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就是我们能力的延伸,而拥有更多的能力,往往取决于我们花费的时间与精力。
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然而,不去学习的人却有这样的死结?
1、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
2、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
3、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会不难发现。在我们习得某一项技能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
学习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他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会因而改变,却无法还原。
对于学习,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拒绝学习。
有人说,应试教育毁灭了一代人的学习热情。可是,每一个痛恨应试教育的人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它可以让我们更真切的去感知这个世界去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间接或直接的更容易去做成某件事情。
学习可以让我们置身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变得不再茫然和思维混沌,如果我们去重新审视一下学习的话,其实不难发现学习是可以带来快乐。
虽然应试教育的学习,不能让你立刻感知和获得一个全新的人生,但是你要相信这样的一个定律,很多东西在学会之前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不要拒绝,因为大多数的技能和知识都会在你以后的生活和思维世界放大它的本质!
例如通过应试教育考上大学,即便有些人没有从事大学时间所学的专业;但是那个上大学的经历,会让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有更多去选择行业的机会。
获取更多的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
我们所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通俗的来讲,就是来自五官的感觉;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手段是试错!
在试错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的手段是观察;观察扩展了我们的学习范围,我们可以依靠观察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和教训,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
然而上面所说的这些手段都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对以上手段进行补充的还有一点就是阅读。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除了阅读这个重要的手段之外,还有一个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正确的思考!
思考和求知的过程,其实就是探寻因果关系的过程。
在我们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自我经验的局限,这也是经验主义局限的根源所在。
摆脱自我经验局限的难度有时是无穷大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根据自身的经验,完全无法想象他人的体验究竟是什么样的?
个人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时,其表现往往为恐惧:而群体在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疯狂!
哥白尼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直到临终时才敢正式出版《天体运行论》;而哥白尼的支持者布鲁诺,就表现得过于勇敢和激进一点,结果被烧死了。
人们在理解新知识的时候,往往依赖于过往的经验,但是使用类比理解新知识的前提是,这个新知识与我们大脑中的现存经验接近或者类似。
然而,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沟通障碍本质上,几乎都是由于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的经验相对的知识或信息造成的。
人类也许是地球上最尴尬的物种,长期的进化使人类达到了今天的这个高度;但是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居然还要与其他动物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心智都要从零开始进化!
人在一生当中,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枯燥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来获得文字运用能力。
然后利用文字,通过阅读,来摆脱种种局限获得更多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逻辑思考,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才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一部分人放弃了学习,放弃了拥有进化的权利!
我们应该花时间去弄清楚自学能力究竟是什么,应该如何掌握及运用自学能力。
1、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很难。
阅读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通过识别文字接收信息,并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甄别信息是否可靠和有效。
甄别完成之后,我们要把信息输入大脑———
需要记得,我们就要记住,并且可能后期要依赖复习才能真正记忆。
不需要全部记忆而有用的,就要用文字存档,想办法保证,将来能够找到。
新输入的信息,如果与过去输入的信息,类似却不完全相同,那我们就要花时间去仔细辨别,以免将来使用的时候出差错。
新输入的信息,如果和曾经存储的信息如有关联,我们就要想办法去研究清楚,在用的过程中,怎样能将这两个信息连接和融会贯通。
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检索系统,而我们的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
写作能力也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里的写作能力是要求我们能够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的文章的能力。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如果一个人不是很懒惰,那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之后,真正的学习才算开始。
自学能力的打造就是从我们认真对待它开始。
他就像恋人一样,你对他好,他才会对你好;完全靠自己去学一样东西,管他是什么,并且一定要学好,学到比相当数量的人都好的地步。
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这个地步,那你就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且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
我们大脑上有一个机制缺陷,就是喜欢选择性的输入,具体表现在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想看到自己想要看的。
而对抗选择性输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工具———纸和笔。
对于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要记录。
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
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其实学习的进程有点像是爬楼梯,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就是一个长长的平台期,但是从某一个点开始,实现突飞猛进。
只有经历过积累的过程,才会发生量变到这边的效果。
所以如果我们依赖以往的经验,把学习中时间和进展的关系,理解为纯粹的线性关系,那我们最终根本是不可能收获结果的!
其实没有哪个人可以长时间的忍受失望,但是在你频繁的失望甚至绝望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够坚持下去的话,你就会发现别人所发现不了的风景。

网友评论