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美問,多少錢可以財務自由?
群裡有人算了賬,加上通貨膨脹因素,退休三十年,每月一萬生活費,累計需要五百萬左右。五百萬聽起來嚇一跳,我好像從來沒這概念,結果居然是這麼個數字,對富豪們來說不算什麼,對工薪家庭卻是不低的一個數字了。
前幾天還聽朋友說到,她家大姐開始領退休金了,每月兩三千。按照現在帝都的生活水準,肯定是不夠的,差得挺遠。財富自由,由此看來挺遙遠的,也讓人平添焦慮,不知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
下午收工吃飯,聽妹妹說,她一個朋友,八零後,自己做創業公司的,最近帶著兒子再婚。找了個地道北京帥哥,家裡房產無數,不用工作,每天開車四處收租子即可。我立馬問,哪能找到這樣的男人啊,瞬間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他們怎麼認識的?妹妹說,打遊戲,他們都是發燒友,那少爺每天無所事事,所以酷愛遊戲。
我頓時洩了氣,遊戲小白,面對人家八零後遊戲高手,只能是斷了這個念想吧。一夜暴富,離我們遙不可及。我對財富其實沒什麼概念,對自由非常嚮往,二美讓想象一下,我就盡力想一下。

小時候肯定沒有財富自由,普通人家的孩子,那時父母幾十塊工資,家家都要精打細算過日子。所以,小孩子的很多願望都很難實現,比如糖果,零食,玩具,哪怕是路邊的炸糕,都只能偶爾吃到。即便是現在名聞天下的驢火,我小時候也從沒吃過,只能眼巴巴看著,因為知道,那太奢侈了,不是生活必需品。
過年的壓歲錢,每每都會主動交給家長,因為大一些就知道,那是自家給出去的又換回來。倒是妹妹,總要主張自己的權利,要自己管理這筆財富,卻也屢次沒了下文。現在想來,小時候想要的財富自由,大概多半就是能隨心所欲吃巧克力,麥乳精吧,為此,曾經的夢想,就是當售貨員。
上學了,學海無涯苦作舟,很多年一直漂著。曾經很喜歡買書,無奈財務不自由,即便父母支持,也總是與特別喜歡的書擦肩而過,徒留遺憾。作為窮學生,我曾幻想最大的財務自由就是可以隨便買書,最好身後跟個男人,專門負責幫我結賬,搬書,好不神氣。
那些年常常因為衝動買書,看展覽,看話劇,下半個月就沒飯票了,面臨挨餓。所幸,我兼職打工的公司就在學校墻外,可以經常去公司院裡的食堂蹭飯吃,老闆還覺得我挺敬業,下了課沒事兒,就總是會跑過去。
那時還正談著艱難的異地戀,年輕的火熱,長途話費是一大筆之支出,小南門外路邊拐角的公共電話亭,就像個怪獸,不斷吞下鈔票,說不了幾句話就又要續費。財富自由在那時,就是期待可以無所顧忌地打電話。於是乎,我只能半夜潛入公司。
有些慚愧,然後安慰自己,雖然占公司點便宜,但就當我平時做翻譯,陪客戶起早貪黑的辛苦費和獎金吧。對一個外貿公司來說,九牛一毛。幾年後,請公司同事喝我的喜酒,老闆站起來說,你們異地戀修成正果,我才明白,為什麼那幾年公司長途話費總是很高呢,看來有我的功勞哈!
如今,早就可以隨便買書了,每年地壇書市,再也沒心思拉著小推車擠入人頭攢動去裝書了。看書的機會越來越少,包括看戲,也總是覺得沒時間。被網絡侵入,所有都可以通過虛擬實現了,未免有些失落。
寫到這兒,實在覺得自己沒什麼追求,也沒太多的想象力。對財富的幻想似乎從未展開,只限於身邊事。

