的大学新生,趁着暑期去格尔木探望在那里做生意的父亲,高大、阳光、帅气,一路欢声笑语,到了深夜,他的母亲补了张卧铺票去休息了,他让我坐在他旁边,好让我的母亲能够在躺在座位上休息一会,我很感动,却拒绝了,就让母亲靠着我的腿躺了一夜,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他不解的眼神。

      手机闹铃响了起来,我睁开惺忪的双眼,轻轻下了铺位,洗漱完毕,站在吸烟区点上支烟,看到车窗外的风景已经大变。 阳光干净明亮,将兰州不太会长草的山坡照的更加殷红,黄河水一改原先的面貌,就像中下游一样汹涌、浑浊,才想起网上有关兰州暴雨,城市内涝、农村受灾的新闻,不久就看到很多泡水的农田和房屋。列车驶过一片农田,瞥见已经结穗的油菜,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原计划来这里看油菜花的计划可能就要落空。

      十点,我自然而然的穿上了外套,准备下车,出站以后,被眼前的景象完全惊呆,曾预想这里的变化,也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图片报道,可置身其中还是惊诧不已。实话说08年的西宁还是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很大,车站广场顶多像个机关大院,街道空旷,除过公交和出租车外很少有私家车,临街的铺子大多是民族商店,酒店也很少,与现在眼前数十座高耸入云的酒店完全不同。

      天气预报说只有当天半天的好天气,我们就不能按照原计划青海湖、茶卡盐湖逐个游览,只能放弃茶卡盐湖,抓紧眼前的好天气先去青海湖,车站有很多拉客包车去景区的司机,热情还实惠,同行几人总觉得不太可靠,我只好打电话给西宁的叔叔,让他帮忙联系一个包车司机。 我的这位叔叔其实是父亲的远房表弟,不到20岁在到这里做生意,也已定居多年,08年来西宁时就是他打电话通知的我们,也是他前后在医院照顾,帮忙催账,以至于后来我自己在西宁的生活起居都是借力于他。

      不巧的是,电话接通后得知他刚到西安,准备回芮城,结果我们一个西进,一个东征,刚好错开,他交代让我稍等,马上打电话帮我联系包车,并安排招待我们晚间的吃住,婉言谢绝后司机电话就过来了。饭后正式出发,没出市区同行的几个朋友就睡着了,我自己因为有点兴奋,也还有一点担心,居然不困,一路上和司机聊得特别欢畅。

      离开市区,车子就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往西走,路边见到很多正在准备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外国选手,基本上都是一队一队的,因为第二天就是正式比赛了,选手们似乎很紧张,一个个埋头蹬车,在超过25度的陡坡上,他们的速度大都超过了40km/h,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眼前的风景已经大变,用司机的话讲就是到了牧区,长着浅草的山坡上有成群的牦牛,在白云下慢悠悠的吃草,谷底达不足尺宽的河流清澈见底,足足绵延几十公里。朋友意外触摸到窗外的车身,惊叹道外面艳阳高照,车身却是冰冷异常,丝毫没有家乡此时大家开车时的各种煎熬,司机说他们的车子从来不开空调……走过了日月山、倒淌河,司机师傅请我们到一家藏民开的小铺里吃了纯正的老酸奶和酥油糌粑,以前只在书本和影视资料里看到过的场景就在眼前,让人的印象就更加深刻。 

      当青海湖真正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每个人都真的被惊艳到了,所有人都感觉眼睛不够用了,一遍赞叹一遍后悔没有带上专业相机。我们没有去二郎剑景区,而是绕过一个大湾,在水域更宽、视野更好的一处湖边停下,在当地牧民规划的景点一个人10块钱通过,司机说二郎剑有啥,这里就有啥,我们哪里管得了这些,就想赶紧往湖边走就是了,蔚蓝色的湖水与天空同色,又隐约闪现着白云的光泽,湖边吸引着很多年轻的游客,本以为水会很冷,当见到很多人都赤脚踩在水里时,我们也脱了鞋袜,挽起裤脚,慢慢的往水里走了走,这时候我掏出手机打开照片,找到出发前翻拍的父亲照片,请朋友给我们在湖边留张合影,可是因为阳光太强,试了很多次都很难有好的效果。当年父亲曾许诺带我去青海湖,却因为变故没能去成,十年后我终于到湖边,却只能带跟他的照片一起合影。

      回程大多走高速,才知道司机确实不错,来时专门挑国道路线,就是为了让我们多看一些青海风光,所以在这里再次表示感谢。

      当晚回到市区住下,朋友们商量着第二天要去塔尔寺,我帮他们做好攻略,也计划着我第二天的行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年之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vg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