上班了,剛開始幾年仍是捉襟見肘,外企工資不低,可每到月底都不夠花,我的愛好還是學生時代的,買書,看戲,聽音樂,旅行。於是想著,只要這幾件事可以讓我隨心所欲就好,反正我對逛街買衣服,買包包,化妝品這些都沒什麼興趣。那時很少打車,去大超市花一兩百塊能買滿滿一購物車的東西。後來這些年,一樣的錢推回來的東西逐漸成倍縮水。自己的日子,就這樣稀里糊塗過去了。
再後來,結了婚為人妻,有人管著了,很長時間不適應。我的財務自由愈發受限,各自消費習慣不同,很多事情看法不一,比如要不要出去吃飯,能不能繼續買那些七七八八的小玩意兒,打車是選夏利還是富康。在男人眼裡,或許女人的愛好都奇怪,很多都毫無用處毫無意義,浪費錢。可對我來說,那些又是很重要的部分。於是,家裡硝煙彌漫。
生活這才露出真面目,其實,我並不在意什麼車型,只是想冬天寒夜站在街頭,可以碰到什麼車都趕緊攔下來,不用斤斤計較。路邊攤或者小館子,抑或大酒店,西餐廳都行,興之所至,而已。我害怕的,是需要時時算計的日子,會讓我覺得惶恐不安,想起小時候家裡買菜,大人們挑來揀去,總要小心算著那幾毛錢。小妹想吃的草莓,要眼巴巴等著降價,每天跑出去問價錢,等啊等,等到花兒都謝了。
生活的印記就這樣,留在心裡。我想,我要的財務自由,恐怕只是衣食無憂,吃喝拉撒不用處處謹慎算計。本來就沒什麼太多的物質愛好,即便喜歡豪車豪宅,也只是看看而已,過眼浮雲,不會瘋狂追求。我要的生活,由很多小心願構成,是想起什麼,就可以實現,比如一頓自助,一個酒店,一處風景,一幅畫,一個課程,一次朋友相聚等等。
我要的財務自由,或許只是一種安心,是自己的生活可以自己做主。還有像劉玉玲那樣,因為有一筆備用金,所以可以隨時隨地,理直氣壯地炒了魔鬼老闆。僅此而已,其實,不需要多少錢。日子過得很平常,哪怕這幾年大形勢低落,國外的朋友總勸我換美金,處置資產,我也懶得折騰什麼。我想,我們只是普通過日子而已,不像他們做生意的,有那麼多資產要處置。甚至,美國的同學來電問雞蛋多少錢一斤了,我不禁啞然失笑,無論多少錢,只是雞蛋的話,還是吃得起的。

人到中年,日子過得愈發安逸自在。我的工作時間相對自由,除了專業領域投入,可以有很大空間呼朋喚友,幾個多年好友都成了老女人,三兩個人一起吃吃喝喝,出去走走,天馬行空。最近迷戀崖柏,家裡堆了各式作品,因為碰到老家山裡一個佛係銷售風格的女孩,很對我的路子,於是每每讓我剁手。
櫃子擺不下,只能上墻。這些東西未必值多大價錢,卻是我很喜歡的,題材各異,或山村小院,或開懷彌勒,以及枯坐修行的達摩。還有一直喜歡的琉璃工坊,有燦爛花開,還有魚之樂,翠綠剔透,幽藍清淡,哪怕只是擺在窗台,也賞心悅目。
我挺滿足的。財務出身的男人負責理財,他精細,愛攢錢,我樂得當甩手掌櫃,不問財務,只要自由。我家孩子基本散養,從出生到現在,基本謝絕了五花八門所有培訓班,倒也省下好幾萬。從普通幼兒園,普通託管班到普通小學,挺順利的。沒有豪華私立,沒有天價興趣班,衣食住行都很普通。孩子倒也傻樂傻樂的。
寫到這兒,豁然開朗,覺得所謂財務自由,恐怕更多取決於內心是否足夠自由,安穩,還有生活方式的選擇。有人選擇流浪生活,也覺得自由。有人奔波職場,創業上市,當了老大,還是會被死死困住,擁有豪宅豪車卻也負債纍纍。夜不能寐,抑鬱躁狂,精神崩潰,不得已走入我們治療室的,大有人在。
想起之前帶孩子去日本旅行,遙望富士山,導遊介紹當年政府搞開發,涉及一大片私人土地,要支付天價費用,包括之後每年的巨額使用費。硬著頭皮去跟當地家族談判,沒想到對方深明大義,主動放棄了索要金錢補償,而是提出修一條路,家族享受冠名權,他們更願意讓世界看到本國景色的秀美。多年後,比爾蓋茨到訪,首相陪同,拜見族長,都在感慨這才是真正的財富自由,自愧不如。
我想,等我再老一些,退休了,希望可以回老家,避開喧鬧城市,到山腳下或買或租個小院,每天可以聞著崖柏木香,聽著千年古松風吹林間,即便小橋流水不再,還是可以看著古色古香的帝王陵寢暮色晨晨,吃著香噴噴的應季山野菜加粗糧,閒雲野鶴,採菊東籬下。生老病死自有天數,孩子有她的福報,不用我太操心。這樣的生活,或許,不用太多金錢堆砌,財務自由,自然就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